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榴花欲燃五月天
刚入夏的五月,是属于石榴花的。 石榴花是如此的特别,不认识的人大概很少。它的果实,水果石榴,同样被人们所熟知,都具有高度的识别性。 跟我们熟悉的大多数花不同,石榴的花瓣数并不是固定的,从5瓣至9瓣都有。花瓣自然地皱曲,质地轻薄,像上等的宣纸,颜色也别致。老妈就常说,“石榴这个红色独特”。雄蕊一大把,也同红色的。 然而,独特的岂止是花色呢。石榴的花萼,同样看点十足。花蕾尚未裂开时,中心有几个绿色的小点,这是它的腺点。通常,花萼的颜色比花瓣略浅,厚厚的肉质,先端分裂至中部,裂片数量通常与花瓣数量相同。 花开的时候,萼片向外斜展,就像一枚勋章,很圆润。花谢后,留在树上的花萼宿存,随着果实一起长大;而那些掉落在地上的花萼,总让我想起海星,很有美感。花开在枝条上部,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 萼裂片顶端的绿色腺点 花开时,萼片向外斜展 8裂与6裂的萼片 落在地上的花萼 一朵或数朵,顶生或腋生 云游摄 熟悉的地方,同样有风景。追随韩少功先生在一片落叶上寻找到千里河山或万里沙原的旨趣,石榴这种年年看惯的花,同样给我了新鲜的刺激与惊喜。 比如,气质温婉的石榴树,居然是浑身长刺的。中国植物志上描述它的特征说,“嫩枝常呈尖刺状”,我起初还觉得纳闷,因为印象中,我从来不觉得石榴有刺啊。 但有了这个疑问,每次见到石榴树,我总是会下意识地去找找这个刺。第一次,是在一株矮小灌木的新枝顶端发现的,这根刺极短小,从两枚绛红色的嫩叶之间伸出来。这个发现,让我精神大振。 接下来,标致定律再次显灵。我好像忽然有了一个滤境似的,再看其他的石榴树,一下子就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它满身的刺!这些刺分布在小枝、上部,老枝上也有。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最先找到的第一根刺 再找到一堆刺 刺慢慢长成了新枝 新枝四棱形,略有翼 石榴的刺,生长方式跟贴梗海棠很相似。都是从枝干上先长出一根粗刺,随着这根刺长得更粗更长,就变成了一根新枝,新叶就从刺身上长出来。 石榴的新枝跟老枝也不一样。新枝是绿白色的,四方形,棱上还有窄窄的翼,老枝呢,长着长着就变得圆滑了,圆柱形。 事后我问过老爸老妈,就连经验相当丰富的他们都不知道石榴树有刺这个特征呢。经由自己亲身发现的东西,虽小,快乐却满溢。事实上,石榴有刺这一点,才是最满足我观察的快乐的。我承认,植物上瘾者的快乐有点另类。 由此想到,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比达尔文更快乐的人了吧,哈哈。 石榴的属名Punica来自拉丁语中的石榴一词(malumpunicum),原意是“迦太基的苹果”(Carthaginianapple)。种加词granatum的意思是多籽的。除了红色,园艺品种还有红色重瓣、白色、黄色及带花纹的玛瑙石榴等。 重瓣石榴 白花重瓣石榴,张咏梅摄 石榴科门户极小,仅一属两种。另一种叫索科特拉石榴(Punicaprotopunica),原生于也门的索科特拉岛(SocotraIsland),位于阿拉伯海中。它的花更小,果实也不及石榴甜。最新的分类学已取消了石榴科,将其并入了千屈菜科(紫薇那一家)。难怪现在的开发商都要拼命拿地做大做强,不然,未来很可能就没你的位置了。 索科特拉石榴,图自网络 石榴是舶来物种,但汉代就已引种进了我国,相传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回的。它的原产地是伊朗阿富汗等中亚一带——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几年前在土耳其旅行时,常见街市上有鲜榨石榴汁售卖,原来果然有阿拉伯基因。 但石榴看起来,实在不像外来物种。且不说它的绿叶红花是多么典型的中国式色彩搭配,它在中国文化中扎根之深,喻意之多重,已远远超过了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植物。石榴裙喻艳丽,石榴籽喻多子多福,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还是离家万里、去国漂泊的象征。《红楼梦》里,曹雪芹一句“榴花开处照宫闱”更令它名声在外,这句诗的隐晦含义,红学家们至今还没个定论。 榴花欲燃 石榴花最美是在逆光看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它轻柔的花瓣就像要燃烧起来一样,迸发出难以言喻的璀璨与瑰丽,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像风华正茂的青春。古代诗人很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这一特质。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北宋苏舜钦更进一步: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今天,仍处处可见石榴花开,但这样的意境及心境,在急匆匆向前的时代面前,已经远去了。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若你喜欢,请分享,谢谢支持 植物上瘾者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慕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zz/6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是否去过新乡这条石榴巷,遇见一个花儿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