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平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凋零了三月的桃红李白,息影了四月的花谢花飞,五月却将迎来石榴花开的日子。在春去百花歇的五月里,当一树树、一簇簇、一朵朵红彤彤的石榴花开时,曾经蛰伏的都市乡野,转眼间春潮涌动,生机盎然。

出生于五月的我,可以说是伴随着石榴花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可能是我上边有两个姐姐的缘故吧,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岁月里,对于我的出生,整个农家小院里喜气洋洋,惹得石榴花开得更加鲜艳欲滴,尤其是奶奶的嘴好一阵子合不拢,像熟透的裂皮石榴一样笑口常开。只可惜奶奶却在我高考前夕的五月里离开了我们,后来我写过一篇散文《又是石榴花开时》,刊登在当年的《邢台日报》上,以此表达对奶奶的纪念。

因石榴花开,所以五月是火红的。不仅仅是立夏伊始,气温一天天向上攀升,更因为,有我的出生日和奶奶的祭日,让五月充盈着生命的张力。因为石榴开花结出的石榴粒既甜又多,所以农家人多栽植石榴树,目的就是图个吉利,表达多子多福的愿望,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栽种一棵石榴树。我至今仍记得就连老家窗棂上和各类家具上的图案,或多或少都雕镂一些石榴、石榴花以及石榴枝叶,栩栩如生,线条优美。从小长到大,老家小院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花,大概也就是石榴花了,它伴随着我一起快乐地成长。

后来长大的我,读过许多唐诗宋词,从诗词中了解了石榴花的美丽。明代文征明的一句“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道出了庭下的石榴花正在盛开,正午时地上绿阴成片;宋代刘铉的《乌夜啼·石榴》里“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同样道出东风吹落百花后,只有石榴花不怪东风,盛开的依然美丽;苏轼在《贺新郎·夏景》里写道:“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石榴花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古代诗人才子写尽了五月石榴花的娇艳与浪漫。

写石榴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石榴裙。古代女皇武则天曾说过“风吹香罗带,日照石榴裙”,又有多少女子因男人拜倒在自己石榴裙下而沾沾自喜,虽然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秘史,但对现代执政者同样具有颇深的教育意义,赋予了石榴裙特定人格价值的含义。如果恋人之间拜倒在石榴裙下,那当然是爱情的象征;如果是贪官拜倒在风尘女子的石榴裙下,那便是罪恶的开始,要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里鉴别真善美。

五月天在农村街巷,抑或小院里,随意转一转,都能看到石榴花的身影。小家碧玉头簪上别一束石榴花,自顾风流,点缀出乡下鲜活的风景。石榴花映照着日月,映衬着农家小院,也将五月的农村映照得生机勃勃。牡丹虽国色天香,可未必如石榴花拥有平淡的生活。不妨设想一下,农村俊男靓女,于庭院中,心之相融,花前月下,缠缠绵绵,演绎一段红袖添香、地老天荒的爱情佳话呢。

感恩岁月,珍爱生命,于时光脉脉的流转中,徜徉着人生的芳华。四月再见,五月你好,石榴花从不与五月的槐花争宠,但它却将五月的花事推向物候的高潮,花团锦簇着一片芬芳……

写于年4月30日

注:本作品经作者授权华文号独家代理发布,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报刊选稿刊用及其它用处,请直接联系作者或通过平台联系。转载请注明作者署名及(来源:华文原创文学)。封面插图图片由五哥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配图与文中内容无关。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