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世界很大,人生很短,总有去不到的地方,去到的地方皆源于偶然。

年的5月,我因一次偶然结识了从未谋面的鄢陵。

我参加了奔流文学社组织的“建党百年,百名作家看鄢陵”第十四期作家培训班,地点就在号称苗木之乡的花都鄢陵。我是自驾来鄢陵的,入住在托斯卡纳酒店。当晚天就下起了蒙蒙的细雨,初夏的天气还不够热,就感到自己带的裙子有点丝丝的凉意。早起的时候,去酒店的园子,看到雨后的树木特别翠绿,园内的湖水、温泉、别墅相映成趣,特别是有几颗青梅树上那稀稀拉拉的青梅,桃树上指头大的毛桃很让人兴奋,随手拍了几张,在一片银杏林边行走,发现地上有银杏果的一段树枝,抬头一望,这颗银杏树上结满了银杏果,青青的,泛点黄。我见过的银杏树不少,但结果的少,仔细看看这棵树的叶子比两边的树叶子稍小,叶子大的应该是公银杏了,拍几张照片欣赏,满园绿中,忽然看见几个红点,火红的石榴花!只见一片石榴丛中,分布着红红的小火把,开出火苗的就几朵,五月是石榴花的花期,要是再有几棵玫瑰就暖和多了。大自然的美带给我灵感,晚上就写了一首诗记下这次游园的心情:花都泉边青杏小,细雨浇花榴花俏,墅边青河过小桥,百名墨客写风骚。和游园拍的图片一起制抖音发布出去。园子是极普通的的园子,因我的心里有了文学,这园子就有了诗的感觉。

每天听文学巨匠的讲座是充电,让人的文学脑洞大开,但让人兴奋的还是采风。

这次共组织了两次采风,让我在一个偶然中和花都的土地相遇,领略了鄢陵的绿与艳。

第一次采风是5月15日下午,去了裴庄和姚家庄园。

在去采风的路上,我看到路边的植物在烟雨中雾蒙蒙,到处都是水墨画,一丛丛,一排排的绿植让人感到了初夏的凉意,心中想到了《诗经》就是采风的结晶,只是古人采风的对象大多是奴隶,我们的采风对象大多是地主老财(农民企业)。路上班长为了活跃气氛,让每个人站起来介绍自己,我感觉挺有意思,还没有介绍完,就到了裴庄。顺着乡间的水泥路开始走,映入眼帘的是几处青砖灰瓦的低矮瓦房,一样的风格,一样的农家小院,屋里简单陈设床、桌子、画、毛笔墨汁、茶具、沙发,三间通房,梁柱结构,同我家30年前的瓦房差不多,比较接地气,这是专门盖的民宿农庄,很有乡土气息。一同来的郑旺盛先生挥毫泼墨写下“美丽乡村”几个大字。一旁的接待人员倒满一桌子的菊花茶,正好口渴喝了一杯感觉很清爽。一个院一个院的走过,大同小异。前面有个大厂房一样的房子,裴庄的支书和一帮村民已站在门口等着,进到里面有几个人正在做工,把烘干的金丝黄菊装进包装盒子,有几个女文友就去那里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纷纷用手机拍照,有两个玩自媒体的女士,现场直播,还有人拍抖音,我喜欢喝金丝皇菊花茶,看了厂房内的一排烘干箱,听支书的介绍裴庄的集体产业,知道还有墨菊、大枣等品种,知道裴庄的金丝黄菊有八百多亩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小黄花大产业”名副其实。又看了宣传牌子,还有枣子等多种产业,脑海中幻化出一望无际的黄菊花开在秋天的田野上,多美呀。临走的时候想带一盒菊花,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