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瑞气,福满杯盈浣溪古窑青花釉里红鹦鹉
石榴也叫安石榴,而石榴纹,也称为海石榴纹。据说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带回中国,《艺文类聚》引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在唐代时,就已经有仿石榴形做的器物,宋代开始有石榴纹装饰在陶瓷器物上。到了元代,通常多作辅助纹饰,装饰在器物的肩部。明清两朝石榴纹装饰风格,多以果实的描绘为主,绘画细腻真实。明代青花折枝石榴纹盘石榴纹自古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寓意幸福、团圆、团结、和睦,与桃、佛手并称中国古代的三大吉祥果。近期浣溪以写实石榴纹饰为题材,与寓意吉祥的纹饰鹦鹉纹组合,运用青花釉里红工艺,烧制出浣溪古窑青花釉里红鹦鹉石榴小正德杯。浣溪古窑青花釉里红鹦鹉石榴小正德杯,杯身线条流畅,器型精致,釉面光润细腻。石榴籽以红色为基调,枝干绘制细腻,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绘画技法独特,通过色彩层次的运用,使石榴图案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青花细腻的线条描绘出鹦鹉纹,一只栖于枝间,一只歪首望向石榴枝叶,形象生动,整体画面构图合理、严谨细致、疏密有致。说到鹦鹉,一般的反应是来源于西方。实际上我国鹦鹉种群众多,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古时曾集中在秦陇、西南川、滇、岭南交、广等区域常被捕猎作为宠物豢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瓷器上。唐代密县窑珍珠地鹦鹉纹枕瓷器上出现的鹦鹉也就是鹦鹉纹,这种纹饰的出现然和唐太宗有一定关系!相传唐太宗曾在御花园玩鸟,看到魏征过来,担心魏征说他玩物丧志,于是唐太宗把鸟藏在了袖子里。结果魏征汇报问题一件接着一件,等把事情说完了,唐太宗袖子里的鸟也被闷死了,这只被闷死的鸟就是鹦鹉。把鹦鹉纹应用到瓷器上为唐代越窑首创,越窑瓷器上的鹦鹉纹通常采用刻划的形式,线条流畅、生动自然。浣溪古窑青花釉里红鹦鹉石榴小正德杯鹦鹉纹与石榴纹契合度非常高,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寓意着家庭福团圆,而鹦鹉纹象征着吉祥、祥和。这两者的融合为瓷器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在品茗之时也增添了几分喜悦。此外,石榴纹与鹦鹉纹的结合不仅是瓷器上的装饰纹样,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家庭幸福的向往。浣溪古窑青花釉里红鹦鹉石榴小正德杯杯底圈足的造型考究,为杯身形成了坚固的支撑,让杯子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与独特的纹样设计,不仅具有美观性,也更具实用性。整体杯身与底足相得益彰。鹦鹉纹与石榴纹作为中国瓷器装饰的经典纹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不仅在装饰艺术上得到了高度发展,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成为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还承载了文化传承的使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13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俗话讲,院中有六树,子孙满堂富,分别
- 下一篇文章: 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