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治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214083.html
                            

原创走南闯北的社长行业研习收录于话题#村志2#乡村27#时空10

社长说

六吉是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的一个山村,夕阳映照下,仿佛是一幅淡墨的山水画,美不胜收。年的时候,社长曾经和胡靖教授一起到平远驻村调研,吃住都在农户家里,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今天的推送是原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萧新民先生为六吉写的村志。

1何为“六吉”?

六吉是个远离都市喧嚣、山清水秀的美丽小山村。

为什么叫“六吉”,我遐想,是不是东西南北中都大吉大利,所以叫“六吉”啊!但仔细一想,慢慢一算,也还只是“五吉”啊。

年12月20日,冬日暖阳,天气格外晴朗,蓝天白云,让人感觉不到冬天的情景。下午,我与朋友相约,决定去趟朋友卓坚在六吉的老家,享享大自然的悠美风光。坐着小车,行驶在山村公路上,从仁居圩镇出发,大约行程9公里。虽然道路路面平坦,但仍然给人山道弯弯,山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感觉。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为六吉村的主人之一,卓坚在车上为我们讲述了“六吉”的来历。只听他娓娓道来:六吉原名“下木溪”,民国元年(),另一说法是年,由境内的叶田上、彭坑里、茶子窝、通朝、流坑径、华山六个自然村合办学校,名曰“六吉国民学校”,六吉村名由此而来。听完卓坚的讲述我知道了“六吉”的来历,不竟心生尊敬之意,“六吉”原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小山村。

从六吉名字的来历,我们可以体会到六吉人历来崇文重教的精神,是值得今人崇敬的。六吉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叫“石教子”,它与教育、与文化紧紧相连。因为此处到处都是石子,当大人和小孩在一起的时候,大人就经常以石比喻教育自己的儿女,做人要实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强,学习要刻苦,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久而久之,此地就被称为“石教子”。

从仁居圩出发15分钟左右,我们的车行驶到了杨梅隆山顶,眼前突现一块开阔的地面。我们来到了三叉路口,醒目的路碑标明往左是木溪村,往右是六吉村。车徐徐驶入右车道,穿行在六吉村华山之腰。

据说华山因遍地长着石榴花,先取名为“花山”,因“花”与“华”谐音,久而久之就成了“华山”。在山道上约行数百米,我们便来到了六吉村村委会会址所在地。村委会会址楼上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牌,楼内设六吉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有农家书屋,藏书一千多册。楼侧是六吉村卫生站。村委会址门前是有数百平方米的迷你版文化广场,有秋千、有跷跷板、户外健身器材等,广场右侧宣传栏赫然入目,广场正中前沿国旗高高飘扬。村委会址地势较高,面对村庄,视野开阔得很,在这里俯瞰村庄,全村容貌尽收眼底。

六吉村村庄确实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素,是一个土地圆满肥沃的小山村。

2六吉简史

20世纪70年代初,我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便被派驻仁居六吉的邻村邹坊村,发动社员(当时是人民公社体制)割草皮,搞农业生产。值那机会,我曾来过六吉。那时对山村没有什么美的感觉,满脑子都是如何多割草皮、多打粮食。几十年过去了,说实话,六吉村在我的印象中并未留下什么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因我从事了地方志工作10多年,便对全县各地的情况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了解,因是朋友的老家,自然也就多留了一些心思,对有关记述六吉的情况给予了较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1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