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深几许,岁月长安唐姑娘十一之旅遇见
十一假期,朋友圈满眼碧海蓝天,草木秋黄。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朋友圈的摄影水准,随便拉出一个都能跟着你去旅拍;我朋友圈妹子们的颜值,绝对赶超娱乐圈! 如果你不相信……那一定是你拉低了平均水平~~ 看着你们漫步在巴黎街头,迷失在东京神社,抱着考拉想着袋鼠,喂着海鸥捉着海母……我没有赞,因为我都默默的在心里羡慕嫉妒恨了~ 想到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法定长假,就觉得绝对不能浪费!快扶我起来,我还能在年近半百的路上再挣扎一下…… 于是,我一鼓作气,跟朋友去了一趟山西……哎呦喂,我大晋城人杰地灵,堪称华夏文明的摇篮,女娲补天就补的晋城老百姓头上的那片天,尧舜禹都在这建业,李世民从太原起兵才有了之后的盛唐基业,抗日战争时“晋察冀”著名革命老区你们都忘了吗?! 谁允许你们听到我去山西脸上就浮现出一个“哦”的表情了?!…… 反正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明明也想去马尔代夫墨尔本,奈良加州喀纳斯的……我……咳咳,反正,我来了山西。 然而,美好总是降临的太突然,我觉得我可以在大晋城生活一百年。也许是从我平时造作的表现看出我是一枚资深文艺女青年,也许是为我与生俱来的温婉古典气质所折服,朋友这次安排了两个地方。两个地方都让我走的时候千般不舍万般留,真真的一步三回头。 今天先说第一处,他家的古宅。 如果你看过夏达的《子不语》,你应该对小语随着身为文物专家的父母一起搬回的小镇,麟趾镇有印象。 我也是跋山涉水坐了好久的车在到了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而我去的宅院,感觉就跟小语第一次去的差不多。 只不过是典型的北方建筑,不会让人觉得里面会突然出现纺纱的老婆婆,只会让人觉得,站在天井中,仿佛能看见身披大红牡丹戏袍的三姨太在唱戏。 自小喜欢古香古色的东西。第一次去故宫,就因为差点钻进挂着锁、生满野草的院落,而被管理员提溜着还给找我都要找哭了的爸妈,被训斥了很久……简直童年阴影。 因此见到眼前的宅院,感觉自己的少女心再次满血复活。简直比胡歌霍建华陈伟霆林更新加在一起都管用。 朋友说,这宅子是他太爷爷的爷爷建的,传承了上百年。 当年,他们是名门望族,人丁兴旺,家业殷实。 家中有人做官,有人经商,年节之时,各房子嗣聚在祠堂门前,听德高望重的老祖宗坐在太师椅上诵家训,一一行礼跪拜。 老祖宗捋着白花花的胡须,带着慈爱而又庄严的微笑,听着房檐上的雀儿叽叽喳喳的欢叫,闻着院子里的石榴花香,心里觉得,纵使彭来老祖,所得之乐,也不过如此了吧。 然而,岁月吗,总要起起落落,如果没有支离破碎,哪来铭心刻骨。 于是,就到了后来。 日本人一来,这大好河山就变了色。 日本人看上了这处宅院,要征用为军事情报点。 谁也不敢想象这百年的基业,一代名门遭遇了什么。但乱世之中,人都不得保全,更何况一所宅院。 于是院子里再也没有石榴花香,只剩下房檐的积水,滴答滴答,日夜不停的流着,等天明。 再后来,我党发现了这个情报点。派了优秀的谍报人员潜入其中。 自此往下,要是拍成电视剧,绝对够上星了。 谍报人员假意投诚,用的是这家人遗孤的身份。 声称自己是二世祖,败光了家业,就想着回到祖宅,求个遮风避寒的地方。好在因为姓氏,自己在地方上还有点威望,若是投诚,皇军在此地的一切行动,都会更顺利。 那时候日军威风正盛,情报点也变成了公开的基地。综合考虑,就同意了。 于是日本人就常常看见,这个“二世祖”闲来无事,总是端一杯小酒,斜靠在二楼栏杆上,任风雨飘摇,他自醉眼迷离,嘴里哼的是他们听不懂的京剧唱腔,偶尔也讨好似的,哼两句大和民族的樱花谣。 “卖国求荣的支那猪。” 他们鄙视他,嘲讽他,把他当一条狗。 但他们不知道,他常年哼唱的,是他小时候,在这所宅院当中,趴在父亲腿上,父亲哼唱的《穆桂英挂帅》。 “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 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又是好几年。 一腔热血,百般离索。身心俱疲之时,国家终于想起他。 他提出,自己做的事是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但这所宅子,是他们家族一声荣辱所在,能不能还给他? 那时,领导们才终于知道,他不只是这个国家优秀的谍报人员,他竟然真的是这个家族的遗孤。 领导说:“同志啊,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现在是困难时期,这宅子,你得上交给国家。” 于是,他以寄居的身份,跟着国家安排的十几户人家,一起重新搬回了他原本的家。 但心里还是喜悦的,至少,他可以再次在庭院中,亲手植上一株石榴树。 再后来,到了血腥的十年。 他的身份被陨灭,知道事情的领导被批斗致死,他成了大汉奸、卖国贼。 一家人被赶出了宅院,临死前,他握着妻子的手说:“我不是坏人。” 妻子抚摸着他被红卫兵用皮带抽打的伤痕,他瘦的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骨骼的纹理。她顶着阴阳头,任凭眼泪噼噼啪啪的落在他脸上,终究不敢哭出声音。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仿佛听见了宅院檐上积水的声音,滴答,滴答,永生不息。 拨乱反正之后,政府官员对他的儿子说:你父亲的事谁也说不清。这宅子更不可能还给你。但国家也不会苛刻你,你去宅子里看看,还剩什么东西是你家的,你全都可以带走。 那时,宅子已经残破不堪。瓦碎,门残。院子中野猫怕人,见他和政府官员走过,急匆匆的窜到墙角,一双黄灿灿的眼睛,偷偷瞄着所有人。 他凭着儿时不多的记忆,和母亲的只言片语,竟然找到了阁楼的开关。 政府官员震惊之余,赶紧叫来了更多的官员,生怕这阁楼里面有什么惊天的宝贝。 阁楼的门缓缓打开,灰尘和往事一起飘散进窸窣的阳光里。 那里面并没有什么宝贝,有的是他家族人为官为商时,百姓送的牌匾。 二十几块,上书“清白遗风”、“劳绩可嘉”、“积善庆余”、“惠泽百姓”、“功在千秋”…… 官员紧紧拽住他说:“这可都是文物,你可不能带走!” 他良久没有说话,最终摘了一捧石榴花。离开院子时,回头喃喃低语:“我爸,不是坏人。” 最终那些牌匾都进了博物馆,宅院被封锁,定期有人维护,暂时没对外开放。 如今我跟着朋友回来,托人找关系好久,才能进去匆匆看一眼。 三进三出的院子,一开门惊起一院麻雀。木质雕花依稀可辨,阶上杂草黄绿相接。不知道什么时候挂上去的红灯笼,也在日照雨淋之下残破泛白,像是未熟透的石榴籽。 只有后院的那棵石榴树,如今已亭亭如盖已。 正是结果的季节,多子多福的寓意绵延不惜,将这太平盛世染上一层金色的暖意。 有风吹过,几片枯叶轻旋而落。 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太平长安,让人觉得莫名幸福。 唐姑娘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3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博山作协2018年第5期
- 下一篇文章: 石榴花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