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阳光普照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

——习近平总书记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民族政策理论知识

01

什么是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是对境内各民族所采取的政策。

02

我国的民族政策的内涵

概括地讲,就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支柱。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实现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03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

维护民族团结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04

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1.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正确政治方向;

  2.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物质基础;

  3.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良好氛围;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思想共识;

  5.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05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06

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目前,全国建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个自治县(旗)。

07

什么是民族乡?

民族乡是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形式。

来   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陈 冉

执行主编:张 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1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