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会理石榴的突围与梦想
会理石榴的突围与梦想 巍巍龙肘山下有个美丽的“中国石榴之乡”——会理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南部,无论土壤、气候还是光照,都非常适宜于石榴生长。 会理石榴自古便美名远扬。在唐朝时被唐玄宗相中,钦定为宫廷贡品,每年中秋由南诏王送入宫中。而一直到现在,会理石榴也一直是石榴中的上品。年,北京亚运会指定要个精选的会理石榴作为赠送各国来宾的佳品。 对于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古城会理而言,石榴不仅仅是一种水果那么简单。在某种意义上,石榴承载了一种文化,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会理石榴用它舌尖上独特的风味,获得了全国驰名商标、四川省名牌农产品等诸多荣誉。近年来,会理县委、县政府立足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狠抓了以石榴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石榴产业富民强县的路子。年,会理石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石榴果品产量达到35万吨,果农收入约17亿元。会理石榴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国内十大石榴产区之首。 会理有机石榴基地 1守好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会理石榴的优异品质。只有守住这一优势,才能确保会理石榴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四川省会理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魏庆德说,要想做到这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还有很多。 “上世纪80年代,会理石榴完全是原生态种植,品质非常好。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把石榴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石榴种植逐渐有了规模。”为确保“会理石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会理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实施会理石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明确了会理石榴的发展规划、区域布局、种植区的保护规划、保护区制度、标准化生产、品牌战略等18个方面的制度规定,为全面提升石榴标准化生产水平、果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会理县已建成8个万亩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石榴示范区,还有铜矿、彰冠、富乐、金桂、三岔河、黑涛河、海潮等7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并启动了盐龙螃蟹、明河建政等2个“万亩亿元示范区”。 “这个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方向,按照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宗旨,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基地建设上,通过基地建设来完成会理石榴生产的统一管理。”魏庆德说。近年来,会理县社通过领办、引办农民合作社来带动农民成规模地发展石榴产业。目前,会理县社领办的合作社有61家,在技术、物资、项目、资金等重点环节给予扶持,增强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的能力。“当然,在合作社的生产中,我们会重点强调原生态种植,不要过多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按照物理防控措施,不使用化学的合成剂,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生产。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石榴的品质。”魏庆德告诉记者。现在,会理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已达到60%以上,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经营销售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要守好优势,品牌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几年,市场上冒名顶替的产品比较多,这对会理石榴的影响也不小。有的产品以次充好,有的是贴牌销售,让消费者难以辨真伪。”魏庆德说。早在年,会理县社就投入20余万元建起了“中国会理石榴网”,设置有会理概况、石榴信息、会理石榴、政策法规、石榴供销等板块,让人们对会理石榴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会理石榴包装箱上有了“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疆古毯兰底色石榴花
- 下一篇文章: 端午出游不扎推,来场与众不同的近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