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词,胡仔认为该词是苏轼自抒其怀
本文乃“所有的不期而遇”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宋哲宗元祐五年(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杭州知府苏轼与同僚们在西湖聚会,官府的乐工、歌妓们,说说笑笑,前呼后拥,奉命到宴会上添酒助兴。宴会开始后,才发现一个名叫秀兰的歌妓没有到。乐官派人去催了几次,她才匆匆赶来。苏轼问:“秀兰姑娘,你为何来晚了?”秀兰上前施了一礼,说:“奴婢因为洗澡后有些困倦,不觉睡去,因此来迟了。”苏轼说:“既然如此,也难得你气喘吁吁地赶来。”座中有一个姓车的官员,早对秀兰不怀好意,便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你一向巧言利舌,善于应对,今天众妓皆来,惟你后至,想必是有私情吧?” 古代歌妓秀兰低着头,怯生生地说:“刚才所言,全是实情。”当时正是榴花初放时节,秀兰说罢,转身从旁边的石榴树上摘下一支榴花,走到知府苏轼面前,敛裾施礼说:“奴婢已知罪,下次再也不敢了。”那官员见秀兰连正眼也没看他一眼,反而摘枝火红的榴花讨好知府,更是满脸怒气,恼怒地说:“哼!不是故意怠慢,就是必有暖昧私情,如不治罪,其他官妓日后定然效尤。”秀兰见这个官员如此纠缠不放,欲辩无言,进退不能,一下急得哭了起来。苏轼拿着那枝新蕾初放的石榴花,见它浓艳而不妖冶,妩媚而又端庄,千层花瓣似紧锁着那金子般的花心。 石榴花再看看眼前这素雅柔弱的女子,不禁生起一片怜爱之情。苏轼制止那位官员说:“谁能没有困乏疲惫之时?一时睡熟误事,也是人所常有的,何必责之太过!”说罢,停了停,又对秀兰说:“我想就今天的事写首新词,你唱给大家听听,就算谢罪了,你看好不好?”秀兰停止了哭泣,轻轻点了点头。苏轼立即令人取来纸笔,片刻便写成一首《贺新郎》词:乳痛飞华屋,悄无人,栩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销启困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眼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称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获获。 枝头初放的石榴花这首词记述了当天事情的经过,上片写了秀兰洗浴之后困倦小睡的情景,本来正梦游仙境“瑶台”,却被惊醒,疑是故人来,又像是风吹竹丛的沙沙声,极尽乍醒却还睡意朦胧的情态;下片则写秀兰到了府衙被恶官为难的情景,苏轼词以石榴花作比,称赏秀兰有谨慎自重的高洁品格,“浮花、浪蕊”不能与她争胜,唯有“芳心千重似束”的石榴可以在她孤独时作伴。结尾表达了苏轼怕见花与人同遭摧残,花瓣与泪水同时飘落的情景,寄托了他对下层女子的深切同情。词写得婉转而有情致,风格大不同于“大江东去”词。苏轼写完这首词,命乐工配乐,秀兰歌唱,大家入席饮酒。秀兰清音徘恻,情态动人,一座府僚,无不击节称赏。 大江东去那个咄咄逼人的官员见此情景,也只好收场。这件事与苏轼的词,很快就流传开了。《古今词话》的作者、宋人杨提记载了这件事,并说:“子瞻之作,皆记目前事,盖取其沐浴新凉,曲名《贺新凉》也,后人不知之,误为《贺新郎》,盖不得子瞻之意也。子瞻真所谓风流太守也,岂可与俗吏同日语哉!”关于苏轼这首词的本身和写作动机,后人有各种看法。南宋胡仔认为,杨湜的记载纯属荒唐,可以入《笑林》,并且说:“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娼而发邪?”(《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 苏东坡所谓“托意高远”,胡仔虽语焉不详,不外就是“盖以兴君臣遇合之难,一篇之中,殆不止三致意焉。”(《项氏家说》卷八)胡仔还说:“东坡此词,深为不幸,横遭点污,吾不可无一言雪其耻。”其实,苏轼对词中描写的女子分明充满了同情,并不一定有更高远的托意,即使认定此词是为一官妓而作,又有何不可?胡仔的话显然含有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年版)只说“表现的是一个女子的孤独、抑郁的情怀”,但没有明言是为秀兰而作。 古代女子胡云翼《宋词选》赞同胡仔的意见,认为苏轼这首词“前一段写的是一个高洁绝尘而孤寂的美人,后段写的是不与‘浮花浪蕊‘为伍而愿意,伴君幽独,的榴花,最后指明美人与榴花都在失时的边缘。不难明白,这是作者自抒其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然而,以龙图阁大学士出知杭州的苏轼,已大不同贬官黄州时,苏轼自己说,他这次来杭州,同白居易在杭州的年纪相仿,心境相似,“安分寡求“,更加旷达开朗,所谓“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不知何据。诸家意见,都可备读者玩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12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进蒙自石榴公园,领略神秘而神奇的石榴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