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洒在波光粼粼的可渡河上,山间桐花渐次开放,转过一个山头,隐匿于山间的龙滩村渐渐地“露了”出来。龙滩村乌木梁圣摄地处滇黔交界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发布依族乡龙滩村,地处河谷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这让河谷上的亩软籽石榴在这里“安了家”。这个季节,暖阳下朵朵石榴花骨朵从绿叶中探出头来,新奇地看着今年的好春光。龙滩村党支部书记曹顺友向记者介绍身后种植的软籽石榴梁圣摄时光回溯年冬,新发乡根据乡里的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在沿河河谷地带的几个村发展软籽石榴种植,但因为从没种植过石榴,大家对发展新产业仍有许多顾虑,面对大家的踌躇,龙滩村党支部书记曹顺友第一个举手:“龙滩村愿意先栽种亩,给大家做示范!”??说干就干,领了任务回村的曹顺友立即召集村民分享了这个消息,“咱们村种石榴能行吗?”“我们都没种过石榴,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回忆起当初村民们的顾虑,曹顺友仍然印象深刻:“龙滩村没人种过石榴,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种,宁愿种些苞谷洋芋。”??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让村民看到种石榴的好处,曹顺友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劝说,最后在村干部的带头种植下,终于在年春节把亩石榴种上了。“不仅完成了乡里给我们的任务,我们还自己扩种了亩。”?龙滩村黑山羊养殖梁圣摄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村里成立龙滩村祥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威宁田秀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减少经济效益低的传统农业种植,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发展,协调资金率先实施亩软籽石榴种植,带动全村村民发展。??“村民除了能拿到每亩土地每年元的流转费外,还能在基地务工。每个月务工工资0多元。”曹顺友高兴地说,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后,就陆陆续续把石榴都种上了。??村里发展产业,不仅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也让外出务工多年的村民回到了家乡,龙滩村龙滩组村民李文远就是其中之一。

村民夏奎江正在打理石榴梁圣摄

年,李文远回到家乡,跟着村里的合作社种植了26亩软籽石榴,并在石榴树下套种辣椒和小黄姜。“外面打工哪有家里好,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可比在外面打工轻松多了!”种植石榴让李文远看到了实打实的收入,年,他靠着这20多亩石榴,收入4万多元。“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就像这石榴一样红红火火!”李文远说。??

种植石榴让村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除了石榴种植,龙滩村还积极发展牛羊养殖和乌木种植。曹顺友的家里养殖了二十多只黑山羊和五头黄牛,“将种养殖业结合起来,多产业一起发展,带领咱们村走向乡村振兴。”曹顺友目标明确。??龙滩村靠着产业发展走上致富路,是新发乡产业结构调整硕果满枝结的一个缩影。截至年底,新发乡共实施退耕还林亩,调整产业结构5.33万亩,其中种植马铃薯4.3万亩,佛手瓜0.4万亩,南瓜0.3万亩,“三白”蔬菜0.2万亩,0亩软籽石榴、亩大黄梨、70亩花椒已陆续进入丰产期。??如今的新发乡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结构大调整,村容村貌大变样,基层基础大夯实,乡村治理大提升,“我们齐心协力、苦干实干,广大群众心怀感恩、不等不靠、深度参与,共同谱写了新发布依族乡战胜贫困、同步小康的奋斗篇章,按时高质量打赢了新发布依族乡脱贫攻坚战。”新发布依族乡党委书记马力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莹刘悦梁圣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威宁:00余名巡护员为候鸟守护家园2.79辆消防车、名消防员、20头搜救犬、2架直升机……这场地震救援实战拉练在威宁举行!

编辑▏丁树银责编▏何欢编审▏赵峰

总监制:周 璐

监 制:叶启伟

新闻

新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