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终于见到包子的文章了,说真的,文章写的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仿佛三年里为班级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根本不算什么。而在我,读过包子的文章之后却不能不说点什么。说点儿什么呢?我想起了一句老话“无论家里有几个孩子,最受苦的,还是老大”。包子本名闫煦,在这个班里,孩子们叫她“煦姐”。三年里,吃苦受累最多的,是她。

记得三年前,在学校的德育年会上我说:我想带出一个“有情有义”的集体。现在看,算是做到了。孩子们有情有义、家长们有情有义、老师们有情有义。在中考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孩子们能够持续地得到前行的助力,靠的,正是我们用三载的时光熔炼出的这种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无怨无悔默默付出的精神!

在闫煦文章的后面,附了一篇我的文章。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也希望看到大家的留言。

个人简介:包子师姐,本名闫煦。-年就读于北京中学,任班长,北京市三好学生。现就读于北京师大二附中。

我有时总是觉得,时间还很长,未来还很遥远。

耳边又响起了广播中一曲萨克斯演奏的《回家》,这次听与往常有所不同,因为这一次,我只是在短袖短裤上披了一件蓝黑的校服上衣,走着与从教学楼里出来的学生相反的路,也是因为这一次,是最后一次。前一天刚刚参加完届初中的毕业典礼,我们作为板报小组,为了迎接新初一的到来,还能再走一次之前的路,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怀念,总有一种念想:脚下热得烫脚的胶皮场地,是三年多来我一直走过的。

回忆年接到小学毕业分批录取通知单的时候,“”这几个字眼,还仅仅是数字一般单调,而这时,它却渐渐有了分量,有了体积,在我的心里沉甸甸的。让我即使穿着高中校服的时候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来:那个人是一五六的。一五六,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我的“家”。

所以我很幸运,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对这个“家”的爱。同时也希望在我的文字和图片中,可以与依然在一五六中学习的同学们,或者是和我一样,已经离开这个“家”,散步各地的毕业生产生一些共鸣。

我的故事,从板报开始。从潦潦草草的用黄粉笔在后黑板的中央画一个简笔向日葵,到三个应考生在初中最后的寒假的三天,用广告画颜料画完了初中的最后一个板报暨班级漫画合影。真的,当我们放下手中的画笔,意识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填补上的细节的时候,才感觉自己的使命才真正地完成。当寒假结束时,班里的一群人围在板报前,仰着头,嘻嘻哈哈的指着上面的漫画人物,和身边的伙伴讲:“哈!这个是我!”“我还记得那时发生了什么!”“他和现在的样子比,变化了好多。”……

当我们作为创作者,看到我们的作品可以唤起同学们过去美好的记忆,可以在中考冲刺的阶段为他们带来一份学习生活的快乐时,这种当你无私心的奉献出自己的每一分力量被认可的时候,获得的深入灵魂的快乐,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回忆起当时创作时的几天,常常是一个上午站在椅子上,仰着头给人物上色,习惯到不觉腰酸背痛,默契到一个眼神表达所有感情,常常回味那时中午拼桌时的泡面,也不觉有多平淡。心里总是留着一个念想:大家在一起,真好。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画了这么多期的板报,曾经一起画过超人,一起画过星空,也一起画过电影海报;虽然每一期都会面临着颜料干裂,脱色,最后被擦掉,而每一名板报小组的成员都重新拿起画笔,勾勒出新的画面。我们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又为何会这样做?

我想,在最后一期板报暨班级漫画合影中,我们已经得出了答案:别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受到生命的快乐,这就是我们所做这一切的意义。这,已足以。

至于学习,在进入新的环境中,对于文化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很好的定位自己的能力,只要有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时,才能“对症下药”;以前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认为一个人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我觉得这两点都要做到。例如历史、政治这样记背要求多的科目,可以梳理知识脉络,画出思维导图,或者是总结提纲;而像数学、物理考察能力的部分比较多,倒不如抓住课堂上老师讲得每一个知识点,复习时回归课本,总结习题中所遇到的经典例题,不要盲目刷题,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目前只适用于初中的学习);同时更重要的是以一颗忠诚的心去热爱自己喜欢的学科,在思路中寻找本体的快乐。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可以学习其他的技能,掌握更多地本领。在高中的辩论赛中就有这样的辩题:“追求全才还是追求专才更能适应社会。”全才之所以称之为全,是因为全面发展,是因为他们更具备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在我看来,学习的过程,是我们渐渐去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从而更好的应对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发挥一个人更大的价值,同时学会理性的去看待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以一种辨证的角度去追问:“它为何会发生?”使自己看问题的方法有不同的角度和见解。

转眼间,我已经离开这个“家”半年了,重新拿起画笔,在高中的板报上勾勒出一道道色彩,已经不是过去此时的心境,夹杂了许多的思念。时间还很长,而未来,却已经悄悄走近。

最后,希望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班会上我的老师孙老师送给我们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做一个纯洁的让人感动,从心底里敬畏的人,那种深入风景的安详,让人舒展而快乐。”

致谢:全体一五六中辛苦培养我们的老师们,谢谢您们的教导和支持。

_.12.23包子

附:《教育的真正成功,靠的是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

又一年,学校操场东侧的石榴花悄然盛开;又一届,相伴了三年的孩子们即将启程。时间在记忆的闸门被打开的那一瞬定格在了去年7月的毕业典礼。定格在那一张张孩子们的面孔上。那面孔里所透露的,或是毕业的喜悦、或是对未来的憧憬、或是对母校的留恋……透过人群,我找到了那个面孔。那个此刻已经哭成泪人的面孔,那个三年里吃得的苦最多、受的累也最多的面孔,那个可能让我永志不忘的面孔……

“雨后校园的菜园子里,白蝴蝶飞翔的轨迹将悲伤拉的很长。临别之际,我愿将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诗句送给你:‘不论你走的多么远,你永远也走不出我的心,这如同夕阳中的树影,无论它多么长,也永远连着树的根。’”。这是我在孩子们离校前写给孩子们的话。送别届的孩子,我真正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我甚至怀疑,像我这样多愁善感到经不起别离和悲伤的人本就不适合去做一个师者。

时间在我的脑海里飞速倒退,退回到年的7月。闷热的天气里,在爱人经历了百般痛苦以后,我们迎来了孩子的降生。看着刚刚经历痛苦一点力气也没有的妻子,看着躺在我臂弯里柔弱的孩子,我瞬间觉得母爱的伟大和不易。也在那一刻体会到了做为一个父亲的责任。而事实上,一切远不止于此。那一天,也是学校的孩子们开学报道的日子。于是,那一天,两批孩子一起进入了我的生命。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生活可以用“不堪回首”这个词来形容:晚上起来几次给孩子冲奶粉、换尿布;白天由于缺觉整个人头疼得历害;家里孩子小需要照顾,学校刚刚进入初一的孩子正在习惯养成和班风建立的关键期……有一个场景在我的头脑中始终挥之不去:我们家孩子不怎么爱哭,但对面楼的宝宝半夜哭的厉害。夏夜里各家各户窗户都开着,对面宝宝一哭,我们家宝宝也被吵醒。于是,一唱一和、此起彼伏……

后来,就在我苦苦支撑的时候,我发现一切在慢慢发生变化:家长在我下班离校的时候等在校门口,只为了和我说一句“您最近脸色不太好,得注意休息”;领导见了面打招呼会说“不容易呀,孩子太小,有什么学校能帮助的尽管提”;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会在我偶尔不小心睡着了打呼噜影响大家备课时报以善意、理解的微笑;当然,我也感受到了来自班里孩子们的关爱……

学农时每天走太多的路,脚上打泡,宫大大偷偷塞给我她给我买的药膏,至今我还珍存着;学农时嗓子每天说太多话,肉肉她们偷偷跑到男生这边给我送水果,瞬间觉得自己幸福感满格;班里的小班干部们主动承担起了班里的更多责任,让我能够忙碌中有时间照顾家庭……我至今留存着这样一张让我感动的照片――仅仅是一次没交作业而已,懂事的孩子自己主动要做俯卧撑以示惩罚。并让包子班长帮他记数。当我无意间走进教室,看到这一幕、拍下这一幕,我被孩子们深深地感动了……

那段时间,在所有孩子里最累的,是我的三个小班长。肉肉在班级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带领自己的学习小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平均每人进步21名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关关负责常规纪律,每次任课老师和我反映班里上课时纪律特别好我都会深深感到关关的不易;包子是班里负总责的班长,早来晚走、大事小事几乎都由她一人承担……

记得有一次我问包子:“那么辛苦,累不累?”她仰起头笑笑“咱们班成绩本来就落后,再不拼点怎么行!如果能让班级每位同学毕业后进入理想的学校,受点累值得!”那一刻,我深深地觉得这个班长没选错,因为在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公心”。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看到了包子的梦想,那就是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努力进入到自己理想的高中,成就他们的人生。后来,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班长的带领下梦想被点燃的过程。

从那以后,班里清晨更早来到学校的同学多了起来;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相互解答的孩子多了起来;同学生病了,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穿在同学身上的孩子多了起来……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他们必然会收获不错的中考成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孩子们的心血,在中考拼搏的路上一齐运作;孩子们的青春理想,伴随着相互间家人般的亲情一起升腾!古人讲“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一代又一代的中学子凭着一股子精神,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突破,靠的,不正是家长、领导、老师、还有一个又一个像包子这样的孩子的默默付出吗?

如果说孩子无私心,默默地相互扶持重要,那么老师的付出更为重要,这一点在孩子们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信中多有提及,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让我感动的,还有家长的无私付出:进入初中以后,孩子们在学校的差距一般情况不会很大。真正决定孩子之间差异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孩子校外时间。我的家长里,有陪伴孩子补习困到在孩子身边睡着了的;有凌晨4:00起床只为给孩子准备一份更有营养的早餐的;有学校放寒暑假,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确保落实的……有一件小事,至今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中考前的一次雾霾,学校让统计雾霾期间到校自习人数。说真的,那段时间,所有老师都太累了,还要拿出时间陪孩子自习,真心有点顶不住。不让孩子到校吧?又担心有的孩子在家长不在家自律性不强。就在纠结之际,家长们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uhuae.com/slhtz/5899.html