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克城镇夏柏村紧邻五鹿山原始大森林,植被丰富空气清新;但放眼望去却是沟壑纵横残垣陡坡,略显贫瘠落后。

  马上就是蒲县财政局干部王建龙担任第一书记的第四个年头了,他年8月到蒲县克城镇马武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该村信息闭塞、生活饮用水困难、老传统种植且销路很难、党的阵地不能很好地发挥服务功能作用等诸多问题,他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了“创建工作机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为重、   去年9月份,在第一书记王建龙和蒲县煤炭局驻村工作队以及村干部的合力协调下,县煤炭局协调帮扶资金45万元、加上村里的扶贫资金20万元、县政府项目补贴13万元,总共投资78万元,开始筹建可容纳头猪的养殖场。该养殖场与天津宝迪集团以“公司加工基地+种植养殖基地+委托农户放养+农户或者贫困户”的模式合作。村里决定猪场建好后,以每年5万元的价格租赁给村民。

  张月明认为自己的好运气来了,他经过多次召开家庭会议后,决定租赁村里的猪场,为宝迪集团进行托管养殖。

  张月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用扶贫贷款交上场地租赁费后,猪仔、饲料、技术指导全部由宝迪集团提供,一批头5个多月出栏,一年可以养殖两批共头,刨去雇佣一个工人和猪棚烧煤取暖费用,一年的利润应该有10万元左右。通过两年的努力,家庭状况就会彻底改变了。

  为了把养殖种植等产业扶贫的路子长期延续下去,王建龙未雨绸缪,帮助村里注册了蒲县茂洁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不仅要把贫困户吸纳进来,更要把愿意加入的农户都吸收进来,他计划合作社下一步将统一规划村里的种植养殖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让贫困户脱贫还要带领全体村民一起走小康之路,走乡村振兴之路。

农民小夜校扶志又扶智

  王建龙来到村里后,了解了基本情况,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通过历年动态调整,目前扶贫开发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仍有15户49人未脱贫。怎么能做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他认为“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要开阔思路,必须树立“人心齐、泰山移”“党员干部搬石头、群众就敢搬山头”的斗志,必须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必须打造一支脱贫攻坚战斗队伍,攻占脱贫摘帽“这个山头”。

  王建龙决定在夏柏村支部创办乡村小夜校,将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不仅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而且也有助于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让党员干部面对面沟通、点对点交流,将不懂的弄懂,将不透的学透,工作做得更扎实,村庄发展的新思路理得更清。

  “通过创办乡村小夜校,让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与村里的党员、群众共同学习、促膝交流。与此同时,为农村党员上党课,既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也讲党的理论政策,将农村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农村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党员意识就会被充分唤醒,农村发展就有了更坚强的力量引领。”王建龙很自信地跟记者说。

  一年来,乡村小夜校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时而是“政策宣讲”的“小喇叭”,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在这里学习政治理论、普及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宣讲村务监督管理社会稳定等内容;时而是“专家聚集”的大课堂,以乡村“土专家”、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三老”人员、民间艺人为主导,制订详细具体、内容贴切、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时而是“群众活动”的“大舞台”,集体唱红歌提升精气神,家家讲故事倒出心里话,人人都参与文化搞起来,组织奖励先进户户比光荣;时而是助力脱贫的动力源,把实用技术培训课堂从室内搬到田间地头、养殖基地、生产一线,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的培训方式,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县乡发展形势、经济发展思路、脱贫致富门路,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实用技术,让群众现场感受发展氛围,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快速掌握致富技能;时而又是“迎合时代”的“新窗口”,在乡村小夜校日常教学中,注重运用和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政策性强、针对性强、导向鲜明、内容贴切的优势,利用党员活动日、村民会议时间以及农闲时间开设电教式培训课程,组织农牧民群众收看农作物栽培、畜牧业养殖、农牧产品加工等现代农牧业科学技术教育,为农牧民群众学习先进的生产技能和水平搭建技能平台,激发群众的学习热情……很受村民们的喜爱。

  乡村小夜校积极发挥政策理论宣传、提升群众能力素质,不断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繁荣、文明、向上、和谐的新夏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蒲县脱毒马铃薯基地采访

文化大院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我手编的这个创意草制汽车坐垫,中间11圈寓意实心实意;12朵梅花寓意和和美美;外面6圈寓意六六大顺;石榴花寓意接子接孙,子孙昌盛;最外面4圈代表着事事如意。寓意特别美好。”62岁的亢俊翠年因为儿媳妇得尿毒症去世,留下一个年仅7岁的孙子,家里因为给儿媳妇看病也欠下巨额外债,被村里定为贫困户。

  年,亢俊翠参加了县妇联组织的剪纸技能培训,认识了临汾市老干部剪纸协会的会长郭素琴,耐心学习了花艺和裁剪技巧,她回来后和另一个一起参加了培训的老姐姐一起做了十几个汽车坐垫,挑了6个最好的送到临汾市老干局,在郭素琴会长的帮助下,竟然卖了元,好消息一下子在全村传开了,有空闲的姐妹们争先恐后地到她家里来学习这项技术。

  亢俊翠给记者翻开了自己的记账本,4个月时间,14个姐妹草编坐垫已经卖出了多元钱了。与她一起参加培训的老姐妹亢计青巧手编织的一对龙凤呈祥的坐垫更是卖出了元的好价钱。这大大激发了全村妇女们用巧手编制挣钱补贴家用的热情。她们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也有70多岁的阿婆,还有几个三四十岁的年轻妇女,今年暑假期间,两个回村休假的大学生也参加了她们的培训和学习行列,大家有说有笑,很是热闹和开心。

  “村里的姐妹们个个都是巧手,有会做花馍的,有会做剪纸的,有做手工花儿的,只要稍微培训指点指点,让她们做出的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的手工制品融入一些有创意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气息,就大不一样了。如果有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大家在一起还能互相交流和学习,所以我想为她们创建一个草编工作室。工作室建成后,还能把师傅请到村里来指点她们,给她们的作品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说干就干,针对村里文化活动几乎空白的局面,年伊始,王建龙很快便与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及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决定把村里的闲置资产充分利用起来,也就是在村里原来的小学校空余的房子创建一个图书室,一个村史展示室,一个锣鼓和舞蹈活动中心,再加一个草编工作室。根据预算需要将近20万元,目前正在等待县文化局的设计方案,计划利用县财政的扶贫资金来修建。

  记者在亢俊翠家里看到,一片片寻常不起眼的玉米叶子,在她们的手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各种手工制品:五颜六色的插画、制作精良的拖鞋、颇有创意的坐垫、优雅别致的挎包……真是栩栩如生、巧妙雅致。亢俊翠说,在村里多渠道帮扶下,她家已经走出了困境,儿子又娶了媳妇,孙子也被接过去上学了,老伴经营着家里的8亩土地,她愿意带领村里的姐妹们,靠着这们手艺挣点钱贴补家用。让姐妹们生活丰富起来,在家里的地位也高起来,让她们少一些闲言碎语家长里短,多一些比学赶超健康快乐。

  王建龙告诉记者,文化大院建成后,他和村干部将发动村里在外人员的关系,寻找一些订单,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夏柏村人世世代代耕种的坡地都在山顶上和山腰里,坡度比较大,机械耕种收都很成问题,产业项目也无法实施,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在王建龙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借助以工代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将村里的亩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梯田,下一步村里将利用这些土地,组织实施种植产业,村民还可以享受县级财政的产业扶贫项目补贴。贫困户亢春明感慨地说:“农民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我们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真的实现了!”

  说千道万不如实干一件。作为第一书记,王建龙认为应该给每个自然村都办点事、给每户都帮点忙。为村里争取项目多跑路,在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变上下功夫;在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村级卫生室工作上全覆盖;在活动场所修建、美化亮化项目上做文章。通过基础设施的修建、民生工程的实施,赢得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山西农民报记者张美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xuebaomam.com/slhcs/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