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middotYoung媒
展讯速递 北京展览 绝域苍茫万里行 ——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 [展期] .12.15-.2.14 [地点] 故宫博物院永寿宫 由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图片展)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出,这是国内首次对外展示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开展的丝路遗产考古、保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故宫博物院和西北大学联合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中乌联合考古队自-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精品90套/组,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在全球视野下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往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物佐证。展览主要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撒扎干遗址的考古发现”;第二单元“拉巴特遗址的考古发现”。 为了前方 ——张光宇艺术12燃 [展期] .12.23-.3.14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一层展厅 展览以张光宇具体的艺术实践为线索,采用‘光宇游乐园’的方式将其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创造以12个版块的形式呈现,多维度展现张光宇先生一生丰富多样的成就,并希望将这位“中国国潮艺术第一人,中国漫画先驱”重新带回大众视野。追思张光宇,不仅是回溯他的创作之路,更是对人性,对平民大众、艺术本真的回归,是对国人曾经有过的智识生活的重新发现。 美在耕耘 ——中国美术馆新年展 [展期] .01.09-.3.14 [地点] 中国美术馆 这次新年大展定位“耕耘”。在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展览围绕美是由人民创造的而展开:人民耕耘在希望的大地上,创造幸福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美术家们笔耕不辍,用心灵描绘美的事物、塑造美的精神。展览以牛的形象为主体,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脍炙人口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国美术作品)及部分邀约作品近件。分为“瑞牛呈祥”“时代壮歌”“大地诗韵”“艺心同音”“石榴同心”“医者仁德”“大国工匠”7个篇章,还有“书为心画”、“人民的形象(续篇)”(含“张安治绘英模人物作品展”)2个专题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类型。 相由心生 ——山东博兴佛造像展 [展期] .10.28-.2.21 [地点] 国家博物馆北3展厅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艺术风格受到山东青州、河北定州等地影响,又呈现出自身特征,充分表现出博兴佛造像艺术的包容性。博兴佛造像的材质多样,造型灵活多变,题材独特,而金铜造像多有纪年铭文,上起北魏太和二年(年),下至隋仁寿三年(年),绵延年之久。发展序列之完整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 金玉满堂 ——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展期] .12.31-.3.21 [地点] 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 沈阳故宫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始建自努尔哈赤时期,建成于皇太极时期,康熙、乾隆时期多次扩建修缮,是清朝在关外时期营造的庞大宫殿建筑群,又称盛京皇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以沈阳故宫为基础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十分丰富的清代宫廷艺术珍品,一定意义上不仅可以代表清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能够系统反映清代宫廷礼仪、生活习俗、艺术文化和宗教信仰。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览,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办展理念,让精品文物和优质展览惠及更多观众。 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 [展期] .12.13-.2.21 [地点] 中华世纪坛 本次“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展览将36幅贯穿拉斐尔一生的重要作品划分为三个单元,以创作年份为线索循序渐进地依次展开,观众可在游览过程细细观察和品味拉斐尔画画技艺的每一次精湛提升。通过高清拍摄和仿真原大输出技术,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36幅拉斐尔作品齐聚一堂,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为观众打造震撼感受。 东张西望三十年 ——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 [展期] .12.12-.3.12 [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国际当代艺术空间的创办人程昕东先生是第一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经纪人和收藏家。在过去三十年中,他的展览推介和艺术收藏行为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全球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这一段历史的鲜活表达。本展览从程昕东先生的收藏中精选出百件来自十余个国家的作品,包含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影像等众多门类,力图呈现当代艺术的丰富面貌,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 漫长的问候 ——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 [展期] .12.12-.2.10 [地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漫长的问候”展出本届15位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作品,聚焦于年轻艺术家在与世界、他人、自我对话的过程当中,由新一代的视角、媒介和思辨方式与现实碰撞所引发的复杂性,并藉由这些丰富而多元的创作实践前瞻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脉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愿景给寄予新的展望。 太空奇谈 [展期] .3.7-.6.20 [地点] UCCA沙丘美术馆 展览邀请了具有广阔行星视野的十余组艺术家,他们的实践面对当下人类文明不断加速所产生的身份离散,致力于追寻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以寓言式的创作为我们揭示有关这颗行星伤痕、记忆与文明的留存。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自我召唤进入不同的有机系统,并将个体经验转化为可感知的创造。这种创造是对现行社会运转机制的反思,同时也是因现有知识局限所造成的挫败而萌生的斗志。 未知的未知 ——郑达个展 [展期] .1.30-.4.5 [地点] 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展览传达了艺术家郑达关于环境与未来的反思。尽管我们不能未卜先知,但每个人都是未来的参与者,它充满着不确定性,也因此显得更有魅力。对青年艺术家郑达而言,低科技就是他的画笔,他说:“机器的智慧迟早会超过人类,我对此是乐观的。”在他看来,如果机器能够替代人类,释放人类,那么学着和机器谈判共谋,找到相互制约、和谐共处的方法,将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焦虑的空间档案 ——从地洞到桃花源 [展期] .12.19-.3.28 [地点] OCAT研究中心 作为具有建筑学背景的策展人,“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是陈淑瑜沿着她在空间理论、设计批判以及在物质文化领域的思考,以展览的形式向公众所做的一次呈现。策展人针对OCAT研究中心特定的场址,在与艺术家共同交织的研究线索之中,以焦虑作为从现实通往理想之境的入口,为每件艺术作品所探讨的空间概念建立特定的位置、关系与情境。在不以时间为轴线的维度里呈现空间与身体相互建构的历史与现实。 京外展览 “波普图像” ——安迪·沃霍尔的- [展期] .1.1-.4.7 [地点]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本展览呈现了安迪·沃霍尔年至年之间的艺术创作,包括丝网版画、胶印版画、摄影、录像等。作为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其创作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式的复制,主题元素在同一个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展览特别挑选了安迪·沃霍尔最具标志性的玛丽莲·梦露、金宝汤罐头、鲜花、名人肖像等系列作品,籍此对艺术家最内核的创造力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 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展期] .12.27-.3.21 [地点] OCAT上海馆 本次展览将首次汇集来自中日韩的开创了录像艺术实验先河的重量级艺术家,旨在重新审视艺术家在东亚录像艺术兴起之时对于这一媒介的处理方式,以期为跨国性当代艺术媒介的录像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梳理做出贡献。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上海展 [展期] .12.25-.4.11 [地点]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以上海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调查工作为基础,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基础上,对过去一年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和现象作出的回顾和分析。 :从南京到北京 [展期] .12.19起 [地点] 南京市博物馆特展厅 (朝天宫) 正值永乐迁都北京年之际,“:从南京到北京”文物特展继年初于首都博物馆展出后此次移师南京,于12月19日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洪武肇基”“永乐开拓”“国祚绵延”三部分,南京市博物总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蚌埠市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共展出件(套)文物,围绕明代迁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开,介绍北京与南京两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齐家 ——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 [展期] .12.12-.3.7 [地点] 上海市龙美术馆(西岸馆) 本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策划,联合长沙大观文化共同呈现,以60余件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关展品,为大众呈上一个以“慎终追远”、“修身齐家”、“敬天爱民”等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展览,再现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图式,以期更多人了解人物画被赋予的社会意义及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大美之颂·云冈石窟: 千年记忆与对话 [展期] .12.26-.3.28 [地点] 上海市宝龙美术馆 云冈石窟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粹,是探索中国经典文化艺术的绝佳起点,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展览将国家级优质资源带到美术馆,用文物实物展示中华文化精髓,以3D技术还原石窟,以故事为线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会动的房间 ——张恩利个展 [展期] .11.7-.3.7 [地点]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本展览为中国艺术家张恩利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个展,集中呈现艺术家过往近30年艺术生涯各阶段的百余件绘画作品,以及根据PSA建筑空间全新创作的多件沉浸式绘画装置“空间绘画”。展览将占据PSA的三楼、五楼及户外延伸空间,通过非线性的策展逻辑全面回溯张恩利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盘互交错、始终不渝的绘画之路。 物映东西 ——18-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 [展期] .12.31-.4.5 [地点] 辽宁省博物馆1号展厅 “物映东西——18-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集结了这些境内外机构的件(组)展品,分四个单元展现了清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社会景象,诠释了中国制造的最强音。该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策划承办,并得到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国际博物馆展览研究基地等境内外多家机构的大力支持。 方力钧版画展 [展期] .01.29-.3.1 [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特展一厅、二厅 该展通过梳理方力钧年首次创作的版画至年的新作,借助件不同时期的版画作品,来反映方力钧在不同阶段的艺术探索。此次展览不仅仅是方力钧从事版画创作38年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一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成长史,所极具典型化的一个缩影。 策展人按照时间顺序,将方力钧的版画作品划分为四个转折时期:朦胧期(—)、沉寂期(—)、觉醒期(—)、突破期(年至今)。 烟云尽态 ——《三希堂法帖》展 [展期] .1.22-.4.22 [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三楼 书画专题厅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始刻于乾隆十二年(),是清高宗弘历敕命梁诗正、蒋溥等人,历时七年,从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里的历代书法名迹中甄编、摹刻而成。其中收录了珍藏在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中的三件乾隆皇帝的“最爱”——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因而得名。《三希堂法帖》所收之帖,上起魏晋,下至晚明,几乎囊括了《停云馆帖》《郁冈斋帖》等明代丛帖内的所有墨迹珍品。一些原迹或毁或失,今天已无法见到,如钟繇《荐季直表》、王献之《送梨帖》、赵孟頫《纨扇赋》等,幸赖此刻“勾魂摄魄”之术,留存“下真迹一等”之貌。 此套法帖卷帙浩繁、鉴选严格、摹刻精良、规模宏大,汇集名家位、法书件、题跋多段、印章1多枚,分编32卷,刻石块,镌字9万余个,堪称刻帖之翘楚,乃“艺苑之钜观、墨林之极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海棠独香 ——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 [展期] .1.30-.5.5 [地点] 苏州博物馆负一层临展厅 公元3世纪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苍山大漠,沿着商旅古道,经西域传入中国,并先后于魏晋和隋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形成了几次造像高峰。然而,当唐末北方石窟缓缓走向衰落之际,在长江流域的川渝地区,雕刻家们却仍在挥锤凿石,以其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胸襟,书写了中国石窟史上一个个惊世杰作。 吴地风雅落笔成画 ——明代吴门绘画艺术展 [展期] .12.30-.6.30 [地点]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21号展厅 明初“院体浙派”日益走向粗率,以沈周、文徵明为领军人物的苏州文人画家,秉持淡泊超脱的心态,恪守文人画传统,乃自成“吴门画派”。吴门绘画的真实面貌是多元而自由的,唐寅将文人书卷气融入刚猛豪放的画风之中,实现了院体画家和文人画家的角色融合,仇英则擅绘山水、人物,山水有青绿设色和水墨两种面貌,二家虽技法区别于“吴门画派”,但以高超的绘画技巧与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与沈周、文徵明并称“吴门四家”。“吴门画派”发展至明朝晚期,后学逐渐失去先辈师法自然、大胆创新的革新精神,单纯的一味仿造、刻意营造,最终走向了没落,但吴门画家为明代绘画书写的卓越篇章,却永远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本次展览遴选六十余件(套)精品,集中展示院藏明代苏州画家及受吴门画派影响的周边地区画家作品,以展示吴门画派的艺术成就与江南文人的风骨。 可爱深红映浅红 ——陈之佛花卉技法特展 [展期] .12.30-.6.30 [地点]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22号展厅 本次展览遴选陈之佛花鸟画精品三十余幅,其中所绘的花卉有梅花、荷花、茶花、石榴花、桃花、樱花、芙蓉花、玉兰花、蔷薇花、月季花、菊花、虞美人等等,各种花卉形态各异,争奇斗艳,集中体现了陈之佛“师法自然”的创作理念,高度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成就。 吞吐大荒 ——傅抱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绘画展 [展期] .12.30-.6.30 [地点]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19号展厅 傅抱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虽只有短短的六年,但在晚年又一次迎来其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黄金时期。进入六十年代,傅抱石一方面继续延续四五十年代的绘画题材,如楚辞、毛主席诗词、古人诗意等,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发掘,在绘画中将个人情感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突出主旋律,创造了一系列精品。这一时期,他的作品风格在潇洒灵秀、恣肆奔放中突出了雄浑、博大、浪漫、沉厚的审美气象。傅抱石在这一阶段更是带领江苏国画院画家进行两万三千里壮游写生,创作了一系列新的主题绘画,集中表现了中国六十年代的新风貌,将自己乃至“新金陵画派”推向了新的高度。 本次展览的展品从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六十年代作品中精心遴选,集中展示画家晚年精品,从中可见画家的艺术高度和那一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 以碑破帖尚古出新 ——清代碑学书法作品展(上) [展期] .12.30-.6.30 [地点]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25号展厅 书法史意义上的“碑学”指重视汉、魏、南北朝碑版石刻的书法史观、审美主张以及主要以碑刻为取法对象的创作风气。清前中期尚法帖,然日趋靡弱、薄俗,自阮元、包世臣鼓吹北碑,碑学遂兴。清代碑学书法的发展演变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碑学滥觞期、碑学转换期和碑学大兴期。本次展览精选数十位碑学书家的精品力作予以展示,客观呈现清代碑学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成就。 文心雕龙 ——南京博物院藏刻本古籍精品展 [展期] .12.30-.6.30 [地点] 南京博物院艺术馆28号展厅 南京博物院珍藏古籍八千余部,近二十万册,门类齐全,包含各种版本形式。本次展览精心撷选院藏古籍中宋、元、明、清刻本珍品八十余件(组),以期展示传统刻本书籍的至善至美。 山高水长物象千年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 [展期] .12.29-.3.20 [地点] 四川博物院临展2、3厅 中亚地区西起阿富汗、东到蒙古,是亚洲腹地,遍布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不断与东西各方向频繁地进行物质交换和文化交流。位于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是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大熔炉,印度文明、中亚文明、希腊文明和草原文明在此融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犍陀罗艺术。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留下了无数的丝路遗珍。 “黄金国之谜” ——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 [展期] .1.22-.5.5 [地点] 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 西班牙人在“黄金国”传说的诱惑下入侵美洲大陆,征服了安第斯文明的巅峰时代印加帝国,使其成为失落的古代文明。将近年的历史,件套文物,余件展品,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文明,该如何用文物讲述它的故事。 三城记 ——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 [展期] .12.4-.4.11 [地点] 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书画厅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世界了解中国首先是从丝绸开始的。明清时期,东西航路开通,丝绸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经粤港澳湾区运销到世界各地,世界总产量近一半的白银源源不断从海外流入中国。丝绸在中国对外交往的舞台上曾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也曾历经坎坷,令人扼腕。湾区经济靠港而生、依湾而兴,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它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也深刻影响国际贸易体系。粤港澳三城同根同源、同声同气,是连接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是推进贸易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枢纽。 滇王与南越王 [展期] .1.25-.4.18 [地点]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继“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中山王与南越王”“齐鲁汉风”“寻找夜郎”之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主办的第五个汉代诸侯王展,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和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等六家文博机构共同主办,共展出滇粤两地件(套)珍贵文物,为观众重构0多年前的滇、南越两个地方王国的历史图景,展现滇文化和南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泛海凌波 ——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贸易陶瓷专题展 [展期] .1.26-.5.5 [地点] 南越王宫博物馆 本次展览共展出余件(套)文物,其中包括“黑石号”出水文物68件(套)、长沙窑文物47件(套)、广州地区出土或馆藏文物86件(套)。展览由四部分组成,以贸易陶瓷为核心,介绍9世纪以广府为中心的海。 香魂 ——中国古代香文化展 [展期] .2.4-.5.9 [地点] 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独具魅力的表达方式。草木芳香间是人与神的奇妙感应;蜿蜒的丝路上藏着对文化的嗅觉感知;瑞器中流淌的香雾有着畅怀舒啸的生活态度;在不绝如缕的氤氲中,飘散着古人的心灵意趣。 香魂雅事皆有情,在小年即将到来之际,山西博物院特推出“香魂——中国古代香文化展”,联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九龙沉香博物馆,精选余件/套与香文化有关的藏品和艺术品,多维度展示意趣美妙的香文化。 温馨提示 假期出门观展要记得戴口罩哦! 寒假快乐~ CAFA·Young媒工作室 杨嘉怡、陆雪妮、陈沁冉/编 主编丨吴琼编辑丨何逸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7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厉害了邢台四人被国家点名了
- 下一篇文章: 守望端午,守住中华民族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