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佛画展一瞥
近两年我的兴趣点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上,对工笔画不太留意。但得知中国美术馆举办“三百年来或在斯——陈之佛绘画艺术特展”的消息,还是决定快些来看看。十几年前,我买了很多本《荣宝斋画谱》系列。工笔画大家“南陈北于”——陈之佛和于非闇的画作包括其中,并且偏爱陈。陈的用色清雅,整个画面呈现出一股静气。在展厅,见到一幅幅熟悉的画作,深感亲切。陈之佛的作品,似乎不那么“工”,处理得也较为单纯——鸟的丝毛、花朵晕染的层次感(石榴花只是平涂)都不太细致。他画的正面梅花,瓣型都是一样的圆满,连个缺裂都没有,像工艺画,显得有些板。但是这些都不影响整个画面给人清逸秀润的感受。陈之佛《老梅》作品局部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宁静清雅风格的形成与确立(—)。陈自言,此阶段,设色尚清淡、雅洁,追求“明洁清丽,纤尘不染”的情趣。第二部分,鲜艳雄健风格的转变与成熟(—)。画家企图表现得“明快、鲜艳、丰满、雄健些”。较之第一部分,画面中鲜艳浓重的色彩增多,尺幅也增大了。但我更偏爱第一部分的作品。恽寿平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亟宜着笔。”那种冷清之气是他作品中最可宝贵的。玻璃展柜中陈列的一组镜心,我很喜欢。尤其紫薇那幅,有元人清淡的韵味;另外,他的近似白描的作品《寒梅宿雀》、运用没骨法的作品《寒梅栖雀》(其上有傅抱石的题诗,最后两句“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是本次展览名所由来)风格突出,让人耳目一新。一件作品中的猫,画法很像徐悲鸿。出展厅,见美术馆院内栽种的几丛牡丹(陈作品中也有牡丹,气象高华)。想来必是名品——二乔?花王?花头硕大,雍容华贵。可惜,快谢了。花鸟草虫图册中的二幅纸本设色32*32厘米年(这灯光和我作对,怎么拍都有影??)寒梅宿雀纸本设色59.4*47.5厘米年南京博物院藏寒梅栖雀纸本设色49*60厘米年南京博物院藏这件作品中的猫,画法很像徐悲鸿。其它我喜爱的作品败荷秋燕纸本设色.4*42厘米年南京博物院藏花石双鸽纸本设色.2*44.5厘米年南京博物院藏樱花小鸟纸本设色.8x32.3cm年中国美术馆藏芙蓉翠鸟绢本设色36*42厘米年南京博物院藏 花荫觅食纸本设色69×36cm年 南京博物院藏 斗雀纸本设色54.1*33厘米年 南京博物院藏 老梅纸本设色.3*40厘米年 南京博物院藏 文猫伺蝶纸本设色.8×52.3cm年南京博物院藏 牡丹群蝶绢本设色94.6*42.5厘米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此幅在另外一个主题展) 下面图片为院中的牡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10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送礼攻略黄金手镯不同图案寓意大全
- 下一篇文章: 1种水果籽,春天埋土里,10天发芽成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