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湿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记者陈艳荣

“民族团结”主题文化墙、民族之家、民族书屋……11月11日,记者走进荣获年度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的乌兰浩特市和平街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团结元素随处可见,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浓厚。

和平街是由是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15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近年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带领辖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名邻里互助员,激发民族团结内驱力

在和平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由社区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和青年志愿者组成,帮助居民处理大事小情,忙前顾后,不断促进社区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邻里互助员”。

今年52岁的冯某因没有劳动能力,多年来只能依靠低保艰难度日。得知这一情况后,红浦社区邻里互助员通过“敲门行动”送去了物资,并帮助他解决了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难题,让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为群众服务、靠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和平街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活动。“我退休后也想继续发挥余热,所以选择加入了和平街邻里互助员队伍中。我们像一家人似的,谁家有事儿群里吱一声,大家马上赶到帮助解决问题。”邻里互助员康国平说。截至目前,和平街已有邻里互助员名。

20个“石榴籽”工作站,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

进入和平街办事处红浦社区“石榴籽”工作站,满墙的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活动图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

“这些只是在‘石榴籽’工作站开展的一部分活动,我们通过定期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拉近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促进邻里和谐,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民族关系,增强辖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红浦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春萍介绍道。

和平街利用法定假日、主题党日节点,邀请社区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促进社区各民族居民团结融洽;开展文化活动、邻里互助的社区活动等,增强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

个网格促进小分队,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

“年,来自上海、常州等地保育院里的近名孤儿,他们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内蒙古……”72岁的复员军人韩宝贵动情地为社区居民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作为和平街网格促进小分队的成员,类似这样的宣讲对于韩宝贵来说已经成为日常。

和平街目前有个网格促进小分队,成员由复员军人、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人员组成,他们退休后发挥余热,加入和平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依托社区设立“中华文化讲堂”“指尖书吧”,组织各族群众深入学习民族理论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定期为社区居民讲革命故事、讲先进事迹,弘扬党的光辉历史。

与此同时,小分队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引导辖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云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会长张国军表示:“今后,我们还会深入社区每个角落,通过多样化的宣讲形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家,让居民不断加深对党的历史和国家政策的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接下来,和平街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织密基层民族团结工作网,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上作出新贡献。”和平街党工委书记张权说。

来源:《兴安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cs/1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