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往期精选 \05\28 白居易与刘禹锡发的糖,也很甜~ 司马光: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 解析 何为夏? 《诗》曰:“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中医上则称夏为朱夏,主心火。所以,步入夏季之后,随着气温的高升,人的内心常常会感到烦躁,似有一团火在烧,身体懒倦,不想工作,只想睡觉。对于古人来讲,似乎也是这样,翻开流传下来的一部部古诗词集,仿佛描写夏天的作品,数量上也比春天要少上许多,是不是夏天里的诗人们,也懒得动笔作诗了呢? 苏舜钦的这首《夏意》,是宋诗中写夏的经典作品,我们之前已经读过很多遍,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吗?那就是在前年夏季的某一天,是不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那时候的夏天,你们还在做什么呢? 入夏以后,白天时间逐渐变长,夜晚时间逐渐变短,直到夏至日达到一个顶点。在高温和白昼时间延长的双重作用下,人会变得嗜睡。 夏日午睡,就是这首诗的主要描写内容。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这两句是对诗人别院环境的交代,别院就是旁院,同时也是诗人午睡的场所。“深深”二字,突出院落中树木繁荫,清幽的环境;“夏簟”就是凉席,后加一“清”字,强化了凉爽的感觉。诗人的院内有一棵大大的石榴树,火红的石榴花开得正好,树叶又密实,正午的阳光射在密密的树叶里,仅有几束光线能透过,浓厚的树叶仿佛化为一块遮挡的帘幕。诗人隔着帘子观看榴花,效果大不一样。榴花隐约呈现,飘飘缈缈,连色彩也变得柔和,正好可以起到催眠的作用。这两句诗里有光线的明暗变化,有身体感觉到的阴凉的触觉,也暗含了石榴花火红的色彩,向我们营造了一个宁静的舒适的午睡环境。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本来我们已经沉醉在了这样适宜的午睡的氛围中,突然诗人放出了一声响亮的黄鹂的啼鸣声,就好像安静的水面上突然荡起了一丝涟漪,给我们带来欣喜的同时,也惊醒了我们,不至于我们在这样的静谧中失聪太久。简单地说,这是以动衬静,步步铺垫,用动静的变化来营造无穷的乐趣,是艺术作品的行为;倒不如说,这就是真真实实的自然本身,本真的自然不可能是彻底的静,也绝不是完全的动,诗人只是把一切放在了它原本该在的地方,还它本来的面目,保存于诗这样的艺术体里。如今我们有幸读到了,感受到了,这就是我们被它打动的原因。 我们了解苏舜钦,我们就知道,他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被”赋闲在苏州,所以读这首诗,不能仅流于表面,它的思想并不单纯,诗的背后是蕴含着深沉的苦闷的。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cs/6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个品种关于现行福建省中药饮片炮
- 下一篇文章: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