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

孟丽华

编辑

滕新晶

图片

网络

五月榴花照眼明

文/陈立国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小区盛开的石榴花,让我忆起了南宋陆游的诗,感受到了五月初五端阳时令,也想起了五月榴花的花历。

花历,是古代文人以花事来表现时序,从而对植物栽培及农事活动给予相应指导。明程羽文编撰的《百花历》这样描述五月:五月榴花照眼,萱北向,夜合始交,薝卜有香,锦葵开,山丹赪。农历五月的石榴花,可以说众香国里最鲜艳,难怪古人将五月称为榴月。

石榴,乃舶来品,原种植在中亚波斯一带。公元前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安石国(今伊朗),时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萎,御花园中的石榴树已奄奄一息。张骞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传授给安石人,使农作物得以成活,石榴树也被救活。那年,石榴花开得特别红,果实结得特别大。

张骞回国,谢绝国王赠送的珠宝,仅带回石榴种子。石榴被种植在长安城上林苑,在众多花卉中,石榴开得格外特别,深受汉武帝喜爱。

石榴花橘中透黄,是火焰的颜色,开满一树时,如炽如燃。古人云:榴火灯天,夏日之妙景也,何可不赏?《镜花缘》中也提到了石榴:武则天用火强攻群芳圃和上林苑,催促百花开放。在众多的奇葩秀卉中,唯独石榴以惊人的速度展现艳丽,喷吐馨香。武则天大悦,告知众臣:“这里的石榴,是朕让陇右节度使从西域采办来的。它不但开出了各种殊异的色彩,而且多是怀中抱子。朕今见鞍思马,睹物怀人,想起不惑之年的侄儿武三思,尚无子嗣,何不把这送给他,作为得子的征兆?”武则天当下传令兵部,把棵石榴树苗赏给在东海郡镇防的武三思。现东海县有石榴乡,其得名想必与武则天、武三思有关。石榴多籽,寄寓着人们对多子多福的美好祈盼。

在民间,花,不但有花历,还有花神。古往今来,爱花的人们,尤其是那些风流文人,因了与花有关的诗句,或者其他恋花护花的故事,后来在民间的视野中逐渐变成了司花之神,到清代,岀现了十二花神图。不妨简叙:一月梅花神,柳梦梅;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杨延昭;四月蔷薇神,张丽华,五月石榴花神,钟馗;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凤仙花神,石崇;八月桔花神,绿珠;九月菊花神,陶渊明,十月芙蓉花神,谢素秋,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十二月腊梅花神,老令婆。单月的花神皆为男性,双月的则为女性,盖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缘故。五月花神,为何是钟馗?因五月是毒月,钟馗能打鬼驱除邪祟,春节时钟馗充当门神,端午时钟馗又成了斩五毒的天师。钟馗特别偏爱石榴花,民间钟馗画像中,其耳边就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古人将刚正不阿的钟馗做石榴花神,我以为最恰当不过,也最有艺术想象空间。

石榴因树而花,因花而果,与众不同。其树姿优美,枝叶秀丽,春天新叶嫩红,婀娜多姿,夏天红花似火,鲜艳夺目,入秋累果悬挂,丰硕喜人。春回大地,石榴树的枝头冒出密密麻麻米粒般大小的粉红色嫩芽,日渐绽开,红消绿长,不久就让树冠穿上了碧绿的盛装。春末夏初,繁茂的枝头盛开着一朵朵石榴花,恰似一个个燃烧的火炬,红的热烈奔放,生机勃勃。中秋时节,石榴果实由淡淡的绿色呈现成通红的灯笼色,成熟后,籽粒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入口生津,沁人心脾。

凡花,皆有花语。玫瑰火热,百合清心,梅花傲骨,牡丹富贵,石榴花的花语是成熟美丽、大富大贵、子孙满堂。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将石榴花定为国花,河南新乡以石榴花为市花,可见石榴的魅力。石榴还诠释着“忠贞”之意,如非人为采摘,纵然风霜雪雨,石榴都会挂在树梢,直至变成黑瘦的空壳,仍不离不弃,生死守望。

作者简介:陈立国,江苏高邮人,现供职于江苏某省级机关,爱好文学,有多篇散文在《江苏警视》《金陵晚报》等期刊发表。

《西散南国文学》社“我和我的祖国”

全国大型主题征文活动火热进行中,欢迎投稿!

征文要求:

征文题材不限,尽情书写祖国的春天、山河的壮美、暖心的情怀、故事等,用高质量的作品给建国七十周年献礼!

征文体裁不限,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均可投稿。散文字以内,报告文学及短篇小说不超过字,诗歌20行以内,组诗不超过行。来稿文档均使用左对齐方式,方便编辑,附带作者简介、联系地址、电话、生活照片一张,散文投稿指定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