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甜蜜背后的故事

探访攀枝花大山深处的养蜂人

本报讯(蒋沛含、雷建萍摄影报道)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的大山上,年过六旬的养蜂人尹修金常年与蜜蜂为伴,从事最“甜蜜”的事业,已经度过40个春秋。

年过六旬的养蜂人尹修金雷建萍摄影

尹老师向记者蒋沛含讲述养殖蜜蜂过程中的趣事.雷建萍摄影

6月的攀枝花,春光明媚,路边的野花开得正艳。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从仁和驱车十几公里,就来到大田的大山中。在一片红艳艳的石榴花下,一排排蜂箱,整整齐齐,疏密有致,尹修金不带任何防护措施,在蜜蜂飞舞的蜂箱之间忙碌着,蜜蜂在他身旁显得格外自然和谐,“蜜蜂不会蜇我,我很了解它们的习性”

尹修金与蜜蜂“亲密”接触雷建萍摄影

今年68岁的尹修金,是仁和区公安分局的退休民警,养蜂已经整整40年了。被问及缘何养蜂,尹修金回忆起儿时住在大院里,一个邻居大叔养着几箱蜜蜂。一天,蜂群分蜂了,蜂王带着部分工蜂密密麻麻的飞出去寻觅新的居住点。大叔一个人捕捉不及,一眼瞅见院里的孩子们,急忙招呼大家帮着追。孩子们七手八脚地用衣服、树枝、网兜忙活了一阵儿,总算抓捕回“逃犯”。为了感谢孩子们的“见义勇为”,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份蜂蜜。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蜂蜜甜蜜的滋味一直留在尹修金的儿时记忆中。

从那时起,尹修金对蜜蜂一直有着特殊的喜爱。28岁时,他开始养蜂。“第一箱蜜蜂是我跟农民买来养的土蜂。”回忆起养蜂的经历,老人显得颇为兴奋。学习养蜂起步难,但只要肯钻研就不难。他订阅了《中国蜂业》、《蜜蜂》杂志,从养蜂的点点滴滴学起。就连吃饭时间,他都端着碗,蹲在蜂箱前观察。每次蜜蜂从深山的花丛中回来,两腿鼓鼓的,沾满了花粉,尹修金的心里就特别踏实,好像品尝到了蜂蜜一样。就这样,尹修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蜜蜂身上了,蜂箱前的石板都被尹修金蹲出了足印。

通过不断的学习,尹修金逐渐明白了养蜂的窍门。他说:“每个蜂箱里只允许有一只蜂王,一旦出现第二只蜂王,如果不及时分箱,这只蜂王就会带着部分蜜蜂逃离蜂箱。”由于尹修金技术掌握得好,养蜂很细心,发展到目前已经有30多箱了。那年,他收获了40多斤蜂王浆、多斤蜂蜜,收入了3.6万元。在单位的同事中第一个买了空调。

每天早晨,尹修金都要踏着晨光去看望这些小精灵们,检查蜂箱内蜜蜂健康状况、幼虫发育、工蜂出勤和采蜜采粉情况。他说养蜂最重要的是科学管理,掌握蜜蜂习性。到冬春季节,要注意做好蜂箱的保温工作,蜂巢中心温度必须保持在35℃左右,否则小峰会发育不良;夏季天气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空气流通;蜂王产卵11天左右,新蜂王就会孵化出来,必须及时将蜂王分配到其他的蜂箱。如不想蜂王繁殖太多,影响蜂群质量,就需用“囚王笼”把蜂王关起来……一年之中,采蜜时节是他最高兴的时候,虽然累,但心里特别甜。

甜蜜背后的艰辛雷建萍摄影

也有伤心的时候。有一年,他的蜜蜂采到了刚刚喷洒过农药的花朵,隔天一早,蜂箱周围落满了蜜蜂的尸体。尹修金几乎哭出来,也萌生了不再养蜂的念头。但是很多朋友劝他别放弃,这让他十分感动,加之自己也割舍不下这些蜜蜂,便重新养了起来。

养蜜蜂,被蜜蜂蜇是常有的事。尹修金打开一个蜂箱,清理蜂栏,密密麻麻的蜜蜂散开后,我们便看到了蜂框内蜂蜜的成色,洁白的蜂蜡保护着蜜的琼浆。几十年与蜜蜂“打交道”,尹修金说,现在取蜜不带手套,一般不会被蛰到,就算被蛰到也早已习以为常。

尹老师每天要用起刮器将封板打开检查雷建萍摄影

他每天在大山深处忙碌,养蜂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尹修金觉得,养蜂带给他的最大感受是勤劳。夏季工蜂寿命只有1个半月,从见到蜂箱外的世界开始,就一刻也不停歇地工作在采蜜的路程上,直到生命结束。他说,我热爱蜜蜂,热爱这项“甜蜜”的事业,会继续与蜜蜂为伴,它们是我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