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pf/a_4781919.html
廊坊非遗

本文已经廊坊非遗授权发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脐带血”,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者,十多年来,我们见证了过去少有问津的乡风土俗被列为受人瞩目的非遗项目,也由衷地赞叹民间艺人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心血与付出,同时更忧心于众多的民间艺术日渐消失。为了全面展示廊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民间文化,我们将全市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编辑整理,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十大类,以图文分呈、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展示,期待更多的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良好的保护氛围。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统音乐篇(一)

廊坊境内的传统音乐源于元末明初,被誉为中国民间音乐瑰宝的屈家营古音乐,历经几百年仍保持了古乐的纯净,被称为中国音乐活化石;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空白的军卢村义和团音乐节奏铿锵、对比强烈、起伏跌宕,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胜芳南音乐会传承的翻七调律制,目前在全国其他民间乐会社中均已失传。这些笙管乐会社多来自僧传或道传,采用工尺谱为记谱方式。同时还有以吹奏民歌曲调、戏曲选段、各种牌子曲等群众喜闻乐听的民间吹歌以及众多的劳动号子、民歌、小调等。

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O固安

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朝中前期,早在清康熙年间,屈家营音乐会就应邀入宫演奏,康熙皇帝所赐乐器颇丰,其中八孔玉管延用至今。音乐会演奏乐器有管、笛、笙、鼓、铙、镲、钹、铃、铛和云锣,其中管子是领奏乐器,鼓是打击乐的首领。音乐会较为兴盛时,乐手30余人,乐队有4支管子、11攒笙、10多支笛子,出会演奏,蔚为壮观。屈家营古乐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现存等13支套曲;等7支大板曲;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屈家营音乐会引起了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