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一句老说法:三茶两饭一夜宵,这里的三茶就是指早茶,下午茶和夜茶,广东人把饮茶称作叹早茶,是享受的意思,饮茶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社交文化,也体现了独特的岭南文化风貌。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就要追溯到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叫做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茶话的木牌,提供茶水点心和几把木桌木凳,供往来的路人歇脚聊天,各行各业的人常常会在这里交流信息,这样的馆子渐渐演变为今天的茶楼,并成为一种当地人的休闲生活。

早茶茶点

早茶通常从早上5到6点就开始了,会一直持续到12点左右,茶水当然少不了,最常见的就是龙井、铁观音、乌龙茶、菊花茶、红茶绿茶和普洱茶等等。有的一些茶餐厅是把各种点心蒸笼和盘盘碗碗被放在推车上,等推到跟前,食客可以自己选择吃什么,服务员便会在点餐卡的价位上盖上章,最后统一结算。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地方是提前点菜来代替了。

广东早茶

虾饺是四大天王之首传统虾饺以肥肉搭配冬笋及鲜虾,极薄的透明外皮是用木薯生粉和马铃薯生粉调配的澄面做的,蒸几分钟后便呈现晶莹剔透的外型,口感软韧有嚼头。以澄粉和淀粉(生粉)3:1的比例做外皮,包裹鲜虾、猪肉、干笋丝等馅料,蒸熟的虾饺皮薄、爽滑、晶莹剔透,里面的粉红的鲜虾隐约可见,可以说是红妆素裹。入口Q弹的水晶外皮的柔韧劲道和鲜虾天然的甜香融合在一起,爽口Q弹,无比美味。不同的店家对虾的处理也不相同,所以呈现出来的虾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各家店面也是有各家自有的招牌。

虾饺

叉烧包是广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西关名点之一。以小块的肥瘦相间的叉烧为主要馅料,一笼通常有三或四个,外皮稍稍裂开,里面叉烧的香气渗透出来,入口馅料滑润,甜咸适中。馅料中芡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叉烧包的味道,松软的面皮、加上甜咸交融的馅料,满嘴都是幸福感。做叉烧可以选择猪里脊肉,猪颈肉,梅肉,用里脊肉做的因为都是瘦肉,所以成品的叉烧肉质较硬,我是不喜欢吃的。猪颈肉和梅肉是以瘦肉为主,中间夹杂些肥肉,制作的时候需要肉中的硬筋剔除,烧好的叉烧肥肉中的油指会随着加热渗透到瘦中去,成品的叉烧不肥腻不干硬,很好吃的。叉烧酱的不同决定了成品叉烧的味道,在广东每家烧味老店的酱料都是秘方,都有着自己忠实粉丝。自己在家做可以选择成品的叉烧酱,很多品牌都有,味道上各有所长自己选择吧。

叉烧包

北方叫烧麦,薄皮里面主要放的是糯米和肉馅,而广东叫烧卖,烫面薄皮里却裹得是虾肉、瘦猪肉和冬菇等馅料,捏成石榴花的形状,蒸熟后外皮是淡黄色的,入口软糯,馅料鲜香肉嫩,还有些许的汤汁。我们在茶楼常见的烧卖,一般是猪肉鲜虾馅。师傅将猪肉、冬菇切粒后,搅成肉滑,再用透光的黄皮包裹。为了形成鲜、香、脆、爽的口感,师傅还会将一只明虾搭在肉馅上,最后点缀鱼子,总之,烧卖是非常引人喜爱的特色小吃。每当烧麦出笼,便鲜香四溢。皮薄馅大,褶皱如花!那种诱惑对于儿时的我是无法抗拒的!

干蒸烧卖

蛋挞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也是每次必点的小吃,蛋挞的做法是把饼皮放进模具中,倒入鸡蛋和砂糖混合而成的蛋浆,然后再烘烤而成,出炉的蛋挞外层酥脆,内层是香甜的嫩黄色凝固蛋浆,香气浓郁,甜美柔软。有些高级的茶楼还会推出燕窝酥皮蛋挞、雪蛤蛋挞、酥皮蛋挞和比较受大众欢迎的葡式蛋挞,非常美味。蛋挞的味道构成主要还在蛋挞液,所以只要蛋挞皮的质量过关,几乎就没有问题。另外,如果想要让葡式蛋挞的风味更加丰富起来,可以选择在蛋挞液当中添加一些果粒。实际上,这也是蛋挞最常用的方法。

蛋挞

吃早茶已然成为一种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它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讲究、细腻、多变,反映出广东人吃货以上、专家以下,对习惯的执着追求。如今你去茶楼,再看点心们的出处,既有来自广东各地的民间小吃,也有北方改良的蒸包面点,还有西方传入的烘烤甜食。茶客之意不在茶,一只只点心落胃,也似跟着点心的祖宗四处游历了一番。早茶在广东的各个地区已然成了一种文化,也算是一座城市的标志了。如果你来广州的话,那就入乡随俗,体验一下广州早茶的别样风味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cs/1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