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四月中。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二十四节气集解》

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如期而至了。

太阳到达黄经60°时,我们迎来了小满。此时,北方地区的麦粒看起来好像饱满了,其实只灌了个"半饱",还没有成熟,故称"小满"。小满不止是一个与农作物有关的节气,也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

与「寒」「暑」不同,小满之后,没有节气叫做大满。《尚书·大禹谟》里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易经》里说:「天道亏盈而益谦」,都是这个意思,小满即可,不用大满。《菜根谭》里有「天道忌盈,卦终未济」,是说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绝,才不易招致祸患。

「月盈则亏,履满者戒,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花半开时,月半明时,酒微醺时,正有极高妙的意趣。花太盛则要凋谢,酒烂醉则伤身。

「小满」二字,节制而自得,谦逊又自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戊戌年四月初七(/05/21),小满。

小满气象

到了小满,除东北和青藏高原外,我国各地平均气温达到22℃以上。

小满开始,雨水就多起来了,甚至偶尔还会遭受暴雨的无情摧残。其实,这是南方梅雨季的前奏。即使不下雨,也会有种透不过气的闷。

物候

苦菜秀

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蔡邕月令以谓苦蕒菜。《诗经》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小满时暑气开始侵蚀,此时吃苦菜,刚好降火消暑。

靡草死

靡草,靡草指荠、葶苈之类之类枝叶细的草。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麦秋至

秋者百谷成熟之期,

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习俗

动三车、祭车神

谚语云:“小满动三车”,描述的是江南地区小满时节的农事习俗。“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自小满之后,蚕妇煮蚕茧开动缫丝车缫丝,取菜籽油至油车房磨油,天旱则用水车灌溉稻田。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最丰盈的时节,正适合给稻田内蓄水,以防造成田坎干裂。若是田坎干裂,早稻既不能肥硕生长,晚稻也无法插秧,最后,农作物也会颗粒无收。

旧时,对于习惯水车排灌的农家,祭车神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大事。

传说,车神的原身是一条白龙,每到小满这天,人们将鱼肉、香烛等祭品放置在水车车基上。有趣的是,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其洒到稻田里,寓意水源涌旺、谷物丰收。

祭蚕神

古代,小满也是蚕农丝商最期待的节气。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蚕农会举办富有浓郁风俗的蚕神祭拜活动,希望得到蚕神的庇佑,蚕桑丰收。

据史记记载,从周朝以来,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养蚕之前,还要杀牛祭祀蚕神嫘祖。民间也是如此,不过因各地风俗所祭拜的蚕神会有所不同,有“蚕花娘娘”、“蚕三姑”、“蚕花五圣”、“青衣神”等蚕神。

由于江浙一带养蚕较多,小满又是幼蚕孵出、桑叶生长的重要时段,因而对“祭蚕神”也相对更重视一些,这时人们会吃以米粉或面粉制成的,一种形似蚕茧的小食。

可爱的蚕宝宝十分娇贵,很难养活,在古代可是“天物”。有经验的蚕农会从温度、湿度,以及桑叶的条件上精心考量,因为每一步都会影响蚕的生长。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农历)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尝新面

小满过后,小麦成熟,人们会把新收的麦子磨成新面,拿回家在锅中炒熟,先后加入香油,黑白芝麻、核桃粉、瓜子仁后做成“油茶面”。食用时,用沸水冲开,搅拌成糊状,撒上白砂糖或桂花糖汁。

风物

香蕉

华南和台湾这些盛产香蕉的地方,小满节气是采摘香蕉的最好时节,这时的香蕉个大味甜。经常会看到,蕉农们在街边、路边大气茅草棚,沿街叫卖。

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鲜嫩爽脆,味苦又清香回甘,将其嫩叶择洗干净,加入蒜泥、香油、醋、盐搅拌均匀,清脆爽口,酸辣鲜香,排毒养颜、清热消暑。

蓬虆

小满前后,阡陌小路蓬虆硕果累累。蓬虆又叫覆盆子、树莓,酸甜美味。鲁迅曾写到:“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小满到来,又添一味诱人水果。

石榴花

小满时节,百花开尽,唯“五月石榴花红似火”,却不浓艳。插一支石榴花于青瓷瓶里,不抚媚娇艳,却清丽无比。

节瓜

有些地方叫毛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节瓜骨子里有股鲜甜,炒菜、煲汤都能吃出来。不过如果不好找,也可以用冬瓜替代煲汤。节瓜主要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最适合湿热重的炎暑天。

摄生

接引地气

小满时节,地面温度慢慢升高,此时赤脚走路、或穿布底鞋不会像其他时间容易受寒,可接引地面的阳气。

天为阳气,地为阴气。

经常赤足踏地,或穿布鞋,

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

这就是接地气的真义了。

什么人最需要接地气呢?

虚火上浮的人、

阴虚火旺的人、

阳气旺盛的人、

接地气可以很快让身体阴阳平衡。

还有小孩子,“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清·叶天士《幼科要略》。所以小孩子一般都怕热,宜清凉。地气的阴气可以平衡小孩子的燥热、火气。

但如果北方气候还偏寒,或者岭南刚下过雨那种湿热,也是不适合赤脚接地的,只能接寒气、接湿气,可以穿个布底鞋。也不宜赤脚踩冰凉的大理石地面,要踩真正能跟大地接触的土地、草地。

养阳排湿

我们都知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养阳气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阳气足了,气血运行通畅,湿气也能顺利排出体外。

在中医里,人体上属阳,下属阴,最下面的脚,是阳气最少的地方。但脚上有60多个穴位,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是人体阳气的能源站。所以泡脚,能够补足全身阳气。

泡脚的水很讲究

把生姜和艾草加入清水中煮,煮开后倒入桶中,加适量冷水兑成40度左右。建议水多些,到小腿肚,尤其夏季穿裙子、坐空调屋的女性朋友们。

另外,体质虚弱者、老年人等不适宜鼓舞阳气的人群,就要酌情处理了。

感谢您的用心阅读,夏安。

三时一默







































中科医院
有白颠疯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