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会理孕育了一大批特色优质果品,尤以果大皮薄、色泽艳丽、粒大籽软、味甜汁多、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并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氨基酸的会理石榴最为著名,造就了会理县全国石榴生产第一县及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会理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即为皇帝御定贡品,每年由南诏王送入宫中,成为皇室享用的上等贡果。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石榴独具特色的形态特征和内在品质,孕育了会理名扬四海的石榴文化。

石榴因其果实圆润,果实内“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被人们赋以团圆、团结、繁荣、昌盛、和睦、和谐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九大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石榴文化已经香飘四海誉满神州,会理石榴因此更富旺盛生命力和鲜活象征力,会理人民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做大做强石榴产业。

政府引导部门协同

五月的会理,美丽的石榴花红似火,山林间红艳艳的榴花和勤劳好客的会理人民一起喜迎八方游客共赏万亩石榴花开胜景;十月的会理,硕大红艳的石榴果挂满枝头、压弯树枝,色鲜、皮薄、粒饱、汁多的石榴果等着远方客人前来品尝。

今天的会理石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职能部门的科学管理和精心指导下,在前辈的种植经验基础上,在会理人民的勤劳努力下,种出了特色、种出了名气、种出了品牌。同时,全县的石榴加快了产品产地初加工贮藏保鲜业和精深加工业的发展进程,榴花、榴果、榴皮、榴籽、榴汁让会理石榴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全力打造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县,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我县现代石榴产业,提升石榴产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会理石榴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当前,会理石榴产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⑴强化领导,致力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会理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石榴品种资源优势,确定会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把石榴种植作为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支柱产业,列入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加大了石榴生产的领导力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实施会理石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和《关于贯彻执行<会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会理石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的意见》。明确了我县石榴的发展规划、区域布局、推进石榴标准化生产、实施包装物市场准入、发展石榴专业合作社和营销中介组织、依法治理石榴投入品市场、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建立石榴风险意识机制等十八个方面的制度规定,为全面提升石榴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果品质量水平和“会理石榴”品牌声誉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产业推进体系,进一步加强完善各级石榴产业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级石榴领导小组,纳入全县目标考核,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抓好石榴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工作,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工作人员到位。

⑵部门协同,促进石榴产业提质增效。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抓好“三个转变”(抓目标向抓落实转变,抓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初级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做好“六个到位”(标准化生产认识到位,示范推广的长效机制到位,多形式宣传、培训和服务到位,从事专业的技术人员到位,强化标准化实施、各部门相互协调到位;市场营销服务到位),把石榴产业摆在富民兴县的重要战略地位,切实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狠抓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推广。县农牧局科技人员深入全县14个石榴主产乡镇的果园,开展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现场技术培训,除推广普及标准化技术外,重点推广了滴灌、喷灌等节水工程技术,果园生草、树盘覆盖、土壤浅耕保水等节水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接换种进行品种改良等新技术。

狠抓新技术集成。县农牧局与省农科院、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西昌学院、攀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等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联盟,逐步形成了一批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的新技术、新方案、新措施。

狠抓品种改良。县农牧局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石榴新品种选育项目”,明确了品种改良在保障会理石榴产业持继健康发展上的作用,近几年连继开展了新品种引进、筛选和群众性选种工作,已筛选出本地品种的优良单株,成功引进加工型酸石榴,突尼斯软籽石榴。

狠抓质量监管。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工作,保障全县石榴生产安全,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建立了“县质检站+乡镇质监服务站+合作社监测点”的石榴质量监管体系,在22个石榴专合社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