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了解澄海人老说送花粉送顺风
澄海民俗两种特殊的送礼:“送花粉”与“送顺风”(澄海苏北中学许旭绵) 澄海是保留中原古礼比较多的地方,虽然历经多次改革,却从未像北方黄河流域农村出现的“礼崩乐坏”的局面。澄海民间的人伦关系,一直维持得比较传统。“礼”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 在澄海民俗的送礼中,有两种叫法比较特殊,一种叫做“送花粉”,一种叫做“送顺风”。 送花粉。过去澄海乡村未出阁的姑娘,都有一群一起玩到大,一起从事勾花、绣花等手工劳作的同伴,或为邻居,或为族亲,或为同村,她们儿时是“发小”,大了称为“同寅”姐妹,出嫁时互为伴娘。这些同寅姐妹感情最深。在广东珠三角一带还有同寅姐妹组成“金兰会”,一起抗拒出嫁,即使逼于家人压力,嫁了也抗拒与丈夫同房,一旦闹出人命,“金兰会”的姐妹就会对夫家群起而攻之。珠三角这些“金兰会”姐妹后来大多成为“自梳女”(即自己把头发梳成发髻,解放前是已婚的标志)。 在澄海,姑娘出嫁,同寅姐妹、女方亲戚朋友送钱送礼物,就被称为“送花粉”。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礼物多为羊毛、衣料、画屏、镜台、钟表、梳妆台等女人所用之物。潮汕地区不忌讳送钟表、风扇这一类礼物,因为普通话未普及之前,没有“钟”与“终”、“扇”与“散”同音的问题。姑娘收下人家“送花粉”的礼物,回赠一包夫家下聘送来的喜糖、豆条等物食作为回礼。现在基本没有送礼物的,都送红包,统称贺金,也很少人用“送花粉”一词。 (东里大池,图片来自“游人画佳”、“天青”) 送顺风。樟林古港造就了众多出洋谋生的潮汕华侨,旧俗称为“过番”。将要过番之际,拜别父母,辞别妻儿,饯别亲戚朋友。临行之时,亲友都会尽自己所能,赠送一点钱银礼物,就称为“送顺风”,也有人称为“送上马”。父母则赠以香灰老爷符和“顺治”铜钱,寄寓神明保佑,平安顺顺。妻子则准备甜粿和画有石榴花的木梳,煮熟的鸡蛋,木梳寓意勿忘结发人,石榴花象征幸运和多籽,鸡蛋象征团圆。 在过番人群中,有一类是遭到政府通缉的人,比如年饶平丁未黄冈起义失败后,就有大批革命者为逃避清朝追捕而选择过番,还有一些人买不起船票,偷偷藏在红头船的货仓里出洋的,这些人不敢大张旗鼓让亲戚朋友送顺风,但临上船之前,会让送行的人为他点上一支香烟,也算是讨个送顺风的好头彩。 (东里古港路新貌) “送顺风”的礼俗,让人想起了百年前在樟林古港流行的《过番歌》: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火船驶过七洲洋,回头不见我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日回寒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新神奇老师 感谢作者授权 招聘启事:急招包装设计师 有工作经验,有美术基础优先。 工资加提成,待遇:-元。 工作地点:澄海城区。联系电话(或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白殿疯对称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1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文理专属壁纸疯狂打Call
- 下一篇文章: 甜白釉瓷器市场行情价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