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十二女花神,他们的美超出你的想象,
北京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迎一片春来,等一场花开,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生日的良辰,这一天就是汉语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花朝节”,俗称“花神节”或“花朝会”,花朝节源于春秋盛于唐宋,相传古时的文人墨客和亲朋好友在这一天郊游雅宴,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祭拜花神。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蔡云《咏花朝》” 一年十二月,月月有花,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每一位花神都赋予了花儿美好的品性,为文人墨客们平添了许多浪漫情趣。 正月梅花,凌寒独放梅争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正月立春,冬天的余威仍在,空气冷冽,此时,梅花不惧春寒在雪中怒放,冰肌玉骨、花冷蕊香、超脱凡尘,此为梅姿;严寒无畏、风骚独领、并与松竹,此为梅骨;梅香醉人、漫山盈谷、飘逸不散,此为梅香。 梅花女神——江采萍 江采萍是唐玄宗的妃子,人称“梅妃”,是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江采萍精通琴棋书画、善吟诗作赋,好淡雅服、姿态明秀,后进宫得宠,面对后宫众多嫔妃的浓妆俗饰,彩萍似一缕清风,玄宗怜惜她对梅花的痴爱,赐名“梅妃”,所住宫殿内也广栽梅花。 数年后玄宗因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便作诗《楼东赋》予以讽刺,被打入冷宫。后来,唐玄宗对梅妃心有愧意,命人把外国使节进贡的一斛珍珠送给梅妃,梅妃回诗《谢赐珍珠》,不受。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谢赐珍珠》 相比于世人对权贵的谄媚逢迎,梅妃总能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玄宗,多次劝诫玄宗要励精图治,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守住清白不被叛军玷污,在冷宫中投井自杀,真可谓至真至烈的女子,不失梅之风骨。 二月杏花,占尽春风枝满头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暎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南北朝·庾信《杏花诗》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春风不寒,细雨拂面,“仲春”时节可谓生机勃勃,而杏花则占尽春风。杏花多为五瓣,粉色和白色居多,相传有一种六瓣五色的杏花是给仙人吃的,称作“仙人杏”。杏花盛开之时,可谓胭脂万点,花繁姿娇。 杏花女神——谢道韫 谢道韫出身东晋的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她敏而好学,颖悟绝伦,故颇具才华,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便奠定了咏絮才女的千古地位。身为大家闺秀,她的诗作毫无闺阁女子的脂粉之气、媚俗之韵,却充满登临绝顶、体察造化、融身自然的高迈情怀。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谢道韫《泰山吟》 东晋王朝末年民间爆发起义,她亲自招募数百家丁,每日进行训练以抵御强敌,对抗中其夫与子均被义军杀害,在目睹亲人蒙难后,更是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终因寡不敌众被俘,面对生死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后被孙恩释放,重归故里,一直寡居于会稽。谢道韫这种独立自强、不让须眉的品质,给那个年代的女性带来了盎然生机。 三月梨花,凌波质朴春带雨 袅雾香魂暗,凌波素质娇;可怜流雪影,半逐杏烟消。——明·刘绘《池上梨花》 阳春时节,梨花盛开,一团团一簇簇,银波琼浪、雪堆云涌,娇小玲珑又洁白无瑕的梨花,用最朴素的白色成就最亮丽的风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在春雨的沐浴下更显妩媚动人。 梨花女神——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其夫早亡,杨贵妃得宠后,因思念姐姐,便请求玄宗将其迎入京师,封为虢国夫人。凭借杨贵妃的权势,她骄奢淫逸、嚣张跋扈,最终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被迫自尽。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唐·张祜《集灵台》 虢国夫人自仗天生丽质,不化妆就进宫朝见天子,而唐玄宗也给了她随时入宫拜见的特权,“素面朝天”这个成语自此而来。梨花配虢国夫人意在强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朴素美。老百姓更是送她一个“雄狐”的绰号,就是说她是一个穿着男装的“狐狸精”,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她身穿男装、足蹬长靴,饱满的身躯更显贵气。 四月牡丹,花开富贵真国色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牡丹乃花之富贵者也,其色、姿、香、韵俱佳,有八大色系,五百余品种,从古至今都为人所追捧,牡丹花盛大而华美、艳丽而饱满、庄重而威严,不论以何种词汇去修饰都不为过,不论哪种花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牡丹花女神——杨贵妃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羞花”指的便是她,她精通音律、能歌善舞,虽体态丰韵却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俗话说“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自入宫后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李白《清平调》第一首 李白的《清平调》共有三首,内容全部都是赤裸裸地称赞杨贵妃,堪称李白最为肉麻的诗。 杨贵妃身为绝代佳人,不论是丰韵的体态还是尊贵的地位,都与红艳的牡丹高度契合,一样的倾国倾城,一样的雍容华贵。 五月榴花,灼灼燃烧红似火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唐·韦应物《夏花明》 仲夏时刻,即农历五月,万绿成荫,芳菲渐寂,盛开的石榴花却像颗颗红玛瑙,从碧绿的枝叶间冒出来,丹诚映日,鲜艳欲滴。《夏花明》进一步把石榴花比喻成灼灼燃烧的火焰,使之更加形象,更具动态之美。 石榴花女花神——公孙氏 公孙大娘,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称呼她为“大娘”,是指她为家里的大女儿,并非她为年龄较大的妇人。她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据说草圣张旭的狂草书就是从她的剑舞中获得的灵感。杜甫观其舞,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她锦衣玉貌,矫若游龙,一曲剑器,挥洒出大唐盛世万千气象,舞《西河剑器》时身着戎装锦衣、头戴五彩帽,鲛俏飘带,破风而起,体态大有中原武人气势,宛如女侠临世。 六月荷花,出水芙蓉沁心脾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白居易《东林寺白莲》 入夏荷花生,赏荷正当时,在炎炎夏日中,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总能给人们带来清凉的感觉,其淡淡的清香更是沁人心脾。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先开花后结果的花不同,她是花、果实、种子并存,故人们赞誉荷有华实并存之貌。 荷花女神——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浣纱时鱼儿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被越王勾践以美人计献给吴王,吴王夫差大悦,自此沉溺酒色,荒于国政。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但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唐·罗隐《西施》 盛夏里,荷花灿灿,莲蓬累累,佳人奔向她生命中最华美的赴约,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世人不知其所终,这样的结局宛如荷叶盛大的圆满。 (想了解后六位女花神,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11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
- 下一篇文章: 陕西水果的当家花旦,可以喝的雅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