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由来朝日便倾心戴进葵石蛱蝶图
明沈周江邨渔乐图(局部) 24.8cm×cm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 一、蜀葵与蛱蝶的意涵 蜀葵作为我国传统的花卉,历史久远,花有红、黄、白、紫等颜色,又名一丈红、熟季花、红葵、戎葵等。花茎高大,《全芳备祖》引吴荆溪《咏一丈红》诗云:“花生初咫尺,意思已寻丈。一日复一日,看看众花上。”其叶子为圆形,《本草纲目》载“叶似葵菜而大,亦似丝瓜叶,有岐叉”。花形多样,明代《遵生八笺》记载:“形有千瓣、有五心、有重台、有剪绒、有细瓣、有锯口、有圆瓣、有五瓣、有重瓣种种,莫名可状。”可见其花形的变化多姿。 蜀葵的花期多在农历五月,明代屠本畯《瓶史月表》称蜀葵为五月花客卿。由于蜀葵的花开时间多在端午节前后,又被称作时令花草,与石榴花、萱草花、栀子花、艾草、菖蒲等均为端午时令花卉。 蜀葵的意涵多来自其向阳的习性。葵类植物的叶子多终年向阳,常以“向阳心”来宣示“忠诚”“报国”“心系家国社稷”等主题。历代文学作品对蜀葵多有描写,如宋代王镃在《蜀葵》一诗中有“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的佳句来歌颂其忠诚报国的意涵。亦有直接表达其“向阳心”的佳句,如宋代姚孝锡《蜀葵》有“倾心知向日,布叶解承阴”、宋代韩琦《蜀葵》有“不入当时眼,其如向日心”、明代王恭《黄蜀葵》有“芳心曾为太阳倾,云叶离离玉露零”,等等。 明沈周江邨渔乐图(局部) 24.8cm×cm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 蝶,古称蛱蝶,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提及:“本作蜨蛱,蜨也。俗作蝶。”南宋戴侗在其《六书故》中也提到:“蛱蝶,蝴蝶也。粉翅长喙,卵草木上为虫,食草木,化而为蛹,再脱而为蝶,其类不一。” 关于蛱蝶的意涵,主要有两个颇为常见的意象:一为“庄周梦蝶”;二为“韩凭夫妇化蝶”,也就是被后人演绎成“梁祝”故事的原型。《庄子·齐物论》记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唐代徐夤有“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的佳句。韩凭夫妇化蝶的故事来源于《搜神记》:“宋大夫韩凭娶美妻,宋康王夺之。凭怨王自杀。妻阴腐其衣,与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历代诗文多有对此意象的歌颂和发挥,如唐代李商隐有《青陵台》“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等。 明戴进葵石蛱蝶图 cm×39.6cm绢本设色 二、戴进与《葵石蛱蝶图》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钱塘人,明洪武廿一年()出生,天顺六年()去世。戴进一生颇为传奇,在明代前期的画坛声誉卓著,并为“浙派”的创始人。戴进生平少见于画史记载,没有文集传世,可信资料非常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生平为早年戴进初为锻工,后跟随其父于永乐初年首次进京(南京)。中年时期羁旅北京,画艺精湛,颇受推崇。因戴进生平记载较少,很多在京的生活经历被放大,诸如“遭馋事件”“怀才不遇”,等等。 晚年约55岁时返回杭州,至去世前的20年都在杭州度过。戴进以山水画见长,融合北宋构图、南宋的技法,能自出新意。相较大量传世的山水作品而言,花鸟作品可谓寥寥无几,流传至今相对可信的有《三思图》《竹菊图》《葵石蛱蝶图》等。 本文所指《葵石蛱蝶图》为绢本设色,纵厘米,横3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有戴进的题款“静庵为奎斋写”,并有“钱塘戴氏文进”印。画面上方有徐叔勉、张顺、莫璠、刘泰四人的题画诗和款印。此画收录在庞元济《虚斋名画录》、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等文献中。《虚斋名画录》中记载此画中的鉴藏印有“朱卧庵收藏印”(朱文)、“朱之赤鉴赏”(朱文),“第一稀有”(朱文)、“云间刺史耿继训印”(朱文)、“商丘宋荦审定真迹”(朱文)、“长宜子孙”(白文)、“宗家重贵”(白文)、“何昆玉印”(白文)。其中,朱之赤,号卧庵,字守吾,明末藏书家、书画收藏家。耿继训为清代知名收藏家耿嘉祚之子,耿昭忠之孙,家族收藏颇丰,也可大致晓见此画在明清时期的收藏流传情况。《葵石蛱蝶图》为戴进极为少见的工笔设色作品,“继承了宋代‘院体’花鸟传统,又融入了元代钱选的没骨设色法”。一株刻画精细的蜀葵开在画面近中间线的位置,前景 为长满杂草的土坡上立一坡石。画面上方一对蛱蝶徘徊在蜀葵花丛的周围。技法上工画细致,花瓣添以白粉,花芯成深红色。叶子用工笔与没骨相结合的晕染方法,叶片与叶茎分染开,显出非常有立体感的柔软效果。以蜀葵花入画,历代皆有之。宋代以工笔团扇的方式写蜀葵,工整秀丽;明代画家绘制蜀葵以写意居多,且沈周、文徵明、陆治等人均有作品流传。画面上方飞舞的蝴蝶刻画得细致逼真,与赵昌《写生蛱蝶图》中的蝴蝶造型、技法相似。此类工笔蛱蝶的绘制方法,历代多模仿,见于宋代团扇《菊丛飞》、元代沈孟坚《牡丹蝴蝶图》、明代文淑《秋花蝴蝶图》中。 对于本幅《葵石蛱蝶图》,其画面内容非常易于辨识,但仍有一些画面之外的问题会在笔者脑海中盘旋不去。 1.此画仅有戴进的题款“静庵为奎斋写”,以及画上四首题画诗。“奎斋”为何许人也?戴进究竟为何创作此画给奎斋? 2.画中所绘的蜀葵为真实之物,除却真实状物之外,蜀葵又与端午时令有关,这幅画与端午时令有无关联? 3.四首题画诗均围绕蜀葵、蛱蝶展开,均未提及端午时令,究竟为何? 明唐寅蜀葵图 16.3cm×45.8cm上海博物馆藏 三、对《葵石蛱蝶图》画中问题考 鉴于此画存在的问题,弄清楚此画究竟为谁画,我们还是先从四首题画诗的考证入手。 1.题画诗内容考 戴进55岁(约)返回杭州,课徒研艺。有学者考证戴进在北京之时已经名满当代,“虽然仕途不得意,然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出入公卿之间。宦海失意回杭,艺更精进”。杜琼也曾提及:“戴文进作画,通诸家,一一臻妙,初居北京,以画见重,无所荐达,晚之归杭,名声益重,求画者得其一笔者如金贝。”18可见戴进返浙后,名气不减,画价又高,一画难求。此时能求得戴进画作的“奎斋先生”,与戴进的交情非同一般。 画中四首题画诗,自右至左分别为: 锦葵蹭折炫骄阳,彩蝶双飞恋粉香。却忆美人娇睡起,绣窗风暖日初长。逸庵。层层锦绣向阳开,不用三郎羯鼓催。日午风前逞娇媚,纷纷蝴蝶过墙来。弘衮。锦彩翩翩五色胥,蜀葵花外探芳旉。年来不作庄生梦,却爱滕王旧图画。橘隐。长养风来破锦葩,寻香扑艳疌(蝶)交加。自惭许国心徒赤,不及区区向阳花。刘泰。 因题画诗后均有作者的题款与印章,通过查阅资料可对四位题画诗人略作生平考证。 第一首,“锦葵蹭折炫骄阳,彩蝶双飞恋粉香。却忆美人娇睡起,绣窗风暖日初长。逸庵”。题款后有“徐氏叔勉”(朱文)的钤印,徐叔勉本人生卒年难考,郎瑛《七修类稿》中记载:“友人甬东徐叔勉恕以诗祝云:隐君志高尚,今代巢与由;种菊满篱下,啸傲天地秋。一壶时复醉,此外非所求;双鬓飒已白,伛指甲子周。大块假以文,慨然法前修;君寿不可量,浩浩沧海流。但固金石操,毋为身后忧。”由此可知徐叔勉可能为当时隐逸人士。《七修类稿》载:“徐恕,字勉仁,亦以文鸣不应国召,后家吾杭,有艺譬喻为学甚悉……”可知徐叔勉与郎瑛为诗友,著有《逸庵诗稿》。徐叔勉与郎瑛有交往,生活年代也应当与郎瑛有重叠之处。 这首题画诗的大意为:骄阳下的蜀葵,光彩耀人,花香吸引了成双飞舞的彩蝶,却让人想起美人刚刚醒来的娇美样子,窗外暖风拂动,白天开始变长。全诗从状物到写人。其中第二句“风暖日初长”暗指时间春夏之交,白天变长,也正是蜀葵花开的季节。整首诗的氛围轻松欢快,着重写到了蜀葵花、双飞蝴蝶以及春日里初醒美人的慵懒。徐叔勉为隐逸之士,对生活上的平淡恬静的追求并不矛盾。宋代孔平仲有《咏蜀葵》:“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恃不熏香。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将蜀葵幻化成娇羞的美人,与此诗异曲同工。 (摘自荣宝斋《艺术品》,作者:朱燕楠) 荣宝斋营业部门联系方式 荣宝斋总部 书画经营一部荣宝斋荣宝斋 书画经营二部(高端画廊) 书法馆荣宝斋荣宝斋荣宝斋 西画馆(沉香堂)荣宝斋荣 文房用品经营部荣宝斋荣宝 木版水印工艺坊荣宝斋荣宝 礼品店荣宝斋荣宝斋荣宝斋 咖啡书屋荣宝斋荣宝斋荣宝 展览部荣宝斋荣宝斋荣宝斋 美术馆荣宝斋荣宝斋荣宝斋 荣宝斋出版社荣宝斋荣宝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7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结婚2年,张馨予再被伤透感情谈过多次恋爱
- 下一篇文章: 老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