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

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新春快乐!

今天,大年初二,是咱们的“姑爷节”!

在旧时代,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除夕和初一这天不能回门,

回门会把娘家吃穷,

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大年初二,是女婿拜年“法定日”。

按照传统习俗,

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

夫婿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

大家可能不知道,

全国大概只有天津有这样一种集体性的现象!

所有家庭的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访,

也只有咱们天津,称这一天为“姑爷节”。

(为什么要穿一个绿的。。。)

每到初二,天津街头便会出现类似大迁徙的景象

丈夫双手拎着各式各样的礼品,妻子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奔赴女方娘家。一进门姑爷就开始干活,表现得十分积极。将姑爷视为“座上宾”的天津丈母娘们,也会在这一天中午请辛劳了一年的姑爷吃顿大餐,以作答谢。

咱们姑爷节都要干点啥

首先,吃面!

民间谚语说了: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天津人每逢喜寿大事就爱吃捞面,

特别是正月初二款待女婿时,

按照天津“老例儿”,

一定要摆上一桌配四碟菜的打卤面,

面条不能掐断,挑面的时候要顺顺当当放到碗里。

这独特的“四碟捞面”在其他地区难得一见。

“四碟”指的是一碟海鲜菜、一碟酸甜口的菜、一碟炒鸡蛋和一碟菜码。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

然后,拍全家福!

在过去,一家人都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纪念一家人的相聚时光。

还要,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

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

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闺女带姑爷回娘家,天津最宠姑爷,

也是跟丈母娘关系最好的城市。

过年更是表现的日子,想娶媳妇的,

赶紧去丈母娘家干活去!

对于春节这个日子,

无论男女老幼总会格外重视。

听老人们常说,春节有不少讲头儿

就是咱们说的“老例儿”。

春节里的那些“不许”

貌似有很多正月里不能做的事,

比如,“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正月里不买鞋”,因为“鞋”“邪”同音,

如果正月里买鞋就会带来邪气,

“正不娶、腊不订”,

在正月结婚的夫妻不能相守一生。

还有“正月里不看病”、“不动针线”、“不说媒”、“不出远门”、“不搬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动刀剪”、“不讨债”等等。

但如今时代不同,

这些“老例儿”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的说法,

很多人也不再讲究和忌讳。

春节“拜年”有讲究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尚往来之间增进感情,

见面一句“过年好”包含了众多美好祝愿。

拜年的习俗自古就有,一般拜年是从家里人开始,

初一一大早,晚辈要给长辈拜年,

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

在家中互相拜年过后,大家开始外出拜年,

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邻居同事,

都要互相拜年,互道吉祥话。

其实拜年很有讲究,

从初一开始拜年,一直到初五。

初五这一天为“忌门”,

妇女们要等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

另外,如果因故没有给长辈或重要人物拜年,

那么应当后补,称其为“拜晚年”。

咱们天津其实也有不少老例儿,

只不过有好过已经消失了,

其实也算不上消失,

只不过是不在讲究,不在做了。

年画儿是要“请”的

春节了,天津的各种集市分外红火。

这胖娃娃,天津人应该没有不认识的!

办年货的“老少爷们儿”

手里总是会提着一张杨柳青年画。

走近卖年画的摊位瞧瞧,

年画题材真是五花八门,

有春牛、金鸡、胖娃娃、花鸟风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人物,最受欢迎的就是经典年画“莲年有余”↓↓↓。

人们将寓意吉祥的年画“请”回家,

张贴在家中,寄托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人们常说:“古一张。”

就是:过年不看看这年画,感觉这一年都过不好,

现在甭说“请了”,

家里认认真真贴年画的都没多少了!

出去拜年得带盆花

所谓盆花,就是盆栽花卉,

有石榴花、迎春花、一品红、倒坐金钟等等,

盆花是老年间过年不可缺少的春节礼品。

过去盆花算是老天津人拜年的大礼了,

整盆栽种的鲜花,可谓之“花树”。

拜年时,有的人是一手提着两盒桂顺斋的西点,

一手抱着盆花,

收礼人接过盆花,无不喜笑颜开,

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祝福。

那时因为条件所限,买来的盆花,虽叫盆花,

却不能保证都有花开,多是绿叶为主,

并未到开花的季节。

现在这小小的盆花,也早就算不上大礼了。

来来来磕个头

过年最离老年间啊,每逢过年,

小辈们都要给长辈磕头。

先祭拜祖先,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

嘴儿甜的孩子还会对长辈说吉利与祝福的话,

被磕头的人有非常亲密的亲戚关系的话,就要给压岁钱。

当然少不了给父辈和祖父母磕头。

对父母伏身跪拜,以头叩地,

拿出一颗感恩的心去表达,

感谢他们的对我们的付出和养育之恩。

磕头是咱们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习俗,

是一种礼仪形式。

现在有很多地方不再磕头拜年了,

虽然有些老令儿已经消失了,

但每逢过年,

老人依旧会告诉孩子们那些老例儿,

这是一种延续,是中国春节文化的传承。

那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老例儿”呢?

尽管已经列举了诸多春节“老例儿”,

但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总体说来,还有这些讲究:

正月初一↓↓↓

开门炮春节早晨,开门放“开门炮”。

不出扫帚,不倒垃圾,

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祭财神中午吃“元宝汤”——馄饨。

烧金纸,摆贡品祭祀财神。

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吃午饭。

正月初三↓↓↓

羊日,是女娲造羊的日子,不能杀羊。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易与人发生口角。

正月初四↓↓↓

迎神接神是诸神重临人间之日,

要备齐贡品,焚香点烛烧金衣。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

妇女不动针线,也不宜出远门。

正月初五↓↓↓

破五,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要吃“水饺子”,

妇女们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正月初六↓↓↓

送穷商店酒楼这天开张营业,大放鞭炮。

每家每户都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在这天扔出去,

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

该上班了!

希望大家可以过个好年哦!

文化君,祝大家!

新!春!快!乐!

文化天津春节活动:

?点击→“瑞派杯”汪汪大拜年

?晒狗狗萌照,赢M流量!

-END-

·日签·

有句话,我只想偷偷的和你说…

后台回复:,即可查看

更多粉丝尊享,尽在『文化天津·粉丝福利群』

加小编82,

暗号:文化天津粉丝

小编拉你进群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xuebaomam.com/slhcs/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