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农牧场民族团结代代传石榴花开红艳艳

西山农牧场地处乌鲁木齐市南郊25千米处,总人口人,居住着汉、回族、维吾尔、哈萨克族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占总人口的35.2%,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从年建场起,西山农牧场各民族职工群众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发展,共同把西山农牧场建设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安定和谐、经济繁荣的美好家园。

年,王明义、徐爱莲夫妇带着一儿一女从河南老家来到新疆,在西山农场畜牧队落下脚,当时农场多是回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他们来到农场是第二家汉族。和回族夫妻勉忠喜、童秀兰成了对门邻居。

六十年代,王明义、徐爱莲的二儿子王新民出生。那时候,大人忙着开荒造田,修渠打埂,植树造林牧,常常一出去就是一天。3个孩子在家里,年仅7岁的大儿子还要照顾4岁的妹妹和1岁的弟弟。到了饭点,时常是对门的童秀兰做了饭端过来给3个孩子吃,每次还要给1岁的王新民喂饭,童秀兰啥也不图,默默为穷苦忙碌的邻居帮了很多忙。

童秀兰老人

这些徐爱莲全都记在心里,感动在心里,她抽出每天下工的时间,打样子、纳底子,赶做了一双平绒布鞋送给了童秀兰,童秀兰穿上刚好合适,她高兴坏了,逢人就亮出她的鞋子:“你看,这是爱莲妹子给我做的鞋子,多好看,穿着还合脚,舒服得很!”

年7月1日,临近放假,在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西山校区“石榴园”餐厅工作的马秀娟和她三个不同民族的“女儿”依依惜别,一起拍下一张全家福。这里是西山农牧场回族居民马秀娟工作的地方,也是马秀娟和她三个“女儿”结缘的地方,马秀娟先后资助了蒲金艳、阿孜古丽·买买提尼亚孜和古丽波斯坦·库热生三个贫困学生,使得素不相识的四个人现在亲如一家人,美丽的石榴花在石榴园里绽放。

年7月30日,疫情期间,锦绣家园一期哈萨克族妇女卡比拉突然早产,将孩子生在家中,锦绣家园社区包户医院将卡医院,并为这个困难家庭申请救助,帮助孩子办理户口和新生儿保险,为这个面临困境的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

年和年,西山农牧场先后荣获兵团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这是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西山农牧场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开花,代代相传取得的成果。祝愿今后的西山农牧场阳光更暖,花开更艳!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cs/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