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唐代: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

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

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诗人盛赞了婀娜的榴枝、繁富的榴实、轻盈的榴膜、鲜丽的榴子,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然而尽管石榴比碧桃还要美丽娇艳,但却也无法红颜。

《侍宴咏石榴》

唐代: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无法在春天里绽放。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这样的感慨。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唐代: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作者只能伸长脖子痴痴地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似乎远在千里的金扉而惆帐而愁思。诗作表达了作者强烈真挚、同时又是微妙细腻的情感。

《新植海石榴》

唐代: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这是一首咏物诗。只不过所咏的是一株正历遭劫难,前途未卜的从蓬莱仙境降迁到粪土之壤的海的石榴。只要读者联系柳公的身世经历,就不难发现,这株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的石榴,正是柳公的自画像。

《五日观妓》

唐代: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此诗是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的,尽管诗作思想性不是很高,但在艺术上却有可取之处。诗中所写石榴,是比喻乐妓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咏石榴花》

宋代:王安石

今朝五月正清和,

榴花诗句入禅那。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

五月的清晨清净平和,石榴花诗句犹入定禅室。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动人的春色并不一定要万紫千红、妖娆多姿。

《夏意》

宋代: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乌夜啼·石榴》

宋代:刘铉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

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

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

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春去夏来,落红无数。而石榴花却在此时怒放,暮雨晓露,绿叶愈加玲珑剔透,新花更是如茜初染,勃发出无限生机。以“初染”与“残红”相对应,时序荏苒之意宛在。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明代:文征明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

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

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

团扇不摇风自举,

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此词着意描绘夏景,抒写闺中人的生活情态。夏日亭午,如火的榴花和满地绿荫给庭院带来特异的气氛,使人如痴如醉。词中有画,丽娟秀,妩媚多姿。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清代:纳兰性德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这首词写一女子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其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之句,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幽凄孤独之意。

-end-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蜜多时,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