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ldquo石榴红了rdquo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513/4851927.html 字如方 宾川县着力打好农业产业发展、水利建设、造林绿化的组合拳,农业、水利、林业一齐使力,全县农田水利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林业改革蓬勃发展,达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群众增收三赢。 “物有甘苦,尝之者知。路有夷险,履之者识。”宾川县力角镇大湾哨水库西面的猫猫山,这个在两年前还是一片裸露着黄色砂石的石漠化荒山,如今,漫山遍野栽满石榴树,红色的石榴在风中展曳着更加迷人的姿容。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在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长杨健,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宾川县委书记岳黎松,州政府副州长邹子卿,宾川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泽亮等陪同下再次到宾川调研农林水工作及水果产业转型升级 年8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在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长杨健,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宾川县委书记岳黎松,州政府副州长邹子卿,宾川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泽亮,中共宾川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张韬,宾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映红等陪同下再次到宾川调研农林水工作及水果产业转型升级。张祖林强调,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加快培育水果产业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宾川县力角镇大湾哨水库西面的猫猫山,这个在两年前还是一片裸露着黄色砂石的石漠化荒山,如今,漫山遍野栽满石榴树 张祖林对宾川县以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适宜区推广发展水果种植为基础,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拓宽荒山绿化载体,全面开展“绿色宾川党旗红”造林绿化活动,全面加快“水果上山”工程建设步伐,促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在25度以上山坡地种植柑桔近4万亩、石榴亩、冬桃余亩、油橄榄2.05万亩、青花椒3.15万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群众增收三赢良好局面给予高度评价。 张祖林要求,宾川要认真抓好水果产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加快发展举措,全力推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广大果农增收致富夯实基础。要优化种植品种,不断调整熟期结构,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让宾川优质水果更好地对接市场,取得最佳效益。要全面总结经验,打好高效节水、退耕还林、水果上山三个项目实施的组合拳,农业、水利、林业一齐使力,抓好造林绿化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 在力角镇金丰汇软籽石榴基地,张祖林走进绿意盎然、石榴飘香的软籽石榴田间,饶有兴致地品尝突尼斯软籽石榴,听取宾川县水果产业转型升级进展情况汇报。在与负责人阎虎亲切交谈中得知石榴种植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绿化了荒山,一举两得。看到阎虎脸上甜甜的笑容,张祖林幽默地说:“石榴红了,果农笑了。” 据了解,金丰汇石榴基地由宾川金丰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用于种植国外品种突尼斯软籽石榴和培育突尼斯软籽石榴苗。基地于年12月开始建设,年4月全面建成并完成石榴苗木栽种工作,目前该项目已投入多万元。 两年前还是一片裸露着黄色砂石的石漠化荒山,如今,漫山遍野栽满石榴树 在开发猫猫山石榴基地初期,合作社会员及当地百姓认为闫虎“脑子打铁”,要想在寸草不生的石漠化土地上投资种植上千亩石榴,大家都为他捏了把汗。然而,这一设想壮举得到了宾川县委、政府的大力关心与扶持。在开发荒山当初,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宾川县委书记岳黎松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土地流转、育苗、种植规模、产品研发、企业发展规划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岳黎松指出,发展石榴等经济林果产业,不仅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还有较强的面山绿化作用。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加快推进宾川县面山绿化工作,以绿色促发展,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开发初期的石漠化荒山 “公司成立初期资金实力较弱,农信社了解情况后,对我们采用信用、公司保证担保、‘水果权证’抵押等灵活的抵押方式和多种贷款品种连续提供信贷支持。”公司负责人阎虎告诉记者,年,金丰汇公司向宾川县联社贷款万元,首开云南省大面积现代化喷灌管理技术、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先河,用6个月时间在猫猫山新开发多亩优质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开发荒山荒坡资源,加快推进宾川县面山绿化工作,以绿色促发展,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企业做好基地建设,以基地经济效益激发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注重种植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质量体系、形成标准,以标准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把产业做大做强;从农民的角度谋划企业发展,逐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同时,农业部门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中心、企业主体、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编制石榴产业发展规划,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水务部门整合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用水等实际问题,扶助企业发展。林业部门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不断扩大石榴示范种植规模。各部门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好示范带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扩大宣传,提高石榴基地知名度,做大做强石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如今,基地通过水利系统工程、道路系统工程、电力系统工程、生产配套系统工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工程、施肥管理系统工程等几个系统工程的实施,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提升了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石榴的种植,起到了绿化荒山的目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该公司推广种植的软籽石榴结合宾川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经过不断的品种改良,基地软籽石榴具备个大、籽红、早熟、甜度高等特点,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为了做好石榴的种植和研究推广,公司挂牌成立了石榴协会,每年举办石榴王评比大赛,有效激发了广大种植户做好现代高效农业的积极性。目前,力角镇发展石榴种植产业的贫困户共有户亩,基地通过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种苗,采取集中培训、发放手册和入田指导等方式在技术上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和宽广肥沃的土地优势,这为石榴、葡萄、柑橘等水果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是水果种植的最适宜区域,素有“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水果之乡”的美誉。宾川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泽亮告诉记者,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宾川县着力抓改革、摘穷帽、稳增长、惠民生,打好高效节水、退耕还林、水果上山三个项目实施的组合拳,农田水利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林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山脚建柑桔园 坝区建葡萄园 记者从宾川县农业局局长徐东柱处了解到,近年来,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按照“巩固葡萄产业、恢复柑桔产业,培育石榴、冬桃等后续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培育水果产业发展新动能,全力促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其他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有效开展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创新、培育经营主体、保障质量安全、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三产融合,健全服务体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优质水果、特色蔬菜、烤烟、经济林果、畜牧养殖、生物药业等六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形成了坝区葡萄园、坡地桔果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的产业布局,“把宾川打造成全国最大最强的早熟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和晚熟柑橘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山区建核桃园 江边建咖啡园。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朱苦拉咖啡 年,宾川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5.72亿元,同比增12.22%;农业总产值达77.68亿元,同比增6.08%。优质水果总面积达28.92万亩,总产64.13万吨,总产值34.1亿元,其中:葡萄18.37万亩,总产44.47万吨,产值24.9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7.8%,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早熟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柑桔4.52万亩,总产14.97万吨,总产值7.5亿元,是最有特色的全国晚熟柑桔优势产区之一;冬桃0.95万亩,总产1.68万吨,总产值0.53亿元;软籽石榴0.65万亩,总产0.75万吨,总产值0.25亿元;其他水果4.35万亩,总产7万吨,产值2.18亿元。蔬菜种植13.8万亩,总产25万吨,总产值10亿元。种植业产值达61.67亿元,亩均产值达元,两项指标分别排名全省个县、市(区)第一和第三。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宾川特色优势最强、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条联结最紧、比较经济效益最高、农民群众脱贫增收效果最好的支柱产业。 水利项目为高效经济作物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有了水,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力角片区小河底灌溉项目,数千立方米的调节池蓄水已满。“工程已投入使用,项目覆盖鸡足山镇、力角镇、金牛镇14个村民小组,灌溉面积达2.38万亩。”润民灌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工程投资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社,其余由政府补助和村民自建,而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则由名社员组成。 “我既是灌溉项目的受惠者,也是投入者,还是管理者。”正在田间浇水的合作社负责人指着田头的水表说,“今年以来一共用了立方米水,每立方米0.6元,提前交费,刷卡即可,十分方便。” 年7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率领全省灌区水利建设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场会的参会人员到宾川县参观灌区建设情况 早在年7月7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的率领下,全省灌区水利建设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场会的参会人员到宾川县参观灌区建设情况。通过参观,张祖林指出,灌区是云南省粮食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最具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力的地区,全省30%的粮食、90%的蔬菜和80%的水果均产自灌区,切实加快灌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将使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更突出、效益更显著、优势更明显,对加快云南省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支撑作用。 喷灌应用柑桔园 高效节水兴农业,上善之水润热区。宾川是农业大县,是云南全省有名的老旱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长期以来,宾川“穷在水、苦在水、希望在水、富在水”,为唱好县域经济“农”头戏,宾川县继引洱入宾工程通水后,先后配套实施了大型灌区、引洱入宾北干渠、仙鹅水库和高效节水示范等项目建设,为高效经济作物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共宾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县的民生大计,科学谋划水利发展蓝图,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以及对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根据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县的要求,按照“以改革促项目、以项目推改革”的思路,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先建后补”的原则,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作为农田水利改革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载体,在项目示范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机制,初步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适当补助、利益自享、风险自担、惠及于民”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宾川模式”,实现了农户、投资经营主体和政府三方“共赢”,促进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获得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县荣誉。 建设水利项目 “宾川通过鼓励和引导用水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及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成绩有目共睹,可圈可点。”宾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映红说,宾川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先建后补”的原则,稳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两年来,先后引入21家社会资本投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概算投资3.4亿元,灌溉面积达12万余亩。 荒山绿化 在宾川县林业局局长赵燕冰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由宾川绿宝源公司建设的林场。绿宝源公司采取经济林和观赏林相结合的方式,种植柑桔、石榴、梨、樱花、香樟等近1万亩,既达到了造林绿化的目的,又激发了企业的造林积极性,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做“活”,成效凸显。 “绿色宾川党旗红”造林绿化活动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宾川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宾川、绿色宾川的目标,全民动员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抓实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拓宽荒山绿化载体,创新造林绿化方式,逐步实现了造林绿化工作由原来的“分散造林”向“企业造林”转变,由“粗放造林”向“科学造林”转变,由“政府投资”向“多元化投资”转变,通过企业主体地位的发挥,解决了城镇面山绿化、荒山绿化的难题,造林标准、造林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政府、企业、生态、群众的多方共赢;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思路,在造林绿化工作中,立足宾川实际,大力发展以柑桔、石榴、冬桃、滇橄榄、油橄榄、青花椒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木和樱花、美国红枫等适宜生长的观赏树种,进一步激活森林的经济价值,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反哺生态建设,最终实现生态与经济并重;全面开展“绿色宾川党旗红”造林绿化活动,营造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氛围,采取有地就植、见缝插绿的方式,打造各级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样榜林。通过打好造林绿化的组合拳,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加速改善生态环境,预计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1%,林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宾川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好每一步产业发展之路径,帮助企业发展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依托优质水果、特色蔬菜、经济林果、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如今的宾川产业发展,正逐步将“坝区建葡萄园、山脚建柑桔园、山区建核桃园、江边建咖啡园”的“四园”建设布局成为现实。 石榴红了,果农笑了;荒山绿了,生态美了;水通了,荒地变成了良田……宾川县通过打好农业产业发展、水利建设、造林绿化的组合拳,全县农田水利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林业改革蓬勃发展,达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群众增收三赢。 字如方 zirufang 以上图文由“字如方”撰写整理,如需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gs/9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榴红了函谷关镇店头村第六届软籽石榴文
- 下一篇文章: 先锋引领守初心石榴红小学党员送教去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