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绿色林林7"↑把绿色种进心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

端午节来啦!!!

端午假期规划

1、粽子、咸鸭蛋、老乡聚餐,吃吃吃……

2、回家补眠,睡睡睡……

3、外出旅行,玩玩玩……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能想到什么?粽子君?赛龙舟?千万不要忘了,端午期间将有一大波低调清新的植物向你招手。

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里,其实端午算是与植物的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用芦苇、箬竹叶片包粽子,用芳香植物叶泡水沐浴,在门楣悬艾蒿挂菖蒲驱邪,用植物蘸雄黄酒洒庭院等。所以每到端午前夕,家里总会多出一些我们平时不常见的植物~今天小七来给大家科普科普,为什么端午节家里就要放那些植物?这些在端午“异军突起”植物红人都是什么来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将艾插于门楣或悬于中堂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艾草,别名又有萧茅、冰台、香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做成馨香枕头,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此外还可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艾蒿还用于针灸术的“灸”,“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用艾蒿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所以有着“神仙草”的美誉。

农历五月的阳光已经开始猛烈,然而艾草从来不打蔫儿,只顾梗着脖子疯长。它们结实,强韧,割断了再冒出新的枝叶,生命力旺盛得令人害怕。折一枝插在阳台,崭绿的叶影落在白墙上,是光天化日之下,晴川历历的美。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在我国分布很广。提到芦苇很多人会想到白洋淀远处那一片静静的芦花荡。也有人梦回《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芦苇叶

作为一枚吃货当然不能忘记粽子,我国很早就出现用芦苇叶包粽子的习俗,用新鲜的芦苇叶包出的粽子,清香软儒。

相传,我国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到了今天品种更是丰富多彩,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甜咸之争。

▲茭白叶

▲箬叶

粽叶种类十分繁多,除了芦苇,最早的粽叶其实是菰叶(茭白叶),据说在春秋时期粽子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所以那时的粽子称“角黍”。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

▲芭蕉叶包的粽子(忍不住惊呼:好大~)

今天的粽叶是“三国演义”,由竹叶、苇叶和冬叶三家鼎足而立。此外还有许多奇葩粽叶,像荷叶、芭蕉叶、苹婆叶、槲叶等宽大柔软且无毒清香的植物叶片,都可以用作包粽子的材料。

菖蒲

端午节挂菖蒲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花寓意避邪镇灾。人们在崇拜的同时,还赋予菖蒲以人格化,把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菖蒲在德国还有婚姻完美之意,非常适合赠送好友。

▲菖蒲水景

▲钱蒲

▲石菖蒲

菖蒲主要用途:菖蒲有香气,是提取芳香油的原料,它也是一味中药,具有开窍、行气止痛、祛风湿的功能,也可作芳香健胃剂。菖蒲入药自古有之,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去湿解毒之药。还有一种说法,古人夜晚读书、做活,经常会在油灯下放上一盆菖蒲(石菖蒲),因为菖蒲叶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这样就不至于熏到眼睛了——如果家里在装修,可以拿菖蒲来一试。

▲黄菖蒲

▲花菖蒲

▲唐菖蒲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另有多种植物也包含了“菖蒲”或与菖蒲相近的名字,却与端午菖蒲并无干系。

首先是同水菖蒲一样生长在水边的黄菖蒲和花菖蒲,它们虽然在无花之时叶形酷似菖蒲,极易混淆,但它们都是鸢尾科鸢尾属,叶片经揉捏后不会散发菖蒲家族特有的芳香;其次是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什样锦,是著名的切花品种,叶片酷似菖蒲,同样是鸢尾家的(鸢尾科唐菖蒲属),它原产南部非洲,由中国传入日本,名字是日本人起的,所以姓了“唐”(在日本人眼里,中国即“大唐”)。

▲九节菖蒲

▲香蒲

另有一种“九节菖蒲”,系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虽入药,但毒性较大,不可与药用的石菖蒲相提并论;最后还有一种叫作“香蒲”的湿生植物,香蒲科香蒲属,人们常在夏天将其雌花序点燃后驱虫,因其名称、形态、生长环境和功效与菖蒲近似,故易混为一谈。

蜀葵,又名一丈红、大麦熟、熟季花、棋盘花、饼子花、端午锦等。原产中国及亚洲各地,因在四川最早发现,故名蜀葵。蜀葵在麦子成熟的6月季节开花,又被称为端午花,象征生活兴旺、节节高升。

明杨穆《西墅杂记》载:倭人入贡,见栏前蜀葵花不识,题诗留问。诗云:“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从此得“一丈红”之美名(被“五尺栏杆”遮挡,仍“尚留一半”,不就是“一丈红”了么)。

蜀葵花色丰富,植株高大,可在路旁、水边丛植,也可作背景材料,点缀于草坪效果也很好。

龙船花

龙船花又名山丹、仙丹、百日红、水绣球,为茜草科龙船花属常绿灌木,产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等地。其名字的由来是古代端午节参加龙舟竞技的老百姓为了平安顺利,就把这种花插在龙船上,久而久之,这种花就被称为龙船花了。

龙船花于17世纪经英国引种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国,年代开始从欧美引进杂交新品种,使我国龙船花的栽培品种更加丰富。

原种龙船花开红色或黄色花,园艺品种有白、粉、橙以及双色。龙船花植株低矮,花叶秀美,适宜庭院栽植或盆栽观赏。

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红、黄、粉等色,花期5月,分为花石榴和果石榴两大类,果实在9月-10月成熟。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在北方,端午节这天,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

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

石榴花根皮、茎皮和果皮含石榴碱,可煎汁用作驱虫剂而减少疾病的传染,但石榴碱为脂溶性且有一定毒性,故用于杀虫时,服用者忌食油炸或含有脂肪食物以免中毒或降低药效。正因有上述功能,加之艳红的石榴花恰好在农历五月盛开,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了“五瑞”之一。

大蒜

在古代,端午时节是疫病高发期,据说吃大蒜可以避“五毒”故此,在端午节时附于菖蒲之上,悬于门外,可同收辟邪驱瘟之效用。

据说早在年前,巴比伦人已开始用大蒜治病;公元前年,埃及古药典记载有22种用大蒜治病的药方;年前,罗马人远征欧非大陆时天气酷热,瘟疫流行,凯撒大帝命令士兵每天服1头大蒜以增强抵抗力,在当时对方士兵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下,本方士兵安然无恙,最终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便建立了当时最强大的古罗马帝国;直至二战时期,大蒜仍被认为是“地里长出来的青霉素”用于治疗受伤的士兵。

蒜头的气味辛烈,平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华中、华东一带至今还有端午节早饭吃大蒜和鸡蛋的习俗。俗话说大蒜“百利一害”,这“一害”指的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口气”,从中可见其功效之卓著了。

葫芦

葫芦者,福禄也。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的作用。

▲端午街头售卖的葫芦挂饰

好了,看在端午节的份上

原谅小七就介绍这么多了

哈哈~要赶着回家嗨了~~

欢迎朋友们继续补充哦~

最后留下一个话题

“今年端午,我家都出现了哪些植物?”

内容编辑

小七

图片来源

网络

绿色林林7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

否则按侵权处理

「花友必看」

武汉再添一枚“绿色名片”,这次注定惊艳世界!青山江滩「二期」风采抢“鲜”看!

90岁的中国版“塔莎奶奶”,2岁的花园园丁!她把我们向往的诗与远方过成了每一个日常!

夏季休眠植物养护指南!天热就要多浇水?这些植物浇得越多死得越快!

-绿色林林7-

武汉最好的绿色生活新媒体

享绿色·乐生活

-END-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白颠风早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