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专栏名师插花贺中秋看传统文化主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年5月20日,中秋节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一起被定为中国四大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亮的,此时酷暑已过,秋风送爽,丹桂香飘,露生凉意,正是人间好时节。 以上为禅花门作品 “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表达了人们中秋佳节思念远方亲人,祈愿良辰美景常相伴的美好情感。 秋季植物丰富,硕果累累,可食用的石榴、葡萄、柿子、无花果,不仅观果,其枝条与桂花枝、山归来、火棘、麻叶绣线菊等,都是插花的极好材料。 秋季的野菊浓艳,与大小丽花、桂花、芦花等一起盛装摇曳。自然界植物在这个季节有的已开始衰败,枝叶枯黄,这是生命轮回的自然现象。枯荣共存,更加丰富了插花的用材和内涵。 以上为刘若瓦作品 以上为艺花道作品 中秋节插花,在易花道创始人万宏看来,可有三个主题表现。第一个主题突出“节”,注重节日的吉利、热闹、华丽。用鸡冠花、柿子等插花,意在讨个好彩头。 《大吉之家》 《芭蕉微雨雁来红》 《金菊伴秋实》 第二个主题是反映中秋的季节感,一般是具有文人味儿的作品,带有一点萧瑟之美,颜色比较浅淡,表现秋凉意境,比如秋染重山的写景式插花等。 《秋色染重山》 《草原之秋》 《荻花秋瑟》 《清秋意》 《秋溪独钓》 《书香》 第三个主题就是秋收,用中秋时节的果实类枝条来插花。 《秋色浓时风送爽》 《霞映秋柿红》 以上为易花道作品 在中华花艺教授李丽淑看来,花朝月夕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两天,花朝为农历的二月十五,称中春;月夕为农历的八月十五,谓中秋。它们是花好月圆、良辰美景的代表,而古谚云“秋日更胜春朝”。此时插花祭月,厅堂瓶供,文人书房借花遣怀,以花诉情,为佳节带入生活美意。 中秋插桂花别具幽趣,桂谐音贵,带着祝福,小山崇桂、崇桂幽,是对人格高洁的赞赏。中秋以柚碗插桂花,颇具巧思。 以上为李丽淑作品 很多年前,花艺名师周豐参照齐白石老人画笔下的果篮,用几支龙枣枝编造了一个。用它插中秋作品,表现中秋时节五谷丰登、高天流云、家家团圆、桂气袭人的美景。再加上如意、菱角和两支彩菊,蕴含着满满的祝福。 《小圃今宵月满圆》 周豐第一次看到白瓣红心的木槿是在夏溪花木城,一棵主干上嫁接了3个品种,它的清爽、洁净就像一个皎白的月亮。整个炎夏,木槿都忍着高温,秋凉后天天开花,让周豐天天早晨都能看到树枝上的“小月亮”。 《皎月》 以上为周豐作品 中秋节有敬月习俗,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燕京岁时记》。 《瓜果清供》 《毛豆鸡冠花合插》 唐代中秋赏月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结合了起来,使得中秋赏桂也多了几分浪漫。唐代诗人李白诗云:“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杜甫诗云:“天开金粟藏,人立广寒宫。”赏桂咏月在唐代已经蔚然成风。 宋代中秋节前,街上店家会卖新酒,此时螯蟹新出,石榴、梨、枣、栗、葡萄新上市,中秋夜酌酒高歌,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 《宋韵团扇花器作品供月》 今年中秋节恰逢教师节,在宋代,八月十五也是三年一回的科举考试之日。借此祝福各位老师与学生的插花作品也可算是应季之选了。 《兰桂齐芳》 以上为觉简花塾作品 中式现代插花表现中秋,一个传统的花篮,几支悠然自得的花草,也尽得中秋古远的况味。 以上为墨俪花道作品 (文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视频由墨俪花道提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12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采薇专栏花未全开月未圆品味小满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