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上次,我们提到:曹丕的后宫,可能是最早的时尚博主矩阵。写到了许多中国古代的带货女王和时尚博主。但从魏晋直接跳到了南唐,独独空出唐代,是因为唐代的带货女王多,可独立成篇。

自由奔放的唐代是属于时尚的,一件新衣服出来,“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这样的场面,只两宋差可与埒,所以唐代的带货女王多,一点都不奇怪。

武则天

唐朝时尚的最大特点是皇后嫔妃穿什么,宫人们就穿什么,贵族少女们就穿什么,一直蔓延开去,直到商人妇、青楼女也这么穿才算完。所以宫里的带货女王最多。

唐朝带货界地位最高的,用脚趾也能想到——武曌。武周时的穿衣风格,较初唐是两个极端,唐初紧窄,武周宽博,这种穿衣风格的变化,和武曌有很大关系。

武氏崇佛,自己又“方额广颐”,一脸佛相,加之中年发福,穿衣越发宽松,一是圆领交襟变直领对襟,二是裙子提到胸口或高腰,而不是初唐那样提到接近脖颈,三是裙子的样式变了,裙幅越来越多,从六幅到七幅、八幅,再到十二幅,裙装越来越复杂冗长,花色、刺绣也越美。据说武则天还发明了在裙子的凤脚缀铃铛的做法,叫响铃裙,也叫月华裙。

此外,她的驻颜方子也是当世一绝,比某些时尚博主没有资质的自制口红、面膜要靠谱得多。据《新唐书》说,她只要用了自己的驻颜方,临近左右“不悟其衰”。唐代医学家王焘的《外台秘要》里记了这个方子,主料是五月五日采集的益母草,先这样,再那样,最后再怎么弄一下,就好了。

据说神龙政变之后,武曌心情很差,加上病痛折磨,没有心情化妆,李显见了她,下巴都掉地下了,怎么老妈一夜之间老了五十岁,还非常内疚,认为是自己使母亲变成这样的。这货没带火,原因是原料很容易取得,但制作流程极其复杂,用来研磨的玉锤就没有几个人有。

武曌不仅带货,还发货。最常发的货是武家诸王样,一种她设计的包头幞巾,以及锦袍。锦袍上还要刺绣铭文和动物纹样,给诸王的刺绣盘龙和鹿,给宰相的刺绣凤池,给左右卫将军的刺绣对麒麟。怎么说呢,武曌可能是全世界最早开始玩刺绣棒球外套的。另外她还把官员佩戴以显示身份的鱼符改成了龟符,不知道是想说什么。靠着女王之力,改变了一朝审美,还顺带开启了胡风、男装风的,中国历史上真的就这么一位。

太平公主

说到男装风,就必须说到武曌的女儿,太平公主。这是最早在宴会穿男装,而且是武官服的女孩。《新唐书》说有一次唐高宗设内宴,太平公主穿紫衫,扎玉带,头戴皂罗折上巾,腰间佩戴的是身上佩戴着武官的砺石、佩刀、刀子、火石等七件饰品,在高宗面前歌舞。她既没挨骂、也没挨打,高宗笑笑说:“女孩子不能做武官,为何要这么穿?”这件事就了了。

现在看来,这当然不算是什么事,但古代“男女不通衣裳”,这么穿是有风险的。夏朝的妹喜,就因为戴过男子的冠,被追着骂是“夏朝亡国之由”。当然太平公主也被骂了,欧阳修在《新唐书》里记这件事,是记在《五行志》的“服妖”,认为这种古怪的穿法是不祥之兆。什么祥不祥的,我新时代迷信青年只信星座,不信这个。但自那之后,女孩子们“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的,常有的事。

和老妈一样,太平公主也是化妆品界的一朵奇葩,最擅长的美容方,是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加入三月三日收采的桃花末,拿来涂脸,三日可使皮肤白皙。下次谁家里现做乌鸡白凤丸,有鸡血用不掉,可以试一下。

安乐公主

说完武曌的女儿,再来说说武曌儿子的女儿,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名叫李裹儿,深受李显和韦氏的宠爱。她有两件百鸟织成裙,有说是她自己做的,也有说是尚方监特为她做的,是用很多种鸟的羽毛织成,立体感极强,“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

百鸟织成裙材料难得,工艺也极复杂,将黄金碾片再制金丝,将鸟羽捻线,二者两相结合才行得通。自从李裹儿实验成功了之后,在长安的上流社会引起了极大轰动,贵族、百官乃至平民百姓纷纷仿效,都扛起工具上山打猎,“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还好李裹儿带起的这阵鸟旋风时间很短,玄宗时宰相姚崇多次进谏,玄宗就下令废止了,不然如今的终南山里,可能什么动物都没了。以百鸟织成裙材料、工艺之复杂,大概称得上是古代最奢侈的高级定制了。

杨玉环

石榴裙不是杨玉环发明的,但是她亲自带火的。张骞凿空西域带回的两样东西,促成了石榴裙的诞生,一是石榴,二是红花菜。没有石榴,梁元帝萧绎不会看舞娘旋转绽开的裙子,像石榴花一样好看,因而写出“芙蓉为带石榴裙”的诗句来;没有红花菜的菜籽,就染不出石榴裙那鲜艳如火的红色,本土的红色染料茜草是染不出正红色的。

所谓石榴裙,就是红色长裙,裙腰高束,上配深色短小襦衣,这种穿法在开元朝的宫中很流行,源头就在杨玉环。杨玉环很喜欢石榴花,唐玄宗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处广栽石榴。石榴花开之时,必设酒宴款待群臣,杨玉环身着石榴裙立于花丛之中,一片火红。

唐玄宗爱她的醉态,看她喝醉了、舞够了,就剥石榴喂她,因石榴能解酒。满朝文武就在旁边看着,秀恩爱秀成这样,古今少有。老是这样,大臣们就不干了,迁怒于杨玉环,杨玉环也委屈,朝唐玄宗撒娇。玄宗于是龙颜大怒,命令大臣们见到杨玉环必须“使礼”,拜石榴裙由此成为典故,有道是“石榴裙下从容久”,从此开始,文学作品里的美女都必须有一条石榴裙,苏小小、崔小玉、琵琶女……都是穿石榴裙的,没有杨玉环,怕没有这种盛况。

开元年间,穿石榴裙的风潮弥漫京师,贵族少女出游,必穿石榴裙,后来发展到春游时把石榴裙当作帷帐(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奢侈到不能忍,因为红裙不好染,要染多几次,所以价高。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10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