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文/朱鸿 文学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以供精神的呼吸,此乃我的观察。 如果文学对人生的意义是微弱的,可以忽略的,那么文学将不会这样成为一种日常的需要。实际上,文学的产生、发展并至臻为一种谱系,充分显示了它对文明进程的参与和推动。 我偶尔会想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征婚广告,一些才俊总是强调自己喜欢文学,希望以此获得女士的青睐,这也证明那时候文学地位是多么高。不过我的一个朋友出版了一本诗集,销售受阻,久摞床下,遂沮丧至极,到处怪罪文学。路遥早亡,或认为文学是催命的,竟遭遇了诅咒。 文学就是文学,它有自己的特点。它对人生的作用以其特点而发挥,千万不能勉强。对文学的期待应该适可,这仿佛花之香,风狂便失,风止亦失;又仿佛女之丽,颐厚就逊,颐薄亦逊。 文学并不必然提供什么具体的知识,也不传授什么具体的技术,但它蕴含的美却足够欣赏和领会。文学所表达的日月星辰之神奇,山川河流之壮阔,春夏秋冬之幻化,或是一线春光照在树叶上,一滴秋雨融入大海里,固然丰富了人生,而它所揭示的情感之复杂,心理之诡谲,则更能扩大人生的体验。 文学作品不仅能引起共鸣,还能延伸人生的经历,甚至由于出乎意料,从而造成紧张和震惊。谁的人生经历都是有限的,但文学作品却能以它所呈现的灵肉搏斗和精神向神的升华,弥补人生的短缺,并使灵魂得到净化。 文学也是分类的,诗言志,散文提供见识,戏剧以对话和独白揭示人生,而小说以纵横交错的线索通向人生。可惜有一个现象频频发生,这反映了文学感受的粗糙:在讨论会上,在传播领域,总是以小说遮蔽或代替戏剧、散文和诗。至于文学批评,显然越来越市侩和势利了。 文学可以建筑人生,不过它要靠天赋和勤奋。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马尔克斯、鲁迅、路遥、陈忠实,都是以文学让自己的人生崛起,并成为伟大的。也有一些作家,虽然并非伟大,不过也能以文学的创作或研究立身安命,为社会服务。 世有三百六十行,且需士农工商,文学只是一门,所以济济龙凤,不必也不能尽当作家,但文学的素质却是要有的。 一旦科学家具备了一定的文学修养,便会在严谨之中增加风雅,而政治家的文学训练则更能使其如虎添翼。丘吉尔两任英国首相,不过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使天下慨叹。曹操有魏王之荣,不过他的诗比他的富贵要灿烂。刘邦固有不读书之瑕,不过他曾经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厉害啊,刘邦通过此歌,在文学上赢回了一局。 艺术之碑比权威之碑坚固耐久,这是历史反复昭明的,它也透露了文学与人生的秘密。 原载《名家名作》年3期(作者简介:朱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写作协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主任。有30多种散文版本行世,具代表性的有《西楼红叶》《药叫黄连》《夹缝中的历史》《人生的爱与智》《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长安是中国的心》等。作品录用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见诸语文试卷,入选百余种散文选集。获多种奖项。)蓝月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7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间四月天,攀枝花令人流连忘返
- 下一篇文章: 西安马拉松西马奖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