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晴曾作为优秀大学生代表分享心得体会受访者供图

  “这些天以来,社会给予我非常多的关心与帮助,今后我也会照顾好母亲,做好学生的本分,感谢西安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感动。”昨日上午,副市长方光华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带领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等相关负责人,前往西工大看望带着痴呆养母读研的学生孙玉晴。

最大限度给予玉晴同学

关心与帮助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对孙玉晴的感人事迹做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孙玉晴的先进事迹,弘扬她的励志精神,激发社会正能量,号召全市青年向孙玉晴学习,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做理想坚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大西安好青年,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并要求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主动联系孙玉晴,用好政策解决其学习生活困难,帮助解决其养母医疗问题,最大程度解除其后顾之忧。

  “永康书记的批示,这两天老师们都给我看了,我非常的感动。这些天,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爱心人士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很多人说被我感动了,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我也被西安这座城市深深地感染着。”对于社会的   昨日,方光华一行专程赴西北工业大学探望、慰问孙玉晴。方光华转达了永康书记对孙玉晴坚韧自强品质的高度赞扬和对她们一家的关切问候,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孙玉晴送去慰问金。方光华表示,西安市委、市政府将会长期   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以及校方领导也分别询问、探讨了玉晴的日常困难,他们表示,将会从各自层面给予玉晴最大帮助,共同解决玉晴的后顾之忧。

会做好学生本分

把母亲和自己都照顾好

  孙玉晴说:“我最大的困难,就是对母亲的照料,目前这个困境已经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这份恩情我会永远铭记在心。近期还有一些爱心人士想给予我和母亲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就我自身而言,并不希望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接下来,我会做好一名学生的本分,好好学习,利用奖学金、兼职等方式,争取把母亲和自己都照顾好。”

  孙玉晴表示:“来到西安之后,大家都尽最大可能给予我帮助,很感谢西安。西安这座城市本身也在感动着、感染着我,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我会以此为动力,好好照顾妈妈,更加努力学习。”

  这两天正值年高考季,孙玉晴还想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说: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无论高考结果如何,只要自己肯努力,未来一定会被自己改变。忆及自己的学习经历,孙玉晴表示:“其实我当年高考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我并没有止步在专科,而是自己又继续读了全日制本科,并努力考研,研究生我也是考了两次才考上呢!”

  说到未来的打算,孙玉晴表示,希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人生走到每个重要的节点,其实都有很多选择,我选择读博,并不是想逃避工作,而是真心喜爱自己的专业,希望在专业上有更多的成长,也觉得这条道路更加适合自己。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后能够留在西安这座温暖的城市工作,为西安的建设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记者张杨

将正能量汇聚起来去影响更多的人

——众专家学者畅谈大西安新时代最美研究生孙玉晴

  本报讯(记者姜泓)用8年时间完成了从高职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课业,靠着兼职打工照料年迈养母,近日,90后女孩孙玉晴带着母亲读研的故事在古城传诵,感动了无数人。“孙玉晴是大西安新时代最美研究生,”昨天,接受采访的高校、社科院的专家们纷纷表示,孙玉晴身上体现出的知责感恩、孝老爱亲、自强不息、勤奋上进、勇敢坚定的精神,是大西安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的榜样。

  “西工大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孙玉晴的故事感人肺腑,充分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最美丽的样子。”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文伟博士说,孙玉晴在书写自己人生的同时,也书写了人生的大爱。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孙玉晴,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孝与爱的一片天空,她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和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道德的最美展示,更是未来所有青年砥砺前行的人格榜样!

  西安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张勇说,90后大学生孙玉晴携痴呆养母上学的事迹着实令人感动,不愧是新时期大学生和青年人的榜样和模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视养母如生母,其孝老爱亲、感恩报恩和责任担当等品德较之于很多报道出来的青年人中的“啃老族”,以及对亲生父母的遗弃、虐待、忽视等丑恶现象显得更为难能可贵,是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人的道德模范;二是虽出身贫寒,却不妄自菲薄,反而成绩优异,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用事实对社会上“寒门难出贵子”论调做出有力反击,这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是大学生和青年人的学习模范;三是其面对生活困难,没有选择自暴自弃,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去争取改变的精神与校园“裸贷”等挥霍青春、追求安逸与享受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坦然面对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和青年人的生活模范。“孙玉晴的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和青年人最宝贵和最需要培育和弘扬的良好精神品质,她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值得尊敬和学习。”张勇评述说。

  “‘我舍不得睡觉,宿舍是我待的时间最少的地方’。”长安大学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郗波博士说,孙玉晴的这句话令人难忘,她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奋斗人生令人敬佩。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符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大西安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自强不息还是青年学子历练人生、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希望广大青少年以孙玉晴为榜样,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做理想坚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大西安好青年,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让每一个西安青年都成为大西安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实践者。”

  “孙玉晴同学是我们研二支部的宣传委员,工作积极、认真。”西工大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敏说,孙玉晴不仅善良、朴实,还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在她身上看不到艰难生活磨砺留下的阴影,看到她笑的时候就像看到阳光,似乎任何事情都难不住她。悉心照顾养母的善举,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影响、带动周围的同学。“希望更多的年青学子发扬知责感恩、孝老爱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校园中倡导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将正能量汇聚起来去影响更多的人。”

从她身上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最美的样子

——孙玉晴事迹在学生和市民中引发强烈反响

“她把我养大,我陪她到老。”最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孙玉晴带着年老的养母读研的故事在朋友圈中刷屏,她的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知恩图报、乐观坚定让整个城市为之动容。

  孙玉晴自小遭到遗弃,27年前,65岁和51岁的养父母捡到了孙玉晴,老两口生活拮据,但是靠捡废品的微薄收入全力供养女儿上学。在她参加高考之前,养父离世,面对至亲离世的沉重打击,孙玉晴遗憾地只考上了高职。从那时开始,她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做销售、做翻译、做家教,一边打工赚生活费,一边努力学习,实现“专升本”。孙玉晴大学期间从没要过家里一分钱,年进入西工大读研。为了照顾时年76岁且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养母,孙玉晴决定把养母从湖北接到西安。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一边悉心照顾养母,一边在学习科研上砥砺前行,先后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参加外语类顶级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汇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奖学金,被评选为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前几天,爸爸给我转发了孙玉晴姐姐的故事,我也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几天她的故事成为同学们热议的话题。从她身上我看到了美好的品质,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做得比许多亲生子女都强。最让我钦佩的,是她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努力学习,从专科一路上到西工大的研究生,太了不起了。”高二学生张宇宁说,明年他就要面临高考,课业繁重,孙玉晴的故事就像一剂“强心针”,给他很多启发和动力。

  “非常感动,就趁机给孩子进行了一次机会教育。”张宇宁的父亲张先生说现在“00后”的孩子大多成长环境优越,不用为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发愁,但是普遍比较娇气、怕吃苦,抗打击能力弱,遇到困难缺乏勇气,不懂感恩。90后的孙玉晴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她从小就比正常孩子经历了太多苦难,也造就了她身上美好的品质,她用行动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西北工业大学大四学生昝一凡告诉记者,孙玉晴是学校里的名人,她带着养母求学的事大家都听说过,同学们不只为她的孝心和知恩图报感动,也为她的勤奋努力、不断进取感动。“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她的成绩一直很突出,她获得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全国仅十名。孙玉晴不向命运低头,踏实进取,无畏坎坷,追逐梦想,她身上传递出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是当代大学生最美的样子。”

  “苏格拉底说,患难与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从孙玉晴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最光辉的一面。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孙玉晴没有被命运打败,而是用瘦弱的肩膀硬生生地为自己和母亲撑起一片天。从孙玉晴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与命运顽强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时代的新故事,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新时代最好的诠释。”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玖玥说,孙玉晴的故事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她身上所体现的坚定果敢、知恩图报,都是对中华传统美德完美诠释,是我们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孙玉晴的故事被新华社、中青网、澎湃新闻等众多媒体报道、转发,也感动了众多网友,大家纷纷留言称赞:“传递正能量。”“励志典范、孝老楷模。”“当代大学生的担当。”网友“不亦乐乎07”说:“感恩是伟大的力量,她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爱的责任。”网友“巴巴耶夫斯基”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好姑娘身上都体现了。”

记者袁玥

正能量城市需要更多的

参与者贡献者奋斗者

本报评论员

  无畏坎坷,博学笃行;知责感恩,执着追梦;独立自强,进取向上。连日来,被誉为大西安新时代最美研究生孙玉晴的青春励志故事,让人们满怀温情和感动,更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启迪。在孙玉晴身上,彰显着凡人善举的独特魅力,印刻着新时代大西安向上向善的城市气质,是城市精神的又一次闪光,也激发出城市朝气蓬勃的正能量。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城市发展也是如此。聚沙成塔,当人的精神凝聚成城市精神,城市将因人而熠熠生辉。在新时代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警察英雄王排、救人英雄李国武、最美研究生孙玉晴等道德楷模,这些身边的榜样,正如蝉联两届的“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和日前获评的“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称号一样,向世界最真实、最有力地展示了西安的城市精神,也将引领一股更强大的文明风潮。

  新时代大西安需要信念的力量。城市精神,是城市创造力和凝聚力之源,是城市向心力和感召力之魂,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当前的大西安,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新形势,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节点。倘若精神懈怠,信念动摇,再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会擦肩而过,再好的优势条件也会转瞬即逝。击楫勇进在中流,追赶超越道阻且长,迫切要求我们及时培育和发展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城市精神,以城市精神挖掘发展潜能,激发发展活力,保持发展势头。而孙玉晴身上释放出的模范风采,恰是新时代西安城市精神的鲜活形象。

  新时代大西安需要价值的引领。人生离不开信仰驱动,城市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价值,自由选择,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如何引导人们守望价值、不忘初心?怎样继续高扬真善美的风帆?必须依靠价值引领,在众声喧哗中凸显社会主流价值,在交锋交融中彰显城市精神,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追赶超越的合力。在孙玉晴身上体现出来的知责感恩、孝老爱亲、自强不息、勤奋上进、勇敢坚定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爱与坚守的力量,也为更多的人树立了恪守价值观的标杆。

  新时代大西安需要道德的支撑。孙玉晴是平凡的,就像邻家的小妹妹那般朴实无华,却时刻以高尚的行为诠释着德行的涵义。生活中的榜样,胜过无数空洞的说教。人们对孙玉晴的感动与赞赏,其实是对道德追求的渴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康德说:“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让他“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我们向孙玉晴学习,就是要从她的言行中汲取养料、获得力量,对道德有清醒自律和执着向往,激励全体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凝聚起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正能量城市需要更多的参与者贡献者奋斗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标先进,胸怀理想,踏实奋斗,砥砺前行,汇聚起追赶超越的时代洪流!

伸出援手

市民政局给予孙母最优照顾和救助

  本报讯(记者关颖)连日来,孙玉晴带着养母读研的事迹感动了不少人,她的状况也牵动着大家的心。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市民政部门已经为孙玉晴送去了元慰问金,同时帮助她解决了养母的生活照料问题,让她能够安心读书。

  “得知孙玉晴的情况后,我们救助部门及时与她取得了联系,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孙玉晴同学解决后顾之忧,让她能够安心学业。”市民政局救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主动与孙玉晴取得联系后,第一时间与她见面,详细了解她目前的困境与需求。孙玉晴自立自强,不仅将生病的母亲带在身边,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由于孙玉晴是湖北籍研究生,虽然在政策享受方面受到些限制,但了解到孙玉晴生活上有困难,市民政局第一时间为她送去了元慰问金,希望能帮她减轻一些学业、生活上的负担。孙玉晴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母亲的生活照料也是她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为了让孙玉晴安心学业,市民政局联系了离她所在学校最近的、位于三桥的一家老年公寓,并安排她母亲入住,叮嘱工作人员悉心照料,帮助孙玉晴解决了后顾之忧。

  随后,市民政局相关部门还召开了专题会议,将从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福彩公益金救助等方面给予孙玉晴的母亲最优的照顾和救助,将政策用足用好,帮助孙玉晴轻装上阵,好好学习。

市卫计委将安排专家为孙母提供医疗服务

  本报讯(记者张黎娜)连日来90后女孩孙玉晴知责感恩自强不息,带着年迈并患痴呆症的养母读研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记者昨日从市卫计委获悉,为了解决孙玉晴的后顾之忧,医院选派医疗专家,待吴世菊老人在启航总院安顿好后,主动上门为其提供医疗服务。

  据悉,市卫计委已与市民政局和三桥老年公寓启航总院进行了对接,沟通下一步帮扶措施。据了解,孙玉晴的母亲吴世菊,78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昨日入住三桥老年公寓启航总院。市卫医院和市精卫中心选派医疗专家,待吴世菊老人在启航总院安顿好后,主动上门为其提供医疗服务,评估老人病情及身体状况,医院三桥老年公寓门诊部(位于三桥老年公寓启航总院,可为老人提供医护服务)医护人员及三桥老年公寓启航总院为老人做好日常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努力为孙玉晴同学解决后顾之忧。

  7日从媒体上得知孙玉晴的故事后,医院相关负责人专程联系本报记者表示,孙玉晴知责感恩、孝老爱亲的高贵品格让人动容。他们是一所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有着丰富经验的全医院。医院“医、康、养、健”四位一体业务中的“养”,则专为失能、半失能、帕金森综合征等需要迫切护理的老人,提供“无缝对接”式照料,尤其在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医院开设了专用楼层,用于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如果孙玉晴愿意,医院将为其母提供相应帮助。

公益组织为孙母送去温暖

  本报讯(记者刘晓云)90后女孩孙玉晴的孝行打动了古城,越来越多的人   孙玉晴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还会不时走丢,石榴花助困公益慈善协会得知此事后,5月中旬与孙玉晴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和交流,“石榴花”帮忙联系到了三桥老年公寓启航分院,让孙玉晴的母亲住了过去。“老人刚住进去,还不能适应,情绪不太稳定,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石榴花助困公益慈善协会副会长张亮说,他们联系了一位失独老人到老年公寓与孙玉晴母亲聊天,互相陪伴。

  昨日,孙玉晴的母亲从分院住进了老年公寓启航总院。“这里环境挺好的,要让母亲先适应一下,看她能不能住得习惯。”孙玉晴说,“非常感谢公益组织的帮助,他们忙前忙后地帮忙联系养老院,对接很多事情。”下个月,孙玉晴要出国学习和交流,可能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能照顾到母亲。对此,张亮表示,他们会继续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