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20/6341411.html
工笔画教程:花卉画法

色墨结合

颜色与水墨相结合,会出现新的色值和特有的韵律。这里介绍几种的主要颜色。

常用的混合色

国画中有些颜色经过调和后会呈现鲜亮的效果,而另一些颜色调和后的效果却很晦暗。工笔画绘制中也常遇到需要通过将几种颜色混合来表现画面效果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工笔画中常用混合色的调色方法,初学者在绘制前可以试着在调色盘上将一些常用的颜色两两混合,熟悉调色后色彩的变化,再开始作画。

混合色的使用

工笔画技法基础常用线描技法

线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铁线描类,其压力均匀,粗细无变化。此类描法适于勾勒物象的轮廓,如花瓣、叶子等一些流畅性较好的轮廓。此类技法线条墨色秀润简劲,细劲平直,根据不同的质感则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外柔内刚的特征。

游丝描

其线条用尖圆匀齐之中锋笔尖画出,有收有起,流畅自如,显得细密绵长,富有流动性。这种描法是平滑、圆润、流畅、舒展的描法。

行云流水描

此描法是中锋运笔,笔法如行云流水,活跃飞动,有起有倒。

柳叶描

这种描法所画线条的形状如柳叶,而略短于兰叶描,轻盈灵动,婀娜多姿,使画面呈现一种清新、灵动、轻盈的美感。

竹叶描

这种用笔起伏顿挫明显,线条的粗细变化较大,很像随风飘动的竹叶,飘逸、活泼。竹叶、柳叶、芦叶这三种叶子从外形上看都很相似,只有依靠描绘时手腕下笔的轻重、刚柔和长短等变化来加以区分。

工笔画花卉画法

花蕊的结构

花蕊的设色

花蕊一般都是在花头的着色结束之后进行绘制,是花头设色的点睛之笔。大多数时候,工笔画的花蕊都是采用立粉法绘制。此外还有连花丝一起双勾渲染的勾染法、平涂加局部渲染的勾填法,以及淡藤黄点出花蕊后用淡朱磦勾蕊线的点写法。

立粉法

立粉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长锋笔饱蘸藤黄,也可以略带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大。竖立笔锋,缓慢地点出花蕊的形状;颜色可高出纸面,等干了之后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效果,十分具有立体感。

勾染法

以双勾法画出每一根花丝,并逐个渲染。

勾填法

勾填法是用双勾法勾出花蕊,平涂藤黄色,对花蕊的局部进行渲染。

点写复勾法

点写复勾法是笔中蘸满藤黄,点出花蕊,等画面干后,再用朱磦勾出蕊线。

花蒂花苞画法

工笔画花卉实用四大技法介绍撞、揉、喷、洗

工笔花卉实用技法

一、撞

包括撞水、撞色、撞粉等。

1.撞水。

也称积水。以墨或色画出物体的形态,趁湿滴入入,使水色相互冲撞,形成斑驳的水痕。当代画家的许多作品均为先积水后分染,特点是画面灵动,饶有趣味。

步骤一:勾线。用细而匀的线条以重墨勾描荷叶的轮廓。

步骤二:先用花青调墨按荷叶结构分染,后用清水撞入色彩之中。

步骤三:用相同方法画完整片叶子。

步骤四:俗话说,大胆落墨,细心收拾。撞过的效果有一定的偶然性,干后需要进一步刻画,如此图可用石青加墨按需要分染结构。

2.撞色

以色画出物体的形态,趁湿滴入其他颜色,使颜色间相互冲撞,形成斑驳的痕迹。

步骤一:用细而匀的线条勾勒红蓼的外轮廓。

步骤二:用胭脂分染红叶,颜色稍重一点儿,撞色时颜色变化才明显。

步骤三:趁湿撞入藤黄,叶尖多点儿,叶根少点儿。依次撞出其他叶子。反面叶子用赭石分染,叶尖趁湿撞入藤黄,叶脉部分撞入石绿,黄中带绿的叶子效果就出来了。用胭脂平染花茎,撞入花青。用淡胭脂平染花。

步骤四:红叶根部用花青分染。用淡胭脂分染花,重的部分加少许花青。调整完成。

以撞水法、撞色法画秋塘:用浅一些的花青跳跃地分布在画面上,撞入胭脂色,用赭石加墨皴染荷叶,钛白分染鸭子。

3.撞粉

和撞色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趁湿撞钛白色。

步骤一:把熟宣覆在草稿上面勾出正稿,用藤黄调土黄平刷底色。

步骤二:用稍重一些的胭脂色分染花瓣,趁湿从瓣尖撞入钛白(钛白稍浓一点)。

步骤三:依次撞出其他花瓣。

步骤四:用胭脂分染瓣根(颜色深的部分可加少许花青)。

二、揉

揉的技法最早是重彩画用得多,因为高丽纸韧性大、耐折,所以为达到丰富的肌理效果,可不断揉折。如用宣纸作画,必须将纸打湿,才不容易破损。可先起稿,然后揉纸作肌理。也可先揉纸,根据肌理勾描物象轮廓。将调好的颜色泼在画面上,形成斑驳的色彩,可同时撞水、撞色。

步骤一:在熟宣纸上用喷壶均匀地喷上水。

步骤二:从不同方向揉折,如纸厚可稍微摔打一下,折痕明显。

步骤三:展开铺平。

步骤四:根据需要用羊毛刷均匀或斑驳地刷上底色。刷底子时先调好喜欢的底色,以宽的平板刷刷在纸面上。也可用清水冲刷画面,有折痕的部分因为漏矾颜色已固定,其余部分则被清水冲走,干后有深浅、粗细不一的纹理形成。

用揉纸法刷色,干后形成不同色彩的斑驳效果。

揉纸法在创作中的应用:先用揉纸法画背景,后用赭石平染马尾草,用赭石加墨分染马尾草。用墨分染鹌鹑。

三、喷

包括喷水、喷色

喷水:本是托画或装裱纸张用的,现代人绘画时,为使背景有整体感、富于变化,采用喷的技法比较常见。

喷色:是在所喷的水中调入颜色。

喷水、喷色所用工具,有喷嘴和喷壶。喷嘴喷出的颗粒细而匀,喷壶喷出的颗粒较粗。

此图背景为喷色效果。

四、洗

画面基本完成时,发现结构不准确,影响画面效果,尤其是人物画,结构不准更是别扭,这是该怎么办?答案是洗。将用过的勾线笔剪成平头,周边修剪成椭圆形。用清水把要洗的部分打湿,面积大一点儿。用自制的小笔蘸清水轻轻地把浮色洗去,要分多次洗,不可一遍过重,易损坏画面。面积较大时可用画水粉画的羊毫水粉笔。

调整阶段,一些地方需要虚一点儿,这时就需要大面积冲洗。也可以将画的反面喷湿,用大排刷均匀地刷在瓷砖上,整体打湿画面,需洗的部分边用喷壶喷水,边刷洗。无论洗局部还是整体大面积冲洗,洗完须小心修补画面,进行分染调整。

此图中前景的叶子为洗过数遍的效果。

花鸟画构图知识概要

工笔花鸟画的几个特技,你学会了吗?

糨糊湿画法

糨糊湿画法是一种用调和浆在画面上铺刷一遍,然后用刮刀刮画的技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比较适合描绘朦胧的景色。

例:白桦树肌理(见图)

工具材料:

玻璃板、较厚的熟宣纸(或皮纸、高丽纸)、底纹笔、糨糊、清水、喷壶、油画刮刀、矿物质颜料或水粉颜料、画毡。

制作过程:

①先将玻璃板平放在画案上,用底纹笔刷湿,再把较厚的熟宣纸覆在上面,用喷壶喷湿,让熟宣纸和玻璃板紧贴在一起。如果有气泡的话,可以用底纹笔赶刷出去。

②把糨糊用四至五倍的清水稀释后调入所需要的颜色,用底纹笔均匀地平刷在画面上,要保持色彩的亮丽,尽量不要出现笔触。糨糊湿画法制作的关键是调和浆的浓度。要根据不同的纸张、不同的天气条件适当调整色与水的比例。调和浆若太稀,则刮画后,色彩很快会流回来,显不出刮画的痕迹;若太厚,则影响画面的韵味,且干后,画面容易干裂,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一般来说,薄纸上的调和浆可以适当调厚些,厚纸则可以适当调薄些;天气干燥时可以调稀些,天气潮湿时可以调稠些。天气干燥要调稀些,是因为夏、秋季水分容易挥发,如果水分不适当多些,那么不等处理完,调和浆就干了,很难刮画出理想的效果。

③刷完调和浆后,根据白桦树的枝干结构,用刮刀趁湿从树干的左右两边向中间轻轻地刮画,刮去画面上那些不需要的调和浆,这时画面上自然会露出白色的宣纸本色,白桦树的形象就刮画出来了。如果需要留有色彩刮画的痕迹,那么可以在画面上先刷所需要的颜色,然后把调和浆覆盖在上面,再对其刮画,就可以表现出多重色彩的刮画效果。如果使用多重色彩刮画法,覆盖底色的颜料最好选择矿物质或粉质颜料,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覆盖力,能将底色覆盖住。只有将底色覆盖住,才能用刮画的方法再次将底色刮出来。刮画时,千万别用猛力。因为此时的纸张经水长时间浸泡后,已失去韧性,稍不小心就会刮出洞来,所以要轻入轻出,只要刮去调和浆就可以了。刮画时,还要注意笔迹刀韵,要轻重有致,最好能一刀刮出,干净利落。

④刮画完成后,让画面自然晾到七八成干时揭下,放在画毡上晾干。注意:尽量不要将画放在玻璃板上直接晾干,否则很可能和玻璃板粘牢而无法取下。另外,不要用电吹风对着画吹干,因为糨糊在热风下会变得干湿不均,画也会变形

糨糊反画法

糨糊反画法是在糨糊中加入适量的胶矾水,将其调成具有一定厚度和浓度的阻色剂,在生宣纸的反面进行描绘,然后再用色、墨在纸的表面刷画,让色、墨从没有阻色剂的地方透到纸的正面,这样就会形成黑白分明的肌理效果。糨糊(特别是加胶矾水以后)具有很强的黏性,因此此法对工具的选择有着特别的要求,即只能用硬笔蘸浆调胶。使用糨糊反画法时,一般都选择油画笔和油画刮刀。油画笔是由猪鬃等硬毫制作而成,笔体短,笔头平,较适合调黏稠状调料;油画刮刀有弹性,刀体轻、薄,也可以用来蘸糨糊刮画。毛笔的笔毫长、笔体软,不适合糨糊反画法。虽然糨糊反画法使用的工具材料与油画相似,但其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一定要体现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否则就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例:白桦林肌理(见上图)

工具材料:

糨糊、胶矾水、油画刮刀、生宣纸、色、墨、底纹笔、毛笔、喷壶。

制作过程:

①选择一张较厚且具有较好吸水、透色性能的生宣纸平放在画毡上备用。

②用油画刮刀蘸少许配制好的浆胶液,依据白桦树树木枝干生长的结构,用刮刀的侧面从树干的两侧向中间轻轻刮画。因为浆胶液无色透明,所以此时画上看不到白桦林的形象。只有等完成第四步后,白桦林形象才会完整出现。刮画时,注意左右两刀要上下稍稍错开,要特别注意力度的控制,切不可用力过猛。另外,还要注意刀迹的“笔触”美,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否则会失去刀迹的韵味。

注意:糨糊反画法的关键是浆胶液的厚度和浓度。浆胶液若太稀,则无法成形,糨糊着纸即化,很难刮画出刀迹;若太厚,则干后会结膜成块,使画面产生褶皱,不利于后期制作。糨糊和胶矾水的搭配比例以1∶1为宜。当然,纸张的吸水性、厚度也直接影响着糨糊和胶矾水的搭配比例。若纸张厚、吸水性强,糨糊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大一些;而若纸张薄、吸水性弱,则糨糊所占的比例就可以减少。

③待浆胶液干透后,把画翻过来,用底纹笔蘸所需要的色、墨刷在画的反面。此时,凡涂过浆胶液的地方,色、墨都会被截留,不再往下渗透;而那些未涂过浆胶液的地方,色、墨就会渗透到画的正面。这样,画上自然会留下刮画过的痕迹,白桦林的形象经过反面的烘托也会呈现出来。

注意:在反面刷色时,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调整色、墨与水分的关系,但色、墨的浓度一定要高,水分要多。特别是在较厚的生宣纸上制作,水分更要多些,否则色、墨很难透到画的正面,也就不能形成肌理效果。

④将画翻过来,让其正面朝上。待晾到五六成干时,用毛笔蘸色、墨对画面进行调整,仔细刻画白桦林的形象,或点染、或烘托、或皴擦,使刮画效果更加明显。尽量不要等画面干透后再对其调整,否则色、墨较难与画面整体协调。如果画面已经干透,可以用喷壶将画面喷湿后再进行处理,这比在画面完全干透的情况下处理要好得多。

积水积色法

生宣纸具有吸水透色、润笔滋墨的性能,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墨变化;而熟宣纸和熟绢不吸水,如何表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效果,是历代画家们一直研究的课题。经过长期实践,画家们发现,用泼彩泼墨的方法可以让色、墨在熟宣纸的表面很好地运动、流淌。不过它有不可预测性和无法成形的缺点,长期以来,在工笔花鸟画中难有用武之地。而近代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巧妙利用熟宣纸和熟绢不吸水、不透色的特点,用大量的水、色进行破墨处理,让色、墨、水在画面上沉积、冲撞。熟宣纸和熟绢经水浸泡后,会变得凹凸不平。这样,色、墨、水就会往低处流淌、沉积,低处的色、墨自然就比高处多。由于画面干湿不匀、高低不平,晾干后就会形成形状各异的水迹和丰富的色彩变化。积水积色法就是利用泼彩泼墨中色、墨运动、变化的特点,让色、墨在我们的掌控中变化,在运动中成形。

皱纸积色法

皱纸积色法就是将熟宣纸折叠揉皱,使其形成褶皱纹理,然后在皱纸上泼色、泼墨。色、墨一泼到画面上,就会沉积到褶皱纹理中。这样,干后就会形成自然的肌理。

例:褶皱纹理(见图)

工具材料:

较厚的熟宣纸(高丽纸、夹江宣等)、底纹笔、色、墨、喷壶、电熨斗、旧报纸。

制作过程:

①选择较厚的熟宣纸,用手将它折叠揉皱,然后轻轻地展开理平以备用。注意:第一,熟宣纸一定要厚。因为厚的熟宣纸在水的长期浸泡下不会变形;而薄熟宣纸在水的浸泡下会逐渐失去韧性并变平,很难制成清晰的肌理效果。第二,由于厚的熟宣纸较脆,缺乏韧性,因此展开理平时一定要小心,否则很容易将纸弄破。

②将皱纸平放在画案上,把备好的色、墨泼洒到画面上,用底纹笔刷开,让色、墨沉积到纹理中。刷完色、墨后,让画在原处自然晾干,不要轻易移动,干后就会形成自然的褶皱斑纹肌理。

③待画面干后,将画翻过来,用喷壶喷湿,使其受潮后变软伸展。用旧报纸覆盖在画上,再用电熨斗把它熨干,这样就可以将制作肌理时留下的褶皱纹理熨平,使画面平整如新。

点水撒盐积色法

点水撒盐积色法是一种在积色的基础上点水撒盐的技法。积色后,在色、墨上滴水,水点会将色、墨冲开,纸张上的色彩就会随着色、墨的退让而呈现出冲流的痕迹。然后,再将盐撒在墨、色中。盐很快就能溶化。溶化后的盐分子将墨、色赶开,这样就会形成状如苔藓的肌理。此技法简单易学,对工具材料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熟宣纸不漏矾。

例:水石肌理(见图)

工具材料:熟宣纸、墨、色、水、盐、底纹笔、毛笔。

制作过程:

①将熟宣纸平铺在画案上,用毛笔蘸墨在纸上画上石块。注意:墨中的水分不要太多,以迎着光能看到画面上有一层薄薄的水分即可,千万不要让水在画面上到处流淌、沉积,否则待第二步用水和盐冲流时,就很难将墨、色从原有位置赶开而形成肌理。当然,水分也不能太少,太少容易蒸发。墨、色一旦失去水分,就会被固定住,此时无论用水还是用盐都无法将其冲开。还有,一定要用刚刚从瓶中倒出或刚刚研磨好的新墨,千万不要用宿墨。这是因为新墨细腻润泽,运动性强,能自由地在画面上游走,很容易被水、盐冲开;而宿墨由于放置时间长,水分慢慢从墨中蒸发,胶液沉积、黏结,形成颗粒状的墨渣,画到画面上就会沉淀,无论怎么冲流,也无法达到理想的肌理效果。

②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点滴到石块的上部,让水在墨、色中自由流淌。点水时,水分不要太多。过多的水分会流淌、沉积在熟宣纸的凹陷处而影响肌理的形成。当然,水分也不能太少。太少的水无法将墨冲开,也不可能形成水迹斑纹。一般让水从毛笔上自由滴下即可。接着,在石块的底部撒上盐粒。撒盐粒时,更要注意对水分的把握。水分多了,盐会在水中溶化,根本不可能将墨、色冲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水分少了,墨、色已沉积、固定,盐粒也无法将其冲开,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最理想的撒盐时机是在墨、色中的水分已被蒸发掉一些,画面将干未干之际。

③点水撒盐后,不要移动画稿,让它在原处自然晾干。这是因为点水撒盐积色法所制作的肌理不是一下子就能出现的。水和盐刚刚点撒到墨、色上时,不能立刻看到变化。只有慢慢地让水点将墨、色冲开,盐粒也将墨、色赶走,肌理才会逐渐呈现。在肌理形成过程中,如果移动画稿的话,就会影响肌理的形状。原先沉积的墨、色很可能在移动过程中流淌到已形成肌理的地方,从而破坏已成形的肌理。另外,在晾干时,千万不要用电吹风吹,让其速干。画稿如果干得太快,就无法形成肌理。运用这一技法不仅不能用电吹风吹,而且还要注意环境温度。如果在温度高的盛夏制作,水分也很容易蒸发,这就会影响肌理制作的效果。

④待画稿干透后,用底纹笔扫去残留的盐粒即可。熟宣纸撒盐后无须进行洗盐、除盐的处理工作,这是因为熟宣纸不吸水、不透色,盐分子无法渗透到纸张里面,空气湿度高时,也不会出现返潮现象。

点水滴胶积彩法

点水滴胶积彩法与点水撒盐积色法类似,都是利用熟宣纸不吸水的性能,让色、墨在其表面流淌、沉积、冲撞、渗透而形成水迹纵横、色彩斑斓的肌理效果。点水滴胶积彩法是利用不同颜料的不同色相、质地、性能来进行点滴、冲撞、沉积而形成肌理的一种技法。要掌握这一技法,我们必须熟悉不同颜色的质地、性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避开缺点。

例:嫩芽肌理(见图)

工具材料:

熟宣纸、合成胶水、土黄色(水粉颜料)、石绿色(国画颜料)、曙红色(国画颜料)、毛笔。

制作过程:

①用毛笔蘸土黄色在熟宣纸上画上嫩芽叶片。注意,笔中的水分一定要多,否则等点滴上其他颜色后,色彩就不会流动了,也就很难形成肌理变化。

②待点滴完土黄色后,用毛笔蘸曙红色点滴在土黄色上。笔中的水分同样要多。只有水分充足,才有可能将原有颜色冲开,并在画面上游走运动。

③待点滴完曙红色后,再用相同的方法点上石绿色。点完石绿色后,再用毛笔蘸合成胶水点滴在上面。合成胶水是将办公胶加入一倍左右的水调匀而成的。点水和点胶的效果完全不同:水没有黏性,渗透性、晕化性强,点水能冲流出大面积的白色斑纹;胶水具有一定的黏性,渗透性和扩散力都不如水强,因此点胶产生的变化小,易成形,可以形成水迹斑驳的特殊效果,恰似叶片上的自然斑纹。点水和点胶的区别是:点水只能形成白色斑纹,肌理变化大;而点胶则能在斑纹边缘形成斑驳的水迹,但肌理变化小。

④点滴完后,让画稿在原处自然晾干即可。

砂磨水洗法

砂磨水洗法是一种在熟宣纸、熟绢上进行的技法。熟宣纸和熟绢上有一层胶矾,能阻挡色、墨的渗透、晕化,从而让它们附着在纸、绢的表面,因此可以用砂纸和水将它们打磨、清洗掉。砂磨水洗法无法在生宣纸上进行。这是因为生宣纸吸色、透墨,会将色、墨完全吃进纸张中,而渗透到纸张中的色、墨用水洗打磨的方法是不可能处理掉的。

水洗法

水洗法是工笔画特有的一种技法。由于熟宣纸和熟绢不吸水,色、墨仅附着在其表面,因此可以用清水洗涤的方法来调整、统一画面。水洗法不仅可以调整画面关系,而且还可以修改局部。如用清水洗掉一些败笔,洗出物象的亮部和高光,表现出物象的质感。运用水洗法一定要注意所用的水量和水洗的强度,切不可用过多的水在同一位置反复洗刷,否则会将画面弄脏、洗穿。

例:石头肌理(见图)

工具材料:

熟宣纸(较厚)、色、墨、二号油画笔、清水、吸水纸。

制作过程:

①用积水积色法在较厚的熟宣纸上画好石头。

②待画面完全干透后,用二号油画笔蘸清水在石头上洗涤出线条纹理。注意:洗涤时,不要用蘸有清水的油画笔在同一位置反复擦洗。擦洗的方法是,先用蘸有清水的油画笔在需要洗涤的地方刷上水,不要擦洗,只须将它浸湿即可;等画面上的色、墨在水的浸泡下逐渐失去附着力而浮在纸上时,再用清水在上面稍稍擦洗几下;然后用吸水纸在洗涤过的地方轻轻按一下,将画面上的脏水吸干。这时,在洗涤过的地方,就会留下白色的清洗纹理。如果效果不够理想,那么,可以用这种方法反复洗涤。但不可用大量的水在画面上搓洗,否则会破坏整幅画面。

国画颜料最全的调色法,值得收藏!

一、笔中调色法

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

二、碟中调色法

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三、纸中调色法

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后,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四、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

国画用色

████银朱:呈暗粉色。████胭脂:色暗红。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朱砂:色朱红。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朱膘:色橘红。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用以画花卉。████赭石:色红褐。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用以画叶或山石。████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白粉: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花青:色藏青。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广花,颜料。即广东产的花青。(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藤黄:色明黄。用以画花卉、枝叶。藤黄:明黄色。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雌黄: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雄黄:中药名。为含硫化砷的矿石。别名石黄、黄石。████石黄:国画颜料,即雄黄。████洋红:色橘红。用以画花卉。

古典文学常见的色彩词

鎏金:中国传统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飞金、泥金、洒金: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洒金一说是指带斑点的图案。描金:为使器物美观而在其上用金银粉勾图、描绘作为装饰。花黄:古代妇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云斑:在颜色比较淡或半透明的材料上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及斑点(如在大理石上)。云母纹:像云母断面及砂子闪烁光泽的纹理。

下面按色系来介绍颜色

红色系████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配成的颜色。多用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泛指赤色、火红色。████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炎:引申为红色。████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枣红:即深红。████檀:浅红色,浅绛色。████殷红:发黑的红色。████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黄色系████鹅黄:淡黄色。鹅咀的颜色。████鸭黄:小鸭毛的黄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杏红:成熟杏子偏红色的一种颜色。████橘黄:柑橘的黄色。████橙黄:同上。████橘红:柑橘皮所呈现的红色。████姜黄:中药名。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又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缃色:浅黄色。████橙色:界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混合色。████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浅黄棕色。████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棕色:棕毛的颜色,即褐色。1,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2,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黑。████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棕黑:深棕色。████棕红:红褐色。████棕黄:浅褐色。████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赭色:红色、赤红色。████琥珀:介于黄色和咖啡色之间。

████褐色: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五、国画颜料配色表

1.草绿: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2.汁绿: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越多则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同理.7.老赭:朱膘+墨调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豆绿: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墨红色:曙红+稍许墨赭绿色:赭石+草绿古铜色: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汁绿+藤黄米黄色: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藤黄+朱膘。画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墨青色:花青+墨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画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墨绿色:草绿+少许墨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赭石+墨檀香色: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三绿+白粉胭脂水:胭脂+大量水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酞青蓝+三青朱红色:朱膘+曙红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藤黄+白色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画枇杷果、葫芦用色。暖灰色:淡土红色+少许墨(画鸽子暗部颜色)粉紫色:胭脂+白粉+少许酞青蓝

朱红:曙红+藤黄(樱桃、柿子根据需要藤黄用量非常少或不用)

各种颜色+水可以使其变深或变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