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一中年高考喜获丰收学校共计
新化县第一中学 带着成长的记忆奔向远方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新化一中校长袁愈祥在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新化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新化一中校长袁愈祥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毕业季。三年前,我还是新化一中的新校长,在座的高三学子也是这所学校的新同学,我与大家同时踏进一中校园,又一起走过这三年难忘的岁月,如今你们即将远走高飞,而我和老师们将在这里继续守望这方教育沃土。此时此刻,也许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关键词就是“离别”。但是我想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届高三学生毕业典礼,不说再见,不谈离别。我们是在这里纪念成长,是在这里回忆青春,是在这里进行着一场奔赴远方的出征仪式! 01 这三年, 我和老师们一起见证了你们的成长, 共同分享了你们最纯洁、最美丽的青春时光。 我依然记得资水河畔的那次远足之旅,十里梅堤,一江资水,诗情画意尽收眼底;欢歌笑语,资水涛声,天籁之音萦绕耳际,这里留下了你们最美的青春记忆,写下了你们最美的青春乐章。 我依然记得周年校庆,在年12月30日那个大雪纷飞的晚上,虽然你们当中的大部分同学没有亲临县体育馆现场参加纪念晚会,但我知道在直播的另一端有你们专注的眼神和牵挂的心情,这种专注和牵挂里凝聚着爱校深情,也写满了青春记忆。 我依然记得五四运动周年纪念大会,你们在缅怀历史中坚定初心,在纪念仪式中感悟成长,在传承五四精神中点燃激情。 我依然记得年中秋节的那个晚上,余名师生齐聚田径场,共享视听盛宴,同庆中秋佳节,在一轮明月朗照下,我看到了你们灿烂的笑容,也记住了你们幸福的模样。 我依然记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四千多名师生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旋律在空中激荡,爱国的浓情在心底积淀。 我依然记得高三成人仪式的场景,那一天你们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过主席台,跨过成人门,不少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许这就是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 我依然记得毕业留影的那个早上,有一位同学用天真可爱的语气夸奖校长长得很帅气;有一位同学用坚定而自信的语气跟我约定:校长,毕业之后我会在北京等着和您再见;有一位男生则拉着我的手回忆起校长下雨天站在保安室门口叮嘱同学们把雨伞带上的那些小细节,并连声向我道谢。 你们的阳光开朗、善良淳朴深深地感染了我。当然,我还记得你们跑操时矫健的身影,记得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记得塞在校长办公室门缝里的那一封封饱含着信任和期待的书信。 不仅如此,我还记住了许多熟悉的名字——高二时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的阳光少年白羿嘉,在多次高三联考中名列前茅的文科骄子曾钦、李云燕、欧阳振雄以及出类拔萃的理科学霸吴磊、龚雪、刘毅、李嘉冬、姜轶群、胡宇轩、曹漠洲、刘小溪、陆晟标、伍家琪,在县、市各级演讲比赛中经常斩金夺银的演讲达人陈佳怡、周文杰,在球场上纵横驰骋、激情飞扬并带领新化一中篮球队夺得“新化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三连冠的篮球队长胡骏洋,在县市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的“舞”林高手杨茜,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主动请缨参与古台山林场防疫工作的志愿者周嘉颖……虽然,还有许多同学的名字我没有记住,更无从详细描述你的成长故事,但是我坚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都是这所百年学府的荣光和骄傲。 02 这三年, 同学们也见证了一中的成长, 共同经历了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时刻。 三年前,大家所看到的东校门还是一排排的围挡,尚未竣工的田径场满地都是泥土沙石,等待绿化的空地被野蛮生长的杂草抢镜,改扩建中的校园常常弥漫着飞扬的尘土、夹杂着机器的轰鸣。三年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体育馆、艺术楼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安装到位,功能齐全的艺体教育场所即将全面开放; 崭新的田径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一幅绚丽多彩的水墨画,成为了同学们挥洒激情、放飞心情的青春乐园。 园林绿化景观工程与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即将全面竣工,再假以时日,当同学们重返母校时,迎接你们的会是一个清雅幽静、书香四溢的“醉”美校园。 柔软的青草地会张开绿色的臂膀与你热情相拥;樱花、桃花、茶花、杜鹃花、紫荆花、石榴花、桂花、梅花会在不同的季节深情绽放; 余年的厚重历史会在每一个文化载体上与你倾心对话——创始校长邹代钧先生的塑像卓然而立,“教育救国”的铿锵呐喊仿佛依然响彻天际,振聋发聩; 苏甘、陶澍、邓显鹤、魏源、谭人凤、陈润霖、成仿吾、谢冰莹、陈正湘、罗盛教等梅山先贤的塑像正矗立于中心广场,古老厚重的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在这里赓续绵延; 谢玉芝、曹亚伯、曾广轼、王梅薰、罗鸣周等校长名师的塑像正肃立于书香校园,他们的教育箴言仿佛还在空中久久回荡; 陈天华、罗元鲲、杨卓新、陈历坤等优秀校友的塑像正站立成一中文化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动人事迹生动地诠释了“公、诚、勤、朴”的校训,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 彼时漫步校园,必定是一场诗意的旅行,必定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当然,伴随校园环境一路成长的还有高歌猛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坚持以“党建引领、德育首位、教学中心、服务优质、安全至上、特色鲜明”为办学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求卓越,新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高考、学考成绩屡创新高,一本、二本上线人数连破纪录,曾经的文科短板逐渐补齐,特别是本届文科考生强势崛起,在省市联考中多次囊括娄底市前3名,学校办学实力整体提升,省级教育督导评估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年-年湖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网上督导评估中,我校首次获得优秀等级,成为娄底市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学校(全省多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仅有10%的学校获此殊荣)。 时至今日,一中教育品牌越擦越亮,社会认可度、学校美誉度日益高涨。可以肯定,这几年一中的成长壮大必将载入悠悠校史,而同学们能亲眼见证并亲自参与创造这一段历史,这必将成为你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记忆,也是你们这段青春岁月的最好见证。我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份属于一中人的共同荣光,自信地奔赴高考考场,再造新奇迹,再创新辉煌! 03 这三年, 同学们或许还经历了一些并不愉快的成长记忆。 食堂的饭菜并非顿顿可口怡人,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为满足防疫工作需要,食堂有些拥挤、菜谱有些单一,无法满足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保安叔叔、宿管阿姨并非个个和蔼可亲;老师们的授课并非堂堂让你收获满满;班主任的批评并非句句合情合理,班级管理也许你们也有话要说。此外,改扩建的机器轰鸣曾让你心烦意燥,新建男生公寓的入住曾让你“等到花儿都谢了”,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曾让你失去了自由驰骋的空间……诸如此类不愉快的体验或多或少引发过同学们的不满,还有个别同学或许对我这位校长也有一些成见,甚至给出过犀利的批评。 但我想说,作为校长,我会把这些不满和批评当做大家送给我的最好礼物,照单全收,用心珍藏。也许有些指责并非事实,也许有些批评并不一定合理。但即便如此,我也会欣然接纳和承受。因为校长就好比一个大家庭的当家人,他必须挑起更多的担当,承受更多的压力,甚至要咽下许多不为人知的委屈。我常跟我们学校的行政班子讲,行政领导就像一棵大树的根系,我们必须深深扎根大地,从土壤深处不断汲取养分,并默默承受所有的黑暗,这样,新化一中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硕果满枝。 同学们,其实这些思考也是我的成长印记。三年来,我也在总结反思中慢慢成长,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当一名合格的一中校长,尽管为之竭尽全力但仍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 我记得电影《银河补习班》的主人公马皓文对儿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对不起,儿子,爸爸也是第一次学着当父亲,爸爸也会犯错。”此刻,我的心情跟这位爸爸也许是一样的。我也是第一次当一中的校长,一路且学且成长,难免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代表个人也代表学校向在座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时,我一定会把大家的好建议和中肯的批评,全部转化为成长的营养,变成前行的动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同学们,有人说:“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的确如此。你们的成长际遇一方面看起来是那么幸运,高铁时代与你们相伴,智能时代与你们同行,国家崛起为你们护航……但是你们的成长路上也布满了荆棘与坎坷,有网友曾调侃:“你们出生遇非典,高考遇肺炎,真的是太难了!”特别是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你们经历了超长寒假、线上学习、推迟返校、高考延期……这些际遇史无前例,无比特殊。 毋庸置疑,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人,也是成长特别艰难的一代人。但大家更应该意识到,你们的成长际遇恰恰是同国家的发展轨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同学们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5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恭喜你,获奖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