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碗,瓷镇里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黑色粗瓷小盏。若非逢了小镇乡人置办流水酒席,要用到它来作“蒸碗”的盛载,甚或就忘记了还有它这样一种物件的存在。

  而当我再次看到小黑碗的时候,它们正静静地侧(音zhāi,意:斜着)歪在旧居的窗沿上。   回乡之前,就已经知道小镇在搞老街改造,说是保护。其实,这保护是为了搞旅游开发。对于“开发”,我是懂得的,多是打着各样开发的名头,进行商业化的改造和运作,在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让原本纯朴的东西失去最为本真的味道。对于这样的开发,于内心来说,我是排斥的,却又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用冷的眼,去静观它的变或不变。   趁着老街开发改造未完之际,我便想再去看看那些记忆中的故旧院落、逼仄小巷。因为,那里有我所熟悉的大杂院儿、租住过的旧居,以及在那里曾留下许多快乐记忆的童年。   那天傍晚,我领着儿子,在已被工人们挖得不成样的老街巷子里,高一脚低一脚地艰难穿行,为的便是带他去看我小时曾住过的院落。那所院落,在我写的文字中曾多次出现过,喜欢读我童年故事的小儿,更是极难得地欣然愿意同往,想去探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处院落,竟能引得我如此怀念常写起它。就如同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了绍兴,就一定会想去他的“百草园”看看,见了他的私塾“三味书屋”,便想着先生亲刻有“早”字的课桌是否还在。   可惜的是,我住过的旧居,只是小镇的一处普通院落,因了久无人住的缘故,早已是屋顶坍塌,窗棂缺失,显得破败不堪。我们一入小院儿,一股浓重的霉腐味儿便扑面而来,充斥了整个鼻腔,让你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只那院落正屋的门楣上,那“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标语依旧尚在,虽失却了往日的火红色彩,却能使人从那斑驳的标语里,感受到属于那个革命年代的火热与激情。   整个院落,唯一存着生机的,则是居于院子西北一隅的那株石榴。除了依旧浓绿的叶子,几朵或红或黄的石榴花也在枝梢艳艳地开着,已经花败膨大成果的石榴,则压低了生机浓绿的枝头,给人以无限美好的期待。那石榴果咧嘴傻傻地笑着,似是在等故人到来。而那艳艳地开着的石榴花,则像是着了红、黄裙裾的女子,在枝梢尽情舞动,用怒放的裙摆,给世人吟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空叹。   我记得,那写着“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标语的上屋,所住着的是一户“蔡”姓人家,和我的母亲还有着“干亲”关系。因着这层关系,我得管那家的男女主人叫“舅”和“妗”。他们家一儿一女。小的是儿子,与我哥同龄,却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只记得他常带着院子里的几个孩子用纸弹枪玩打仗。大的那个是女儿,唤作“蔡冰”,身材高佻,婀娜怡人,俨然是我心中的美女标准。当学了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后,我便以为那与桃花相映而红的,该是蔡冰姐姐那样的人儿才对。只不过,小院儿所能有的只是火红和嫩黄的石榴花,而没有粉嫩如腮的妁妁桃花。也更不知那个叫“蔡冰”的婀娜女子如今嫁与何方,若她有女,她的女儿也该是如她当年那般的二八年华,娇艳如花了吧!   而东屋所住着的,刚是一户“章”姓父子。男的年岁稍大,有些谢顶,依着乡俗,我们自是以“伯”相称。其子年岁约十六七,瞳仁略歪,我们唤其为“哥”。他们与我家一样,同为租房客,只是来得稍晚些罢了。大家在一个院子住久了,熟络是自然的,我也由此知道了他们的姓是“立早章”,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弓长张”。而于我来说,姓“张”或“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有个好手艺儿,会利用自砌的黄泥烤炉,烘焙出香甜美味的月饼和酥脆好吃的饼干。   与东屋相对的,便是当年我家所租住的西屋。三间瓦屋,两扇门板,窗棂如今早已经脱落不知所踪,昔日我曾常坐的红石门礅,也早被岁月的尘所覆满,只静寂地守在那里,似在用无声来诉说时光的荏苒。   不经意,我的目光落在那脱落了窗棂的窗台之上,三只小黑碗就那样随意地侧歪着,只在碗沿上折回一束黯然的光。那光,像极了幽怨的眼,你只看它们一眼,便再无法躲闪。冥冥中,它们似是在等我到来,穿越时空,为的便是此刻的相见。   我被那三只小黑碗震撼了。走近,细观,上面带有土、沾着泥,是被从某处挖出来的模样。而在近前,在山墙旁边,就有一堆新掏挖出来的垃圾土,与小黑碗上的泥土颜色一致。我始明白,这是翻修房屋的工人在整理院落时,将原本堆在山墙夹道中的旧垃圾土掏出来清理走,却无意间发现了这三只小黑碗。于是,就随手将它们摆在了近前的窗台上。许是把它们当成了尚有些价值的旧瓷,待放工时把它们带走,也或者就是觉得这好好的碗,被当垃圾一样清理倒掉觉得可惜,暂且将它们摆在窗台上,给它们一个待人拾取的机缘。   而我,在此时到来,来看我的旧居,寻我儿时的梦。就恰遇了它们,看见它黑色的碗沿儿上所折回那一束幽怨的光。当一看到它们,我的目光便被定住,定在那束光、那些陈旧、那段过往里,无法自拔。唯一的念头,便是要带它走。   我去拿碗,全然不顾了它的脏,像一个小偷。从三只碗中我挑选一只品相最好的,拿在手中,如获至宝般满脸兴奋。   儿子问我:“你要这么脏旧的小碗干啥?”我故作神秘地告诉他:“你可别小看这碗,它至少都有好几十年了,这可是绝对的手拉坯瓷碗,别看它其貌不扬,却是纯手工制作,煤窑烧成,比当下咱们所用的机制瓷碗可要贵重多了。儿子这才将方才脸上的不屑放下,缠着我讲与这小院有关的故事。   透过脱落了的窗棂,我指着墙上所贴着的“嫦娥奔月”纸画,告诉他:“那画可是当年你奶奶贴上去的。而就在堂屋后墙边儿,原来是摆着一张方桌和两张太师椅的。夏天时,那张桌子下的地砖上,就常会摆了你爷爷买回的几个大西瓜。想吃时,就一刀切开,一人拿一只小勺快乐地舀着吃。”   正说着,一抹斜阳的余光恰好照在我脸上。我想,此刻我的脸上,定该是陶醉的模样。   而此刻,面对着满目的陈旧与破败,我便只能到回忆里去找寻那段幸福时光。不久之后,这里将会被改造,成为供人游览的展厅,或是变作某家商铺、小馆。我再来探看时,便会无端多出许多繁杂和商业气息,再难从中找寻到一丝旧时光的踪影。   想至此,我便想着能尽快带着小黑碗逃离。而我所要带走的,便不仅仅是一只小黑碗,而是一小碗难舍的旧日时光。   边走,我边在想:这小院无论怎么改,院角的那株石榴树该是会被留下来的,成为这院落所经岁月的一个见证,年年岁岁开着它或红或黄的花,迎来送往进这小院探观的游人。只不知,他们会否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叹。   拿着那只小黑碗,我有失落,也有欣喜。进得家门,便迫不及待将那碗拿给母亲看。母亲问我:“从哪儿弄了个小黑碗?还当了宝贝一样捧着。”我告诉母亲:“这碗是从东大街咱当年住过的旧宅里弄来的,那院子现正在改造,待我下次再回来时,怕早已经改了模样。所以,我才从住过的老屋窗台上拿了这只小黑碗,当作是对过往的一段纪念。”   父亲从外面回来,恰见我拿着一只小黑碗在不停洗刷,一脸的不解。问我道:“一只破碗你不停捣鼓它干啥?咱家还放着不少小黑碗呢,是当初为了给你们结婚办酒席,专门备下做蒸碗用的。如今这红白喜事儿办席大家都去酒店了,小黑碗就再也用不着了,你要是喜欢就给你拿些带走。”   我笑笑,未作回答。   父亲如何会知道,我所洗刷着的,并不仅仅是一只通常意义上的小黑碗,而是盛装着我童年往事的碗钵。我从那碗中所盛着的水里,能看到我童年的影子,那晃动荡漾着的水波,便是我从旧居里舀回来的旧时光。   如今,那只小黑碗,正静寂地安放在城市蜗居里我的案头上,成为我永远的纪念。闲暇时,我会为它注上半碗水,静静地看。   看那碗、那水、那时光……

喜读晓生老师又一篇怀旧之作!回老家听说小镇老街改造,便想去探访旧居,于是带着儿子前往。老屋已破败,只留下些许斑驳的沧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许多东西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消亡。文章由突然引入眼帘的三只小黑碗,作总括点题引出社会背景,为下文铺垫。旧居是留下记忆最多的地方,也是血脉相连的地方。每个人对旧居老宅的情感,是无法言说其深厚,哪怕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是怀念过去的媒介,不经意间便会勾起脑中那些久违的思绪翻腾。看到石榴的果和花,便想到曾经同住一个院落的邻居,以及儿时的邻居玩伴,尤其是那个灼灼桃花般娇艳的蔡冰姐姐,曾还是“我”的心中偶像呢;还有那张姓人家自制烤炉烘焙的饼干,酥脆香甜的味道似乎还残留在嘴角。可时光荏苒,晃眼已步入中年,世易时移,一切都成为过去,只能在记忆中去依稀搜寻点滴。而那三只侧歪在窗台上的小黑碗,发出幽怨暗淡的光,吸引着“我”的目光,并产生一种灵性共鸣。它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土陶碗,且在即将被历史的洪流冲刷,埋没于沙滩里沉寂。而它却盛载了儿时一段难忘的时光,牵扯着一段段往事在心头,无声地述说着历史长河中的起伏跌宕。文章层层深入,构思与手法独特,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细腻温婉,富有诗情画意,情感真挚深厚,引起读者共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文章增添了无限的语言艺术美感,结尾深化主题,完美收笔。佳作拜读!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好晓生老师春安!

作者:范晓生

旧居石榴小黑碗

简介:范晓生,70后,中共党员。当兵的经历使原本性格内向的自己可以有机会从小山村看到外面的广阔世界,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好书,并从中汲取营养,进而开始慢慢喜欢上了文字。本是因为清贫和苦闷而选择逃离了故乡那片热土,而当自己真正地离开了十余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渐深,才深深地明白了什么叫故土难离。于是,开始尝试着在闲暇时围绕故乡和儿时记忆进行一些简单的写作,也算是对生养自己的那片故土的纪念和报答吧!年加入江山,年11月进入风恋碧潭任荣誉社长、特约作家,荣获年度江山十大才子称号。

江山文学网目前拥有作者八万人,在线作品70万余篇,是创作群体最为广泛的文学原创网站。

开设栏目有: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江山征文、江山萌芽。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江山散文、杂文随笔、诗词古韵、江山诗歌、作品赏析、微型小说、影视戏曲、微电影剧本。

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军事历史、青春校园、经典言情、悬疑武幻、剧本连载。

其中江山“萌芽”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园地,专门选拔优秀编辑一对一,手把手对孩子作品的不足与亮点给予细心修改和充分肯定,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江山首部幽默职场

喜剧《鸡毛蒜皮》,开播八集万播次,此剧正在热播中,手机扫右侧







































郑华国
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xuebaomam.com/slhcs/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