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这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即将到来,你是不是想在端午节迎来好运呢? 下面介绍一些怎样祈福、保平安、开运旺运的方法,供您参考,提前祝愿您端午节安康! 一、悬挂天师符和钟馗像 挂天师符和钟馗像,用于驱散屋宅的煞气,无论你是自己的屋宅还是租房,都会让你住的舒心、活的自在。 二、在门上插艾草和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菖蒲,由于艾草、菖蒲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三、吃五毒饼 “五毒饼”是以五种毒虫为饰的饼。五毒饼就是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饼上、内有五种不同颜色的饼。 四、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 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五、扔灾 用红纸剪了葫芦或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五毒图案,以白纸为衬,从农历五月初起贴在门楣上,或用硬纸折成粽子形状,缠上五色丝线佩戴于身。待五月初五一过,五色纸粽子和剪纸葫芦一并扔至门外,可以驱散邪气给你带来好运。 六、健人(豆娘) 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饰物,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多用在女性朋友,也可以馈送朋友,如此能够给你带来好运。 七、摆放艾虎 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摆放在办公室或屋宅,甚或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能够驱鬼魅辟恶邪。 八、佩戴悬挂长命缕 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上,或戴脖颈,或系手臂,或挂于小孩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九、佩戴香包 端午节可以佩带一些香包,这样能够防病健身,又可以驱邪,香包里的有的是中草药,也可是雄黄、朱砂。过去香包是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可以驱邪醒脑,为你增加运势。 十、沐兰汤 端午日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也可用煎蒲、艾、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十一、贴五毒图 因为农历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位理学上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十二、挂镜驱邪 过去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现在多在门前挂镜驱邪。 十三、挂桃印门饰 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 十四、贴午时联 端午时贴“午时联”:“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能够趋吉避邪。 十五、挂石榴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 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某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 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十六、吃枣粽、赛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表示敬意。粽子就是从此演变来的。 以后,逐渐成为应时当令的节日食品,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特别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总体上,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两大习俗主题。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酒杯。 来源:一得诗酒 昆明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中心 与你分享更多业界资讯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4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Wodsy非遗传承人,是你们惊艳了北服
- 下一篇文章: 亲子教育1期丨13岁宝宝的最佳早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