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写手时代,为什么要
一年前的今天,武汉“封城”。 年初,《三联生活周刊》派出记者团队前往武汉报道了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事件引发我们深思,在泛滥的信息海洋中,传统媒体记录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如何才是承担起了公共媒体的使命? 在《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看来,看到大型公共事件里具体的人,和看到个体故事背后的错综复杂的时代与系统,是公共媒体在网络社交时代存在的重要意义。 ?本次演讲录制于TEDxGuangzhou大会,并由TEDxGuangzhou团队挑选整理之后发布。以上是演讲视频。 以下为演讲视频文字稿整理 大家好,我是一名记者。 年夏天,我们有两位同事去杭州采访一个还挺严肃的社会新闻。一天早上,在小区里,有一位同事把手机掏出来,刚举到和自己视线一样的位置,一群大妈和保安围了上来,“网红,网红,网红又来了。” 我们两个同事试图想解释,他们是记者,他们是做什么的,可是没人想知道,说,“看,网红,你们又来拍,拍了就是要发到网上,不用说了,我们知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这可能就是今天记者在当今的一个处境。 因为在网络社交时代,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手机,都能即刻地把你眼睛看到的、嘴巴所想说的发布出去。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马上就会有人在现场把照片、视频传上去。 而像我这样的所谓的“传统媒体人”,当我到达一个新闻事件的现场,一个一个人地去找、去采访,去试图把破碎的拼图给拼成完整的一块呈现出来的时候,我再回到北京写稿子,然后我们杂志再出来。虽然我们杂志是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它在过去是一个快速的生产(流程),但在今天,我们节奏不变,可是我们显得好像有点慢了。 所以,在好几年前,我的一位同事,他是一个80后的摄影记者,他说:“吴琪姐,今天你觉得还有多少人想看你写的一万字以上的长文?还有多少人想看我拍的非常静态的照片?短视频是在以秒为单位计算受众的反应,还有那些社交媒体上,凡是流量靠前的,要么是明星八卦,要么是搞笑,我们不会搞笑,我们过时了。” 他的问题在当时我回答不上,其实这几年我一直也在思考:到底,在众声喧嚣中,公共媒体在今天还有什么价值? 刚好在今年年初我经历了一起大的新闻事件,我觉得它好像在给我一个答案,就是说社交媒体。我在想,如果在今天社交媒体的时代,公共媒体还有价值,它也许体现在至少两个方面。 第一是提供完整性,第二是洞察人性。 公众报道的完整性01由局部的真实拼凑出完整的真实 年1月17日我是坐高铁从北京回到我的老家武汉过春节去的,可是我遇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或许是因为年我当时报道过SARS,所以我对肺炎比较敏感,然后我们在1月21日就组织第一批本来已经回家过节的记者到了武汉,形成第一个报道小组,医院旁边的酒店。 2月初我们的第二个报道小组成为逆行者,进入武汉,一直到4月份解封。所以,我们的报道小组实际上是陪着武汉人民度过了特别特别特殊的时刻。 事实上,我们即使(是)离武汉非常非常远的人群,都能感觉到,在那段时间每天信息扑面而来。在新闻现场,更是被海量的、破碎的、片段化的信息包围。 这个时候有那么多人都在发声,有那么多人都在想让我们听到他们,到底(该发布)哪些信息?我们该怎么操作? 因为当时我们一开始是在三联生活周刊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7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下11位同学的ldquo植物观察表
- 下一篇文章: 你以为石榴只是好吃hellip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