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走进古代诗词里盛开着石榴花的清夏
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石榴花 宋·梅尧臣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 只知结子熟秋霖,不识来时有筇竹。 春天百花争相开放,而春末百花凋谢,盛开的花就很少了。石榴花在初夏开放,它不与百花争春,在绿叶繁明中,盛开着深红的花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到了秋天,石榴果熟了,花又在哪里呢,这时只有竹子依然青翠,不会凋谢。 梅尧臣作诗主张写实,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这首咏石榴的诗语言自然清新,石榴花顺应时节绽放、结实,以筇竹长青衬托石榴朴实无华。 众芳摇落后花开,到果实累累的收获,何尝不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体验。 《咏石榴花》 宋·王安石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五月的清晨清净平和,石榴花诗句犹入定禅室。大片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动人的春色并不一定要万紫千红、妖娆多姿。 繁花似锦终归没有禅意恒久更耐人寻味。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心弦的美景从来不是数量裁决的。 王安石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诗人,胸襟、眼光自然异于常人,此诗借景抒情风骨自现。 《题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初结的小石榴果。 可惜此地没有人乘车马来欣赏,艳艳的榴花只好在青苔上散落纷纷。 五月石榴花开别有韵味,昌黎先生以另一种心境感叹:如此景致却无人赏识(欣赏),小有一点淡淡的失意加落寞呢。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明·文征明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是明代文徵明创作的一首词。文征明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此词描绘小满初夏的景象,抒写闺中人的生活情态。夏日亭午,如火的榴花和满地绿荫给庭院带来的惬意气氛。闺中有人午睡刚醒,娇眼蒙眬,喃喃自语,情困意慵。一阵清风吹来,扇不摇而自凉。翠竹白苎亭亭玉立,摇曳多姿,丝毫没有感到暑意。 作者工诗词擅长绘画,故以词人之笔,描绘夏日园林闺秀之趣景象,文征明的词一如他的画,纤丽娟秀,妩媚多姿别有清趣。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树婀娜生姿迎风招展,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石榴果实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传说中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呢,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时间,石榴花可赏果实又是如此美味,传说中的碧桃大概也不能和石榴媲美了,石榴每年都能给普通农家小院带来笑声乐趣。 夏意 苏舜钦·宋代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在北宋诗坛和梅尧臣齐名,二人并称“苏梅”。在政坛上,他支持庆历新政,是范仲淹的同道好友。 此诗大约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诗人被革职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 炎热的盛夏,小院幽深寂静,他躺在竹席上,感觉十分舒服。窗外有火红的石榴花盛开,深红的石榴花仿佛可以透过竹帘照亮书房。 日正当午时,浓密的树荫把暑气挡在了小院之外。树荫隔断暑气,诗人舒服服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的时候,黄莺鸟在树上鸣叫,好一幅动人的夏荫乘凉美景图。 人生在世不称意,能得浮生几日闲。夏木荫荫清凉可人,一方小院一枕甜一人生足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11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榴花果皆可观赏,是很好的盆景植物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