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论五月榴花照眼明咏石榴花古诗
石榴花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石榴在我国栽种历史悠久,很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因为它外表美观,口味酸甜,更是因为它寓意吉祥,象征了人们希望的那种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石榴花色彩艳丽,如火一般的颜色甚是惹人喜爱。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把石榴作为吉祥之果。面对花果并丽,火红可爱的石榴,文人雅士们诗情勃发,纷纷作诗赋词,讴歌吟颂,为石榴花赋予了很多情感,留下许多咏石榴花的诗词。 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海石榴”,则是从东方引进的。《太平广记》曰:新罗多海红并海石榴。唐李德裕言:花名中带“海”者,悉从海东来。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即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 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闺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诗写千叶石榴花开时的壮丽景象。石榴花开,千叶泛红,一片火红景象。末句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闺中的美女相类比,写出了石榴花的娇艳之态。“路远无由寄,徒念春闺空”(《咏石榴》),南朝诗人魏澹也将石榴花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可见石榴在当时绝非凡品,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一首《咏邻女东窗海石榴》,有“花面交相映”的美誉: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山东少女的东窗外,有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茜纱窗下,鲁女同海石榴花同时出现。一个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丽迷人的少女;一个是花朵乍开,明艳照人的植物,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构成这幅东窗海石榴图轴的最美的部分。“稀”,既指海石榴,也指鲁女,在诗人的心目中,他们二者都是世上珍稀之品。“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间所稀之物,是因为它有倒映着绿水的像珊瑚一样明艳的花朵,它有任何东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辉,它有随风散发的醉人的清香。同样,这两句也包含着赞美鲁女的内容。红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这幅画的基本色调,也充分展现了这幅画的色彩美。“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前两句赞美石榴花的色泽,这两句突出石榴花的清香。花红香清,进一步说明了海石榴的世之所稀。“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出于对海石榴的喜爱,特别是出于对鲁女的爱恋,诗人情愿让自己变成东南向的石榴枝,去拂动鲁女的罗衣。可见,这爱是多么的强烈,这痴情是多么的浓郁!可惜的是“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当诗人要化作东南枝的梦破灭后,他多想走过去同鲁女一起共同攀折石榴花枝,可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阻止了他,双方既不相识,又不曾有片言只语的交谈这一事实,又熄灭了他心头的那一把痴情的火,二人仅仅是陌路相逢,诗人内心的衷曲难以表露。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诗人只能伸长脖子痴痴地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似乎远在千里的金扉而惆怅,而愁思。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表达出的情感是强烈的、真挚的,同时又是微妙的、细腻的。唐代诗人韩愈的《榴花》,则表现了一种落寞之感: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五月里石榴花开了,红艳似火,耀眼夺目,隐约可见榴子结于树枝间。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此地没有赏花人车马的痕迹。大红色的榴花在人们漠视的冷遇中,百般无奈地飘落在长着苍苔的地上。首句中的“明”字既点明了五月的石榴花十分耀眼,将花朵艳丽的颜色描绘了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才华虽然如盛开的石榴花般灿烂耀眼,可是也只能同青苔一样平凡的人混迹在一起。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失落与心寒。唐代诗人孔绍安的《侍宴咏石榴》,借石榴自喻,别有感慨: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城。 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席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诗成,即此诗。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石榴在仲夏开花的原因,归结为石榴传播到中原比较晚所致,所以才错过了同其它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的机会。孔绍安原是隋朝的御史,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予内史舍人,五品官。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的感慨。一方面表达了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山石榴花》,赞美了石榴花的品质: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此诗作于江州。前两联是说,栏杆外盛开的一丛山石榴花开得非常繁盛,千万朵红花像剪碎的红绸簇成一团一团,经风摇曳似舞腰轻摆,芳香飘逸不尽。夜露打湿了美丽的花朵,日晒露逝,如美人脸上的泪痕新干。后两联是说,蔷薇花虽美却带刺,人们懒于攀折;荷花虽美但生长在泥水中,人们很难赏玩。它们都比不上山石榴花生长在屋檐下,任凭人们采弄,让人们尽情观赏。诗中赞美山石榴花的娇艳美丽,歌颂了山石榴花平易近人、深得人心的优秀品质。全诗比拟新颖,构思精巧,措辞妙丽,意境绝佳。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石榴》,赞花忆人,情意悱恻: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这是一首情诗,可是诗人究竟写给谁的呢?诗人在《无题二首》里也提到过石榴:“……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根据诗意不难看出,这诗是写给他的初恋情人的,而且这场爱情是失败的,让他刻骨铭心的。而这首诗,它歌咏的是石榴花的娇艳,赞美了石榴果实的丰满、甘甜,还将石榴果的“红”与桃红相比较,暗示他心爱的女子比之王母娘娘瑶池中的碧桃还要俏丽高贵!可见诗人对她是多么爱慕,多么怀恋。可是她再高贵娇艳也不能像王母娘娘的碧桃那样红上“一千年”,又可见他对逝去的红颜是多么哀痛,多么惋惜!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曾经在他的生命里灿烂过的所有女子的,这首《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此诗前两句歌颂石榴的纯洁美丽,读来春风扑面,可是后面又紧接着叹息人间红颜易逝,如同缟衣少女,即使有些许欢愉,亦不过是拈花微笑;即使艳若桃李,亦难敌风刀雨剑,红颜易老,旧梦难留。“碧桃红颊一千年”,道出了诗人的梦幻与渴望。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唯有诗人的不朽诗篇,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6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榴的3种美味做法,你试过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