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细,晓风微,又是江南烟雨时
白癞风治疗要多久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15/6239962.html 别总抱怨无锡下雨了,记住:阳光会照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烟雨却只在这江南城市。 “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朝文学家谢肇淛这样形容梅雨季说起这梅雨,李时珍也直摇头,称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衣物发霉不说,还有股子浓浓的潮湿气味,引得人疲倦乏力,甚至还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如此令人苦恼的雨,为何又冠以“梅”这么诗意盎然的名字呢?随手翻出一本古籍,将一整夏的梅雨淬炼烘焙,剩下来的雨滴雨丝雨帘雨雾,一股脑的,幻化在文字上,便都成了诗。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细细的梅雨袅袅飘落,轻轻的晓风微微吹来,晏几道倚靠着湖边的小楼一边听雨,一边吟诗,不觉细雨已沾湿了衣裳。 当黄梅时节的雨水洗净了绿树,叶梦得悠然自得地隔着树叶,听着黄莺的鸣叫,嘴里念叨着“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 面对这绵绵不断的梅雨季,辛弃疾似乎没有叶梦得那般闲适,相反有些淡淡的哀伤,“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在诗人眼中,纵然是对梅雨的抱怨,也显得温润:苏轼在《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徐熙杏花》曾提下“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的惊艳字句:虽然眼前的字画因为受梅雨影响而黯淡下来,却反而洗出了徐熙“落墨花”的风格。 南唐徐熙是绘画大家,所作花木禽鸟,朴素自然,略施杂彩而笔迹不隐,素有“落墨花”之称。江南多雨,收藏不易,然而在苏轼眼中,受潮的丹青却反而更具神韵,梅雨在此反倒成了一位自然界的艺术家。 最出彩的,自然是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梅雨在此,统领了天地间百般风情,青草、柳絮、梅子,此时都只是梅雨的脚注,纷纷扬扬幻化出一整个江南。 那时的日子慢,车马邮件都慢,连绵的雨使得道路泥泞难行,对于习惯仰望星空的文人骚客也便束足于书斋茶馆,择一扇明窗,听起溶入天籁的淅沥声,开始了专属于自己的发呆走神。在温婉瑰丽的梅雨季,一篇篇诗词就这样信手拈来。 无锡是典型的江南烟雨地,哪怕在细雨纷飞中,也有可以发朋友圈大肆炫耀的景致,你不妨寻一处屋檐、楼阁或亭台,观雨、听雨、思雨,一定会感叹大自然的馈赠。 “悠悠一湖水,雨中太湖美。”雨天的太湖有着和晴日里完全不一样的风情。碧波小舟静,远山云雾磊。一眼望去悠悠的湖水清澈宁静,群山倒映,湖中的小岛好比上帝放在湖面上的绿棋子。小船在碧绿的湖面上静静的游荡着,向远处望去是云雾重叠的山峦。雨中的太湖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烟雨蒙蒙的天气,与荡口古镇的景致相得益彰。古镇中一条市河穿镇而过,古老的石拱桥、沿河而建的街头小巷、依水而筑的古朴民居,一幕幕都是旧时江南水乡的模样。绵绵细雨下的荡口古镇,雨水淋湿了白墙黑瓦,屋檐下水连成串,石板路湿滑泛着光,河水倒映着古老的拱桥,老屋承载着历史的积淀……都向旅人们喃喃诉说着那些古老故事。 一场新雨将本已苍翠挺拔的树木浸润得更加郁郁葱葱,信步在拈花湾的小道上,入目是翠色点缀的院墙,深深地吸口气,满是山野特有的雨后清香,仿佛将这里的灵气都吞入体内,体内外一片通透。 雨后,站在斗山上眺望,烟雨中村子里的屋顶,层层黑瓦,爬满枝藤的石墙,斑驳的木门……宛如一幅幅壮美的田园画卷。房前有山,房后有竹,房左有水、房右有地,夹着一小片的稻绿花香,便构成了中国文人梦里的桃花源。在村子里穿行,就像面对着时光老人,听他诉说岁月沧桑。那些曾经的繁华和荣光,就像云雾一般涌现,瞬间又被风卷走,无声无息,无尘无埃。 编辑:小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hj/9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10首石榴诗词动人春色不须多
- 下一篇文章: 义马作协朱少宾丨往事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