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bdfyy999.com/m/

在江苏省第二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开展之际,艺术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开展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振兴,青绘乡村”社会实践团队围绕乡村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风貌,用创意解读农耕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富有时代特征、体现江苏元素的特色乡村,实现理论学习与参观实践相结合、先进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01实践环节1.选题与讨论

在艺术学院团委实志部长沈一雯同学的主持下,成员梳理了10个村庄在地理位置、物产资源、文化历史以及发展现状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并进行了仔细比对,最终确定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华光社区的响堂村为实践对象。响堂村地处老山山脉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响堂水库,三面环山一面抱水。全村拥有桃花、栀子花、石榴花等多品种花木。山谷里分布着80多座村屋,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宛如世外桃源。该乡村于年底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具备一定设计基础,同时该乡村有规划设计的意愿,可以助力共同打造“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样板。

整体规划结构

2.参观与走访

年2月16日,为深入挖掘响堂村的自然肌理、生态禀赋、历史文化等,“助力振兴,青绘乡村”社会实践团队三位成员代表沈一雯、王梦媛、魏珂珂前往响堂村进行实地考察。三位同学走访了响堂村的大部分区域及其周边,为后期的综合改造方案的设计和艺术创作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在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采访了村里的巩大爷,并且由其带领参观了享堂水库和水库周边的环境。巩大爷表示,近几年村子变化很大,各种设施也逐渐建设起来了。现在村子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希望响堂村的各项产业发展起来后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团队也发现响堂村已有相关的开发基础并且有了一定的方向,如已经具备完善的路线图,规划了几处景点。但是遗憾的是响堂村的文旅开发仍处在初级阶段,景点的设置并没有依据村子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自身特色。成员在参观途中深刻感受到:如何结合响堂村的自身特点,挖掘和把握地域文化文脉,设计出新颖、实用、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响堂村拍摄考察实景、村民巩大爷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享堂水库

3.创作与宣传

在参观走访之后,实践就进入了创作与宣传阶段。根据响堂村的发展定位、风貌禀赋、产业特色、用地功能及居民需求,团队对响堂村的公共环境、建筑性能等提出综合设计方案。团队分为两组,第一组成员根据响堂村建筑、环境、生态、文化等完成了响堂村的发展目标框架和综合设计改造方案。在响堂村规划报告中,团队对响堂村的外部环境、上位规划、自身基础、本地诉求方面做了前期分析;从市场分析、发展战略、项目策划方面进行了响堂村村域规划;对响堂村的空间布局、空间提升、场景意向方面进行了设计;在产品营销方面,借鉴了成都、南充、广西、雅安的乡村旅游商品发展案例,推动响堂村产品营销模式改变和升级。目前方案的深入和细化还在进一步的推敲和完善中。

第二组成员根据响堂村的特色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完成艺术创作11件。包括以“种花农民”、“花艺师”、“嗅花女孩”为一组形象的盲盒摆件设计。此设计让更多年轻人也能了解到响堂村的栀子花文化,从而推动响堂村的栀子花种植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同时成为其文化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艺术创作还包括具有响堂村元素的8幅绘画作品,作品《寂》、《穹》、《蛰伏一》、《蛰伏二》展现了新农村语境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富饶的景象,表现出人们用艺术重构乡村,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作品《花语一》、《花语二》、《念》、《花之约》、围绕响塘村讲述花与人、花与村的故事,彰显响堂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同时,团队还完成相关宣传文章1篇,一方面展示我校师生的产、学、研成果,另一方面为响堂村做出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盲盒摆件设计

水彩作品《寂》、《穹》

油画作品《蛰伏一》、《蛰伏二》

水彩作品《花语一》、《花语二》

油画作品《念》、《花之约》

4.交流与总结

在创作过程结束后,实践团队于艺术学院报告厅召开了成果的交流与总结会议。在会议上,团队对实践过程进行了回顾;对完成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展示和交流,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目前的不足。最后,团队对下一阶段的创作以及参赛计划进行了完善,以期更好地促进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

02实践意义1.对实践地而言

本次实践活动重新探索了创造响堂村经济价值的新路径。响堂村曾经交通不便,进村只有一条山路。责任田大多在半山腰上,灌溉水很难引到田间,农作物只能靠天收,一些居民只能依靠低保生活。近年来,响堂发展了栀子花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响堂村仍然面临着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正在寻求向文旅转型的道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综合改造方案和绘画、设计等艺术创作,团队将响堂村的文化符号展现在文创产品中,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

此外,从精神层面而言,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可以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不仅美化了乡村风貌,还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团队成员在享堂水库边的合照

2.对学生而言

本次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社会实践当中涉及到艺术学和建筑与城市设计两个专业的研究领域。艺术学院的同学们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将所学的艺术学理论与创作技法投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当中,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同学也将自己所学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运用到乡村的科学规划当中,这次的社会实践是一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把成果书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本次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次活动过程涉及到小组分工、讨论与交流、参观与探访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促进了学生交流能力的提升。问题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培养当中的两个关键点,本次活动通过合作参赛的形式,以具体的实践基地为依托,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宝贵机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团队成员合照

指导老师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教研室主任季峰

文编

“助力振兴,青绘乡村”社会实践团队惠政沈一雯王梦媛

摄影

“助力振兴,青绘乡村”社会实践团队沈一雯

美编

“助力振兴,青绘乡村”社会实践团队魏珂珂沈一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1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