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湖田窑 影青釉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提到影青瓷大多数人都没有概念,它不如定、汝、官、哥、钧等瓷器出名。但在北宋时期,影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连景德镇也因烧制影青瓷而名声大噪。也可以说,正因有了景德镇烧制的影青瓷,才有元代官方下令在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宋代词人李清照所写的“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据考古学家考证,“玉枕”很有可能指的就是景德镇烧制的影青瓷瓷枕。

南宋影青观音菩萨坐像

  影青瓷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在北宋晚期达到顶峰,除了“影青”这个名称外,还被叫做“隐青”、“映青”和“罩青”,学术上则习惯称之为青白瓷。瓷器白中透青,青中泛白,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期影青瓷因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吸取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武人粉墨登场纷纷称王不利于统治的教训,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权力,重文抑武。在当时这种文臣当道的政策下,宋朝出现一种温文尔雅的风格。我们看北宋时期的画作,都透露着丝丝的书卷气和清静悠远的气息,将中国画的留白体现得淋漓尽致。

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南宋时大量生产,而且“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以高温烧制而成。

"影青"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

"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另外,"影青"釉中还有一种在器物周身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称为"点彩"。宋时点彩位置随便、自然,面积往往较小,彩色有非常明显的浓淡区别,中心处最浓,呈铁斑色。

宋影青瓜式盒

"影青"纹饰主要是刻花、划花、印花,还有少量的堆塑花纹。早期器皿多无纹饰,或有少量刻划极为简单的花纹,如蔓草纹、水波纹等。中期以后,花纹显得繁杂,刻花、印花大量出现,常见的有菊瓣纹、莲瓣纹、石榴花、芙蓉花、萱草纹、云龙纹、龙穿缠枝花、缠枝莲纹、缠枝菊花、缠枝牡丹、风穿牡丹、婴戏牡丹、海浪纹、海浪五鱼纹、水波双鱼纹、莲塘双鱼纹等等。

"影青"的刻花、划花大多数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例如海浪纹,仅用梳篦式工具随意在器皿上划几下,再用尖形工具在其上划几个随意的弧度,即可出现一幅汹涌澎湃的水波浪图画,如再添上几条小鱼,那就更有情趣了。而婴戏牡丹也较为精美,一般表现的是两小孩追逐于牡丹花丛中的图案,匠人刀法娴熟,流畅有力,将婴儿天真活泼、烂漫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宋,湖田窑影青刻花斗笠碗

在21世纪北方收藏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赝品太多,认为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问津。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艺特点(掌握器型的意义不大。因为仿古者对各类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较好,如遇罕见而又特别的造型,则要慎重)和造假作伪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一展身手。

宋,青白瓷斜倚仕女瓷枕

影青瓷釉质的手感和观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若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莹洁润滑者,则要谨慎。

宋,湖田窑影青花卉花口瓶一对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洁白细腻,淘洗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

再如其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类器物,花纹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则显然值得怀疑。

影青粉盒

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较高,南宋次之,元代则很矮,甚至接近平底;且底部颜色各异。

影青瓷又称映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南宋时大量生产,而且“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以高温烧制而成。

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以湖田窑烧制的最为著名,其次有湘湖、胜梅亭、柳家湾等窑。当时的品种有碗、盘、瓶、罐等日用器皿。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无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釉质取胜。中期以后,它的装饰以刻花为主,兼有印花、浅浮雕、镂空、堆塑,色调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给人以无穷韵味。

青白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白瓷的店铺,出售供都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饮茶及饮酒的器皿。赵汝适《诸蕃志》记述中国当时陶瓷器对外贸易的情况,其中有在“婆”等地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记载。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也有瓷器对外交易的记载。

“影青”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的俗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

“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饶玉”,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窑厂烧成,由宋至元,青白瓷盛烧不衰。

(文章来源:瓷器圈)

文创大师:中国古玉设计镶嵌第一品牌

古玉镶嵌、文创设计、数字文物、非遗传承

联系文创大师客服

赞赏

长按







































上海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xuebaomam.com/slhcs/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