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石榴花兼及石榴裙的來歷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www.paisufa.com/m/ ▲[明代]吕纪《榴花双莺图》,绢本设色,.4×40.2cm。南京博物院藏。 五月初一,石榴花神下凡。 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载,百花之神统领群花,司天和掌管百卉。至迟从明朝时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说,但那时没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杨柳青年画开始出现“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人物和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代表各月的花神。遗憾的是这组年画已经失传,现在仅俄罗斯存有部分“花神”年画。另,《红楼梦》一书中有芒种时节祭祀花神的情节(见上图),在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写到饯春会,云“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迭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明代]陆治《榴花小景图》,纸本设色,65.3×3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红楼梦》成书的清代,十二花神杯的顺序是:(农历)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花、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与清代之前的花神的顺序有些不同,更早前的花神顺序大致如下: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凤仙(或玉簪花)、八月木樨、九月菊花、十月芙蓉(或兰花)、冬月水仙、腊月腊梅。其中,两个版本中的五月都是石榴花。▲[清代]任熊《钟馗图》,绢本设色,24.7×24.7cm。私人藏品。 传说中,五月石榴花的男花神是钟馗,这是因为中国农历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鬼王”钟馗,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钟馗,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性格恰如石榴的刚烈与灿烂,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视为石榴花的男花神。▲朱梅邨《公孙大娘舞剑器》,纸本设色,31.5×31.5cm。私人藏品。 女花神则是著名的公孙大娘,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以剑舞闻名于世。大概是石榴花的灿烂气质接近剑舞的绚丽景象,世人传说她是五月石榴花神。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之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诗圣”杜甫曾描叙她的剑舞说:“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那是一种怎样动人心魄的舞蹈?据说草圣张旭的狂草书也是从她的剑舞中获得的灵感。▲[南宋]鲁宗贵《石榴图》,绢本设色,24.6×25.8cm。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据载,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为石榴属植物,石榴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石榴花是单性花,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雌雄花都很好看。雄花的基部较小,侧面成钝角三角形,花后会脱落;雌花的基部有明显的膨大(开花时就能看出来),只有雌花会结果。石榴花花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萼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其花语为:成熟的美丽、富贵和子孙满堂。每年农历五月花期最盛。▲[南宋]毛益《榴枝黄鸟图》,绢本设色,24.6×25.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代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至唐玄宗时,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清代]凌湖《华清出浴图》,绢本设色,×49cm。私人藏品。 那是天宝年间,玄宗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玄宗皇帝最爱宠妃的妩媚醉态,常将贵妃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谁红得艳丽?因玄宗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则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施礼。一天,玄宗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玄宗唇边,向玄宗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行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玄宗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必须施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施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清代]蒋廷锡《喜鹊石榴图》,绢本设色,93×52cm。私人藏品。 而石榴裙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乐府中《乌栖曲·交龙成锦斗凤纹》有歌辞曰: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作者为梁元帝萧绎(-)。他是一位才子型的皇帝,诗文画俱佳。在这首诗中,他描摹了一位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其中“芙蓉为带石榴裙”一句,更是造就了“石榴裙”这一流传千载的服饰款式。大约同时的诗人何思澄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诗中便写道:“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清代]王素《石榴小鸟图》,绢本设色,95×38cm。私人藏品。 至唐代,由于政治宽容、文明开放,对于服饰的要求也一改前朝拘谨,变得性感大方。而石榴裙恰好符合,这种裙子如石榴花一样美艳,质地轻柔又舒适,尽显女子姿态,而成为那时的中国女子的经典装束,则天女皇(-)亦是非常喜欢。她有《如意娘》诗曰: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虽然诗的意思是表明相思之苦,以至神思恍惚,“看朱成碧”,然而也说明喜爱石榴裙之极——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她穿着他最喜欢的石榴裙,而在裙上落下斑斑泪痕。▲[清代]沈铨《石榴雀鸟图》,绢本设色,79.5×32.5cm。私人藏品。 此外,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描写琵琶女的容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真个是“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在唐诗中,有众多作品吟咏石榴花和像石榴花一样的女子。下面,请随着十二郎一起欣赏美丽的唐代石榴诗和绚丽的石榴花影!唐 代 石 榴 詩 戏赠赵使君美人 [唐代]杜审言(约-)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采莲曲[唐代]郑愔(?-)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戏题草树[唐代]张说(-)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古兴[唐代]常建(年-?)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相思怨[唐代]李元纮(?-)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燕语时惊妾,莺啼转忆君。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五日观妓[唐代]万楚(生卒不详,开元年间进士)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戏赠邵使君张郎[唐代]卢象(生卒不详,开元末年仍在世)少妇石榴裙,新妆白玉面。能迷张公子,不许时相见。同李苏州伤美人[唐代]皇甫冉(约-约)玉佩石榴裙,当年嫁使君。专房犹见宠,倾国众皆闻。歌舞常无对,幽明忽此分。阳台千万里,何处作朝云。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唐代]羊士谔(约-)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榴花[唐代]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处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官宅[唐代]白居易(-)红紫共纷纷,祗承老使君。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水色窗窗见,花香院院闻。恋他官舍住,双鬓白如云。智度师二首[唐代]元稹(-)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山石榴杜牧(-约)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游楞伽寺[唐代]许浑(约-约)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石榴[唐代]李商隐(约-约)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千叶石榴花[唐代]僧子兰(生卒不详,昭宗时文章供奉)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本文係斯文於此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如欲轉載、引用等,敬請聯係斯文於此公號。另,圖片來自互聯網,旨在分享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美麗人生,始于一本好書!] ▲20余名资深记者和主编联名推荐! ↑点击购买作者亲笔签名版。 更多精彩内容 點擊圖片進入 点在看↓,告诉我你也喜欢。春风十二郎春风里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8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栏作家蔡凤因五月,花开正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