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9057024.html
温馨提示

奥数寒假专题练习第五期视频讲解,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请知悉:二、三年级视频讲解在四年级视频中观看。

寒假奥数专题练习第五期答案六年级

六年级小升初数研院试题答案(五)

21.男孩和女孩在一起做游戏,如果增加10个男孩,则女孩人数占总人数的60%;如果再增加30个女孩,则女孩人数占总人数的75%,则原来做游戏的男孩和女孩各有多少人?

22.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A、B出发,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60米,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中点的C点相遇,如果甲出发后在中途某地停留7分钟,两人将在距中点的D点处相遇,中点距C、D两点的距离相等,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3.某宾馆有客房90间,当每间客房的定价为每天元时,客房会全部住满.经调查发现,每间客房每天的定价每涨10元,就会有5间客房空闲,如果旅客居住客房,宾馆需对每间客房每天支出60元的各种费用,若在尽可能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每天想获利元,每间客房应涨价多少元?

24.如下图,一个长2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从正方形的左边平移到右边,图2是平移过程中,重叠部分面积与时间的部分关系图。

⑴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每秒移动:12÷3÷2=2厘米

边长:2×6=12厘米

⑵当平移时间为多少秒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左边进去24平方厘米:24÷3÷2=4秒

右边出来还留下24平方厘米:(24+4)÷2=14秒

2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若两车离A地的距离为y(千米)与所用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从图中可知:

甲从A地到B地的时间为(12)分钟,

乙从B地到A地的时间为(36)分钟。

⑵甲、乙两车在途中两次相遇的间隔是多少分钟?

五年级

五年级小升初试题答案(五)

21.将减去它的,再减去余下的,再减去余下的,再减去余下的,…,依此类推,直至最后减去余下的,求最后的结果是几?

22.小明和小红共有邮票72张,其中小明邮票数的与小红邮票数的共47张。求小明和小红各有邮票多少张?

23.食堂原有一批大米,吃去总数的后,又运回千克,现在的大米比原有大米多,求食堂原有大米多少千克?

24.有红、黄两种球共个,拿出红球的,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相等.求红、黄两种球原来各有多少个?

25.兄弟四人合修一条路,老大修了另外三人的一半,老二修了另外三人的,老三修了另外三人的,老四修了91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四年级

四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五)

以下各题既可以用方程解答;也可用算术方法解答.

21.王大妈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已知鸡比兔多48只,而鸡脚比兔脚多38只.求王大妈家各养了多少只鸡和兔?

22.学校组织秋游,一共用了10辆客车,大客车每辆坐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一共多载人.求大、小客车各用了多少辆?

2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必计划多修20米,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4.盒子里有许多白球和黄球,其中黄球的个数是白球的2倍,每次取出4个黄球和3个白球,最后白球还剩1个,黄球还剩20个.求袋子里原有多少个白球?

25.有一群小朋友分一些糖,如果每人分5块,则多10块,如果现有的人数增加到原有人数的2倍,那么每人分4块,就少2块,这些糖共有多少块?

三年级

三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五)

21.李阿姨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个小朋友分4块,还剩15块;如果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剩6块.这个小班共有几个小朋友?李阿姨共拿来多少块饼干?

相差数:15-6=9块

人数:9÷(5-4)=9人

饼干:4×9+15=51块

或:5×9+6=51块

22.丽丽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多16个;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少4个。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相差数:16+4=20个

人数:20÷(5-3)=10人

苹果:3×10+16=46个

或:5×10-4=46个

23.张军买5角一支和2角一支的铅笔共18支,用了6元钱.张军买了5角的铅笔多少支,买了2角的铅笔多少支?

假设买的全是5角一支的铅笔:5×18=90角

多:90-60=30角

5角换2角一支多:5-2=3角

2角支数:30÷3=10支

24.搬运只玻璃瓶,规定搬一只可得搬运费3元,但打碎一只要赔5元.如果运完后,共得运费元,则搬运中打碎了多少只?

假设全没打碎:×3=元

打碎一只少:3+5=8元

打碎:(-)÷8=5只

25.小松鼠采松果,晴天每天采20个,雨天每天采12个,它一连几天一共采了个松果,平均每天采14个.那么这几天当中,共下了几天雨?

天数:÷14=8天

假设全是晴天:20×8=个

相差数:-=48个

晴天换雨天多:20-12=8个

雨天:48÷8=6天

二年级

二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五)

21.商店补货,进了28箱百事可乐,比伊利纯鲜奶少14箱,雪碧比伊利纯鲜奶多17箱,商店进了多少箱雪碧?

伊利(大数):28+14=42箱

雪碧(大数):42+17=59箱

22.小明有27元钱,小冬比小明多14元,小红比小冬少22元,小红有多少元钱?

小冬(大数):27+14=41元

小红(小数):41-22=19元

23.猴子排队捞月亮,从上数第8只是小猴贝贝,从下往上数第8只也是小猴贝贝。共有多少只猴子排队捞月亮?

共有:8+8-1=15只

24.二⑸班的小朋友在操场排成一队做游戏,从左数小凯是第9个,从右数小铭也是第9个,在小凯和小铭之间有5位小朋友。求做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9+5+9=23人

25.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如果每块木板长25厘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长5厘米,现在长木板有多长?

25+25-5=45厘米

寒假作文专题练习第四期答案六年级

六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四)

大脖子病人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1、解释:

①其:(代词,那里)②辄:(就)

③异:(奇怪)④然:(这样)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子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的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4、寓言中的大脖子南岐人语言、行为可以用成语什么来形容?(至少4个)

答:孤陋寡闻,目光短浅,是非颠倒,黑白混淆,鼠目寸光。

五年级

五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四)

陶母责子

 陶公①少时作鱼梁吏②。尝以一坩鲊③饷母。母封鲊付使④,反书⑤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⑥,非唯不益,乃⑦增吾忧也。”(选自《世说新语》)

  ①陶公:陶侃(kǎn),东晋人。②鱼梁吏: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③坩(gān)鲊(zhǎ):一坛糟鱼。坩: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器具,为缸、坛、雍等。饷(xiáng)母:赠送给母亲。饷,以食物赠送。④付使:交还送来的人。使:在官府里当差的人。付,交还。

⑤反书:回信。书,信。⑥见饷:赠给我。见,具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作用,并表示“我”是动作的接受者。饷,赠送。⑦乃:反而。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陶公少时作鱼梁吏(担任)

②尝以一坩鲊饷母(把)

③母封鲊付使(装好)

④汝为吏(身为)

2、文中陶公拿了什么来孝敬母亲?(用原文句子回答)

尝以一坩鲊饷母。

3、陶母认为陶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身为官吏,把官府的东西赠送给给母亲,这样没有好处,还增添了陶母的忧愁。

4、陶母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世上父母都希望子女孝敬,但要公私分明,不贪图小便宜。

四年级

四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四)

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①,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②,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③,乃侧身语云:“旦④来遭⑤见贤尊⑥,愿郎君且避道!”

  ①大虫:老虎。②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③橡斗:带壳的橡实。④旦:早上。⑤遭:遇见,碰见。⑥贤尊:对他人父亲的敬称。

  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地里寻找食物,看见一只仰卧的刺猬,认为是肉丸子,准备咬它。猛的被刺猬卷住了鼻子,惊吓得狂奔,不敢休息,一直跑到山里。老虎又困又累,不知不觉昏昏睡着了,刺猬便放了老虎的鼻子跑了。老虎忽然醒来(发现刺猬没了)非常高兴,来到橡树,低头看见橡树的树果,就侧过身体在一旁对它说:“今天早上遇见了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暂且给我让让路!”

1、解释句中划线词。

①欲向野中觅食(寻找)

②谓是肉脔,欲衔之(咬)

③乃侧身语云(对······说)

④愿郎君且避道(躲避)

2、“且”在古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注释:①尚且,还;②暂且,姑且;③将要,快要;④况且。本文中“愿郎君且避道”的“且”应选第(②)种解释。

3、老虎为什么会让橡树的果实给它让路?

因为老虎误把橡树的果实当做刺猬的儿子。

4、本文中的老虎的遭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遇事要冷静应对,不能自乱阵脚。对事物要进行准确的分析,不能被表象蒙蔽。

三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四)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既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下列划线词。

(1)一人蛇既成(最先)

(2)引酒且饮之(拿)

(3)夺其卮曰(他的)

(4)为蛇足者(代词,指添足的那个人)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二年级

二年级寒假专题练习答案(四)

夏天

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1、用“”划出第2、3两句句子。

2、石榴花在(初夏)开放。它的花蕊是(淡黄色)的,花朵是(红色)的。

3、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是(远)——(近)。

4、我喜欢石榴花是因为石榴花颜色火红火火的,像一簇簇火焰。

5、石榴花很多,从(一簇簇)、(一朵朵)等词可以看出。

办学宗旨

激情与爱心同在、效率与耐心共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