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58934.html

自立夏以来,非暴雨即骄阳,天气总处在一种极端状态,骤雨初歇是最佳时刻,水气蒸腾之中,每个水珠里都裹挟着花草的清香,每个水洼中都有葱郁的倒影,一直红花照眼的石榴,已经收华敛实,繁果累枝。

一石榴花:夏天的心脏,贵妃的红裙

郭沫若曾大赞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

按说在夏季将红花开在树冠并不那么讨喜,但石榴似乎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浓密的树叶间那轻盈跳跃的红色,仿佛只是为阳光的强烈做个注脚。

如果“夏天的心脏”源自对石榴花热情色彩的感受,“石榴裙”的典故则还与花的结构相关。

石榴花瓣特别薄,肉质的花托却很肥厚,花开时花托前端萼片裂开,撒出薄皱的花瓣,这姿态大抵可以让我们去揣摩“石榴裙”的模样,石榴裙的材质应该为轻薄飘逸的丝织品,颜色当是娇媚活泼的石榴红,梁元帝在《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句子,说明腰带的搭配也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定是那位系裙的女子。

唐朝女子似对石榴裙情有独钟,武则天和杨贵妃都用红裙演绎过与权力相关的故事,在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中,杨贵妃那一袭华美的红裙丰富了我们对石榴裙的想像。

事实上石榴花的颜色不仅限红色,我们校园内就有一株开白花的,可惜由于种在背阴处,一直开得不精神。

二石榴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石榴果实酸甜多汁,营养丰富,且有多种药用价值,多籽的特点又和丰饶、繁茂、多子多福相联系,在东西方文明史上都有石榴的线索可循。

古人对石榴果描述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之说,这涉及到石榴果的结构。

植物的果实由受精后的雌蕊发育而成。雌蕊由子房、柱头、花柱构成,它的形态就像一个大肚瓶,瓶口为柱头,是接受花粉的部分,膨大的瓶腹为子房,里面有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珠,胚珠内有在等待精子的卵细胞,雌雄蕊成熟后花朵开放,落到柱头上的花粉,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释放精子,精卵结合后,植物启动了一系列复杂有序的生化反应,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形成包裹种子的果实。

雌蕊的基本单位叫心皮,一枚雌蕊可由一个心皮构成,也可由多个心皮合生而成,合生心皮的两两联结处,心皮的一部分可弯向子房内,彼此联合,形成隔膜,将子房分为几个室,各室拥有各自的胚珠,但通常共享一个柱头,这是进化的特征,可提高雌蕊功能。

石榴果实就是由合生心皮雌蕊发育来的,“千房同膜”的膜就是指心皮弯向子房内部分形成的,”千房”是概指多,“千子”却是接近实际数据的,只是从生物学角度讲“同膜”和”如一”却不够准确,膜来自不同心皮,

种子内胚基因组成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同一颗果实内的近千粒种子若能萌发,长出的幼苗应该是多样化的,虽然它们拥有相同的肉质化的外种皮。

美味的外种皮是给传播种子者的犒劳,但内种皮角质化,保证其不会在动物消化道内被消化,角质化程度减弱的变异被选育成软籽石榴,突尼斯软籽石榴曾一度成为水果界网红,但不要奢望无籽品种,因为我们食用的正是种子的一部分。

三驯化和传播:新月沃地和丝绸之路

在地中海和波斯湾之间有一弧形狭长地带,在地图上看犹如一弯新月,学界称新月沃地,是人类农业史上的作物驯化中心,现代农业的主要栽培品种大多源于此,然后东渐西进,沿东西轴向传播。

果树的驯化晚于一年生的农作物,因为它们生长周期长,从幼苗到挂果,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只有完全过上定居生活的人,才可种植这些作物。

早期果树一定是最容易载种的,插条或播种都可以。插条有个好处,一旦古代农民发现或培养一棵多产果树,他们可以确信,这棵树所有后代可以长得和它一模一样。

美国学者JaredDiamond在《枪炮,病菌和钢铁》一书中,提到石榴是新月沃地最早驯化的果树之一。

石榴桨果大,籽多,营养丰富,而且扦插很容易成活,3~4年便可挂果,一棵树可结果几十年,有利变异可通过营养繁殖稳定传代,这些特点使它成为第一批被驯化的果树。

众多的种子可以使它在遗传上拥有更多的可能,产生更丰富的变异,而营养繁殖的便利又使农民在获得所需变异后能将其稳定地保留下来。

石榴从新月沃地走出,往西到达欧洲和北非,所到之处,因其“丹葩结秀,朱实星悬,华实并丽”让人着迷,古希腊曾称其为“忘忧果”,代表不可抗拒的诱惑,热情的西班牙人将石榴定为自己的国花。

史书记载石榴在中国的栽培始于汉代,这得益于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汉人将华美的丝绸精致的瓷器运出玉门关,沿丝路西行,展示东方魅力,西方的商人、教徒、学者踏驼铃而来,一睹大汉风采,在这次全球化浪潮中,东西文化交汇,很多物种也借此东西拓展,开辟了更宽广的生境,石榴就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伊朗,阿富汗地区传入中国。

这个来自异域的物种,“其华可玩,其实可珍”,在少花的夏季“烂若百枝并燃”,很快风靡长安,并以其强大的繁殖力,超强的适应性,在华夏广阔的土地上开花挂果,绵延千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