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文学一周4
追思傅老篇 读永明《诗歌创作手册》 傅家驹 胡永明的书轻轻打开 美的精灵在书中蹁跹 形同扇扇明亮的窗户 万千花朵,金风拂面 分明是秋天高大的银杏 无数金果耀眼璀璨 还有一树乌桕,涨红笑脸 斜阳下郁郁芊芊 重锤敲开我的愚昧 不再依恋恒古昏睡 还是打开永明的书吧 清新擦亮耄耋的双眼 注:我和爱萍沉痛悼念傅家驹老师。斯人已去,高风永存。他写的《读永明诗歌创作手册》已被爱萍收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启明星在闪耀胡永明诗书评论集》,我将他的这首诗发到群中,以表我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孟老思故人 驚悉傅老“走了”,甚悲难舍,思想乱乱的。 我与他是同龄人,他“走了”,我还会“远”吗?何况大病在身。“人走社不谅”, 衷望在张社长领导下,和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高举爱国主义的老年文学旗帜,按照傅老倡导的“瘦、短、精、新、活”的五字方针,为新时代增力添彩,不断取得新成绩。 另,昨我在书纸堆里突发现有傅老一信,现发大家看看,从中不难看出他对本社的关心贡献和不懈的责任心以及对人对同志的歉虚和诚恳。稍等,我手机技术差,试试看。 傅家驹同志去世,以诗悼念之 作者:张立挺 骚海亦曾同探珠, 试言深浅忆当初。 今君忽赴天涯去, 留下音容留下书。 注:转发枫林诗社社长张立挺先生悼念诗:闻金秋文学社原社长,也是枫林的老社员, 悼念傅老 一一写于6-1傅家驹同志追悼会 作者:瞿若 .傅老我师友, 驾鹤西天奔。 遥想初面见, 那时在海军, 会堂里开会, 杨将军主宾。 讨论出書事, 你首先发音。 金秋资金缺, 慷捐一万银。 光陰如箭飞, 换届选用贤。 十年前一天, 我参加讨论, 内心很馨温, 傅老为社长。 一心上层楼, 凝心聚力量, 散文诗歌氛, 莫林现象"纯。 文学向荣欣, 又难缺资金。 募款四万元, 期期按质出。 为社操碎心, 社员都赞说。 老傅千里驹, 邦我出书籍。 赠书靖江志, 创新写文章。 留影註情深, 为了文学乐, 品德留后人。 劳累一整日, 赶來我家聚, 路远天黑暗, 搭铺客堂间。 共议金秋春, 月牙爬上楼, 室内多暖温。 家人也崇敬。 抬头望星空, 天上可安魂, 记惦我心田。 心中暗祈祷, 顾您天堂欣。 您在天堂里, 可吟诗写文。 吾师安心去, 后继有强人。 办好金秋业, 您在天放心。 瞿若.6.1. 追思傅老 作者:PPK 追思傅老泪泉涌, 夜幕沉沉望星空。 朵朵白花卧仙骨, 篇篇诗文悼乃翁。 一笺一纸寄深情, 一言一行自由衷。 荷枪能抵百万兵, 张口善辨胜群雄。 足遍宝山一生情, 文启金秋不老松。 赋诗撰文领头羊, 献策捐资立奇功。 组稿编审千斤担, 访友交心情谊浓。 天道年岁不绕人, 未雨绸缪拂清风。 倾心传递接力棒, 全力交班好传统。 不为人师人赞师, 甘居幕后真英雄。 金秋团队引路人, 文学家园育良种。 几多哀思几多泪, 不尽追忆悲长空。 放眼使命重如山, 举步砥砺疾似风。 试看金秋满园春, 鍾灵毓秀慰马翁! .6.1.20:53追思傅老千古! 金秋之星 作者:徐灿平 这几天,我都在夜空中寻找那颗熟悉的星星,但终究没找到。除了夜色朦胧,还有那又阴又潮的天气,让我无法寻觅。 今天,我终於见到了这颗星,他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身上复盖着鲜红的党旗。悬掛着的遗像微露笑容,似乎在说,人虽走,魂尚在,正道是滄桑。 傅家驹老师,我知道您舍不得离开《金秋》,金秋文学的成长,有您含辛茹苦的那一份培育;金秋人的进步,有您悉心指导的那一滴心血;金秋蓝图的展现,有您精美规划的那一颗雄心。然而,未来的路,却少了您的陪伴…… 还记得八年前在上海科技大厦与您相识的那一刻,当我唱完那首原创的歌曲《我是夕阳一片霞》,您快步上前拉着我的手,介绍着自已:"我是傅家驹,金秋文学社的,欢迎你加入,我做你的介绍人"。哇,那是上帝送来的礼物啊!从此,我多了一个头銜:金秋人。 还记得我第一次上您家送阅文稿,您不顾80+高龄,跑了好长的一段路,親自到3号线地铁站来接我,我埋怨老师不能这样,您却笑嘻嘻地说:那你多跑冤枉路我不心疼? 还记得这些年,你给我手写的10来封親筆信,我老伴从信箱中取出,一看筆迹,就对我说,是傅老师的信。封封来信,有对文友作品的简评,有对开展金秋工作的设想,有剪自《人民日报》副刋上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有给我介绍渴求的朋友。您知道我喜爱作词谱曲,就推荐海青青与我相识,他可是周小燕的弟子,廖昌永的师兄弟。我有幸与他接上关系,並把自己的拙作寄给他,在网上与他交流。青青除了点评,还把那一首《我是夕阳一片霞》刋登在阎肃,圣野任顾问,他当主编的刋物《中原放歌》上,给我署名是:上海词作家,真让我差点儿暈过去! 傅老师,您给我的信,我都及时回复,因为我从信中你荐读的资料中,看到了您对晩辈和文友们那情真意切的期盼。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反正我信。然后,我会在复信中聊聊学习体会和收获。在写完本文后,我再附一份保存下来的,自己给老师的一封复信,说说老师您的辅导何等有益。 听说老师住进了养老院,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因为我每一次在金秋或新声活动时,见到的都是一个爽朗的您。我赶紧到养老院来见您,第一次探望时,您仍是谈笑风声,尚未显耄耋之状,而第二次再见您时,您已躺在床上难以走动。临别时,还嘱我把厚厚的三本由名家写的《随筆》带走,说"灿平你喜欢写随筆,给你留个纪念吧"。那淡淡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一路的心酸……。其后,又有金秋文友前往探望,张张留影,我真的不忍心细看。我只是祈求奇迹的到来,让老师能健康地活下来,再多陪陪您心爱的金秋。 谨以此文为敬爰的傅家驹老师送行。徐灿平.6.1.夜 给傅家驹老师的一封复信 傅老师:您好! 寄来的《人民日报》.5.12,5.16.副刋版收悉。多谢傅老师的荐阅。副刋上的文章很精彩,很有教育意义。 赵丽宏的《大地之恩》是一篇感恩录,王小菠的《悠悠投递情》是一篇回忆录,武歆的《去通州,看运河》是一篇遊记,葛道吉的《飘扬的旗帜》是一篇采访记,江漁的《赵妈妈和她的儿女们》则是一篇报告文学。 读《赵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让我的眼眶湿润了几次。汶川地震,让文中的母涛涛,史燕子,梁婷婷失去了许多,親人,肢体,还有精神,心理上的打击。是赵妈妈的大爱,让他(她)们重新找回了自己,不仅是生活,还有自信。弱者转变为强者,需要的不仅是爱,更需要导。赵阿姨变成了赵妈妈,这一称呼的改变令人信服。 这篇报告文学还有一个特点让我很欣赏,因为文章前段的阅读,我只知道赵妈妈是一位极具爱心的护士,而读到最后才知道,赵庆华妈妈是一位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的志愿者,第四十五届"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作者没有把这些头銜告在前,也是别具匠心,或说是一种写作手法。 傅老师,金秋文学社北京中科医院荣获品牌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