新学期开学,学生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领取新书。即便是不爱学习的后进生,拿到新书后也会爱不释手,对课本里的封面也是先睹为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家长包书皮,为新学期做准备。

自从“毒教材”事件发生后,家长对课本内容和封面质量格外重视。生怕再有任何负面因素,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以前家长翻看孩子的课本,寻找的是情怀,现在寻找的却是瑕疵。

课本封面有新变化,三胎政策和延迟退休有所体现,家长却笑不出来了

双减政策后,课外超前教育补课班被喊停,可家长却不敢大意。假期当中除了让学生按部就班完成作业以外,还会在网上提前购买下学期的新课本,或者向亲友家高年级的学生借旧课本进行预习,以免开学后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一位家长在给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包书皮的时候发现,学校新发的道法课封面与老版不一样了。家长就带着女儿玩起了“找茬”游戏,看看到底有几处不同。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课本修订还真是紧跟时事热点,响应教育新政。

往年三年级道法课下册课本封面上,是一家三口到公园里放风筝的画面。家长笑容满面地看着拿着风筝的女儿,从母亲的身材上看小腹微微隆起好像有了二胎,脸上有些疲惫也难掩幸福。

父亲抱着对儿女双全的憧憬,更是笑开了花。远处有人打太极运动、有人遛狗、有人在长椅上休息,好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之缩影。新版课本就不同了,最明显的就是二胎好像变成了三胎,小弟弟出生了,母亲的身材还和过去一样,父母的表情笑得很勉强。

小姑娘手里的风筝没有了,网友猜测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家三口都没钱买新衣服,家里又多了嗷嗷待哺的婴儿,家长可能已经没有闲钱买风筝了,难怪笑不出来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远处3个打太极的老人也消失了,高龄老人还在长椅上,年轻人还在遛狗。说明年轻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躺平了,打太极的那群人要么赶上延迟退休了,要么就是回家带孙子去了。课本封面改革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网友的猜测却不无道理。

课本插图“二胎”变“三胎”并非首次

家长最担心的三个大问题,无非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要不要生三胎以及未来的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细则。从小学生的课本上就能看出,这些政策都是大势所趋。现在家长的工作压力大,生完一胎后很多老人就不敢催要二胎了,催生的责任看来日后要落到学生的身上了。

有的家长面对家里老人的催生,可以做到不为所动,甚至可以毫不留情的怼回去。可面对子女想要个弟弟或妹妹的请求,却很容易心软。

有的学生看到同学有亲兄弟姐妹的陪伴,羡慕不已,回家便让家长也给自己生个弟弟妹妹。还有学生童言无忌,想让家长给自己生个哥哥姐姐,家长真是哭笑不得。

如今课本封面上已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觉得三胎家庭才是常态,即使不会在短时间内提高生育率,等10后学生长大后,估计三胎政策才会真正落实到位吧。

早在生育政策放开之初,家长就因为课本封面变化一事闹过乌龙。家长发现二胎家庭变为三胎家庭后,“父亲”没时间和“母亲”下棋娱乐了,而是去努力上班赚钱,“母亲”也是一脸疲惫的在家带孩子。以前公园里是清雅的竹林,现在却改成了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树。

官方对此辟谣了,说下棋的并不是家长,而是两个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与二胎三胎无关,可这次道法课本封面的变化可谓是实锤了。大数据统计,在校大学生的80%以上有生育二胎三胎的意愿,或许也与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引导有关,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够不忘初心。

“三育一体化”何时才能实现?

之所以家长不敢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方案迟迟没有公布,多半与生育、养育、教育等相关政策和福利保障措施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除了报考体制内工作,应聘私企,未婚未育的怕闪婚,已婚未育的怕生娃,已婚已育的怕生三胎,就差没把只招男性写在招聘启事里了。

大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怎能甘心在家相夫教子。只靠一人上班,又怎能担负起全家人的开销和下一代的教育成本?

年轻人生育率低、就业情况不理想,势必会加重老龄化社会的危害,导致劳动力不足,不得不延迟退休。要是把三育一体化落实到位,大学生不愁就业、家长不用为教育焦虑。大家各司其职,躺平的大学生完全可以称为中流砥柱,家长也可以放心按时退休。

今日话题:看完课本插图变化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识创作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cs/1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