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929121990586848&wfr=spider&for=pc

春暖花开,生机萌发。邀请您来我们的G7课堂,由这篇教学札记,听孩子们——

思考与探索的起因

板块式教学,主题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沉浸式学习,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深入、专注。

置身这样的学习时空,犹如好乐者置身环绕立体声的包围中,师生都会有一种浓郁的满足。

作为长线课老师,没有板块式教学的集中时间条件,怎么办?面对教材的已有编辑体系,又如何两全?

?在G7语文课堂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我进行了探索,并收获了实践的礼物。

庚子秋日读秋诗

去岁九月开学,正是庚子初秋时节,滁州的早晨已有"暑云散,清风起"的味道了。当此时令,读读秋诗岂不美哉!

于是,我和栖霞班的孩子们,以秋诗为名的第一场语文对话,就此启幕。

我们最终读的8首诗词皆来自部编教材7年级上册语文书,原本散布在各个单元,被我们以"秋诗"之名打包集中起来学习。分别是:《观沧海》、《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秋夕》、《秋词》、《夜雨寄北》、《潼关》。

秋诗者,写秋之诗。然,有明说"秋思秋风秋月”者,更有暗隐“枯藤菊开夜凉”者。明者易见,暗隐处值得细品。而诗歌的语言特点更见于将所言之事与情隐在意象中,引有心者细细体悟。这也是诗歌的一美和读诗的一趣之所在。

所以,读秋诗的第一阶是“觅秋痕”,找寻并品赏完8首诗中的“秋痕”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自然的观察,诗意的表达"练习,以句子的行式:

1.当紫薇花在清风中摇曳时,我感觉到了初秋的气息。(杨)

2.当一枚金黄的树叶打着旋儿飘落在我的脚前时,我忽然意识到秋的脚步近了。(杨)

3.当第一片雪花落下时,我知道冬天来了。(陈)

4.当和煦的微风捎来阵阵花香时,我嗅到了春的气息。(王)

5.当第一朵石榴花在清风中摇动着她的裙摆时,我知道夏天临近了。(黄)

6.当美丽的格桑花开放在我眼前时,我感到春的脚步近了。(刘)

7.当第一朵嫩黄色的小芽绽放在迎春花的枝头时,我感觉到春的脚步慢慢地靠近了。(程)

8.当第一片洁白而沁着凉意的雪花飘落在我额头时,冬拉开了大幕。(程)

9.当海棠花瓣随清风飘落时,我知道,万树繁花的时节将向我走来。(段)

10.当夜晚的第一丝凉风吹在我身上时,我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了。(毛)

11.当我看到第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现在是春天了。(毛)

12.当织女星闪烁在我头顶时,我意识到秋已经悄无声息地来了。(苏)

13.当我摸到微凉的河水时,我便摸到了秋的温度。(苏)

14.当暗蓝的夜空中掠过一行灰白色的雁阵时,我既感慨候鸟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更震撼大雁们南归时的日夜兼程。(杨)

第二阶,感秋怀,体会诗作中的主题与情感;第三阶,看秋人,了解8位诗人;第四阶,抒秋属——以书法、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以下的图片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辛丑初春品晚春

年3月1日,辛丑春学期开始了。滁州还是乍暖还寒的清冷初春时节,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自然的观察之“折花一枝带春来”,看看身边都开了什么花,这些花草在早春时节是怎样的。

次日,角落里的蜡梅,如霞的海棠,正盛的李花,含苞的玉兰,浓郁的结香,开累的含笑,不知名的各种野菜花,包围了我们。

然后,我们品赏了“晚春”——7下语文书中的一首诗: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一番学习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诗意的表达”练习,这次是以“早春”为题仿写古诗。

初次写古诗,自然很难,平仄难合韵难押,遣词用语费思量。

但可贵的是少年们稚嫩言词中的清新诗意,他们在体验“形象大于思维”的诗的特点,并尝试着去表达。

作为老师,我只在言辞上一一作了润色,但保留了每一个人的独特观察与主题:

草树知春来人间,东风渐暖花渐开。

一枝迎春探出头,玉兰簇簇待君摘。

几处玉兰羞含笑,迎春一枝争先报。

待得几度东风暖,百花竞相舞逍遥。

草树知春缓缓来,含苞裹蜜待芬芳。

郊野渐有青葱意,小花探头望韶光。

天气寒暖织,几处飘梅香。

欲想百花放,东风送芬芳。

玉兰含苞待日暖,一夜春风皎皎开。

一树芬芳一树诗,惊蛰过后桃花来。

梅花一簇香未了,几处玉兰立树梢。

不知百花何时开,但等东风共天老。

枝未吐芽花未妍,东风初拂柳初斜。

乍暖还寒蕊半放,含羞藏怯盼云霞。

二月东风脚步缓,心中春光已满装。

只待雪尽原野绿,梅谢李开海棠香。

行过小桥不知春,一缕暗香送清新。

原是径旁花簇簇,粉粉胜霞笑东风。

草树知春待东风,星星点点暗含芳。

迎春李花争早信,桃花闻讯满树开。

料得春来阳光浓,一场细雨令神伤。

众里寻芳独彷徨,李花树树正张场。

田野远望绿意浓,荠花点点缀丛间。

清风阵阵摇柳软,纷纷李花落溪满。

梦树丛丛知春回,奈何几阵寒雨涔。

忽然一缕浓香至,东风来时黯紫红。

总结和深化

不论是庚子秋天的8首秋诗,还是辛丑春日的1首晚春,我们在季节里读着季节的诗,学习做“自然的观察,诗意的表达”。

因为,学习为了生活。我们经历着生活而不自知,如鱼在水;我们品读着古诗而后自觉,诗意栖居。

唯有丰富而真实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方能支撑我们打开读懂古诗的大门;唯有形象而优美的诗歌语言和诗意,才能帮助我们获得智慧生活的钥匙。

余韵正悠长

惊蛰刚刚过,桃花初初开。亭城的仲春开始了。

周三语文课,我带着少年们去了学校附近的百里桃花林。什么任务都没有,就是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一起去看看盛开的桃花。

桃花朵朵笑春风,少年啾啾闹长空。

爱这方天地

爱这方天地的草、树

和你们……

联系我们

行远招生咨询孙老师36行远邮箱:njwaldorfp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